首页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15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周青林已做好了被御史参上一本的准备,可等啊等,等啊等,一连过去了四、五日,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

今年是大比之年,八月份的乡试,吕志义和应进庆都是要参加的。

五月的时候,两家人就匆忙收拾了行李回乡赴考去了。

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读,吕、应二人的学识精进了不少,对于这次的乡试,两人自然是胸有成竹的。

租的小院并没有退,等考好了乡试,他们还要回来的。如果可能,两人希望接下来的回京,是为了明年的春闱。

......

到了六月,天开始热了起来,孕妇要比旁人怕热一些,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月应该是最难熬的。

房间里不能用冰,就算再热也只能不停的摇着扇子,而帮着摇扇子的人就是江灏来着。

看着妻子渐渐睡着了,江灏放下手中的团扇,再去拿了一件薄纱衣,等他准备把衣裳盖到媳妇的身上时,就看到原本圆鼓鼓的肚子突然高出了一块来。

这是孩子们在跟他这个爹爹打招呼吧?

江灏理所当然的以为,想到这里,他把手掌轻轻放了上去,准备给与回应。

圆圆的触感,摸着硬硬的,这应该是宝宝的小脑袋吧?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119:43:29~2022062222:22: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callmecc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追文好辛苦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上雨下林28瓶;糯米珍珠、uknowyouknow5瓶;二崽崽、zz2ehua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8章、双胎

这段时日,周青林下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一趟定国公府,等看过大闺女无恙后,方能安心回家。

在现代怀双胎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何况是在这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呢,每次看到大闺女圆鼓鼓的肚子时,周青林说不害怕那肯定都是安慰人的话。

好在张大夫每回过来把过脉后,告知大家的都是好消息。

有些时候张大夫会忍不住想,怎么越临近产期,少奶奶的脉象反而越强劲有力了呢。

并不是说少奶奶以前的脉象不好,而是时下妇人怀孕,一般到了孕晚期的时候,都是疲惫的居多,特别是在这酷暑难耐的夏日,吃不下睡不好是常有的事,每日哪有这么好的精神状态啊。

就像邱掌院的大儿媳,每次自己过去把平安脉时,见到的都是一副面容憔悴的模样。

可反观少奶奶,面色红润,一看就是精神不错的样子,特别是那走路的步伐,依旧轻快的很,哪像一个怀孕八个多月的双胎孕妇啊。

这让张大夫实在想不通。

不过这些疑惑,他终于在昨日替少奶奶把脉时,得到了解答,当时贴身丫鬟无意中的一句每日清晨都会起来练上一会儿的话,让张大夫明白,这大概就是少奶奶看上去与其他孕妇大不相同的原因吧。

旁的孕妇到了怀孕后期,每日躺着休息都还来不及呢,像少奶奶这样坚持漫步的可谓是少之又少了。

......

这一日,周青林回到家时,刘莲芝就拿了一封信过来,说是姑父寄过来的。

姑父?

旋即周青林就反应过来,这信是周氏族长周向东写来的。

想到对方最近一次给他来信,还是在去年红薯丰收的时候,信上述说了红薯的整个种植过程,以及最后的收获,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感激与自豪。

不知这次写信过来所为何事,不过一想到王氏他们已回晓金村,周青林基本可以确定,来信的内容肯定与王氏他们有关。

果然,等周青林细看了信上的内容后,简直哭笑不得。

原来自从王氏一行人回到晓金村后,就闹了不少事出来,起先是准备收回前院,不想再给族里当族学来着。

当时气的周富贵和王氏大吵了一架,这才让族学得以继续开办下去。可总归是不一样了,比如读书教学时最不喜纷扰,可乔氏她们根本没有顾忌,想说就说想笑就笑,特别是周耀祖的两个儿子,整日在院里来回的跑,夫子和学生们哪里还上得了课啊。

后来周向东想出了法子,准备邀了耀祖的两个儿子到族学里来念书,这样就不会特意捣乱了。

哪知人家压根就看不上族里的学堂,还说再过些时日就准备到云河镇念私塾来着。

上不了课,最后族学夫子只能暂时给学生们放了假。

这次周向东来信是想说,族里已经开始新建学堂了,就想问问能不能把族学暂时搬到周青林的宅子里。

信的最后周向东还特地说了这几年族田里的收成,表示族中账上已存有两百多两银子了,让周青林有需要的时候尽管开口,咱们可千万不要做那些犯法的事儿。

看来,周耀祖和周青水双双丢了官的事,对族老们的打击可谓不小。

事情真如周青林想的那样,当族老们得知这件事后,简直如丧考妣,他们周氏的荣耀就这样没了啊。

后来看到回来的人里面并没有周青林一家,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而如遭雷击的周富贵,直接跑到父母坟头上哭了一天,大骂自己教儿无方,实在对不起爹娘云云。

周青林并没写回信,他准备让李金回晓金村一趟,本来他就打算让人送周玉芬回去的,如今正好凑在一起把事情办了。

前几日有媒人来提了亲事,男方也是个秀才,妻子难产去世,留下一个两岁的儿子,家中人口简单,除了一个寡母,兄弟姐妹一个都没有。

媒人本以为大司农肯定会应下这门亲事的,毕竟一个和离过的妇人,二嫁能找到这样条件的人家着实算不错的了。

周青林却干脆利落的拒绝了,人家爹娘都还健在呢,哪用得着他来操这个心。

再说周青林实在看不出这样的人家到底好在哪里,寡妇娘+秀才儿+宝贝大孙子,这样的组合简直不要太吓人好吗。

男方家境一般,大家都知道,媒人嘴里的一般基本等同于清贫,周青林心想,这家人总不会是看上周玉芬那五百两的嫁妆银了吧。

周青林对原主的这些侄女没什么好感,他还记得刚分家那会儿,四丫的风筝被撕成碎片的事,所以会有好感才有鬼呢。

可就算再没好感,周青林也做不出明知那户人家不妥,还把人往火坑里推的事。

依旧是那句话,人家爹娘都健在呢,哪里用得着他来操这个心。

自己还是把关心多放到妻儿身上吧,对了,还有岳父和岳母,这些才是自己真正该守护着的人。

之所以让李金跑一趟晓金村,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金氏的两间嫁妆铺子上个月已经脱手了,共卖了五百六十两银子,这些银子得给人家送去。

周青林特地交代李金,银子到时就让姑太太转交,免得最后到不了金氏的手上。

李金点头应下。

知道车马后日便要出发,刘莲芝忙准备了起来,衣衫布匹自不必说,还有许多京城的特产,刘莲芝特地挑了几种不易坏的,不然大热的天,她怕存不住,再用帕子包了二十两银子,并嘱咐李金,让他届时直接给到姑太太手里。

凌瑶和凌珊两人用篮子各提了一个大西瓜过来,想一起给姑太太捎去。

这是周青林特地种在后花园里的西瓜,这样家里人吃起来也方便些。

京城到晓金村可有好几天的路程呢,哪里带得了啊!

先前刘莲芝也有想过给姑姑捎几个西瓜过去的事,可是路上要走这么多天,等到了晓金村,说不定早就坏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