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战神文苦命闺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战神文苦命闺女(1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萧逸不免有些心烦起来,她为何不理我?难道是觉得太轻浮了?

也对,尚是未及笄的年纪,哪里就谈婚论嫁起来,自己贸贸然托物寄情,落在小姑娘眼中,只怕是登徒浪子一般的行径罢?

萧逸惶惶然,生怕顾锦荣今后再不肯理会自己了。

裴先生进门时,只见两人眉毛官司打得热闹,还以为昨天布置的作业太难了,直至检查完毕方才心安。

顾锦荣的聪明他昨日就已见识,脑瓜子是没问题的,就是爱偷懒,令她默写的篇目虽然不错,然则歪歪扭扭,大不成个样子。

裴先生沉着脸,还得多练。

顾锦荣虚心受教。

至于萧逸的表现则颇令裴先生惊喜了,他原以为这三殿下是块愚顽朽木,皇太后安心养着当个吉祥物便是,然而从字纸上的笔迹来看竟大有进益谈不上铁画银钩,却端正整洁,可见是下了苦功的。

裴先生赞许地瞥了他一眼。

萧逸安如磐石,他本就没打算一直混日子,之前藏拙是怕引来宫中小人针对,如今既有老师授课,他便打算一点点让皇祖母发觉自己的进步。

尤其在见识过锦荣对太子的特殊态度后,他更觉得自己不能被萧翎给比下去,至少不能被比得太惨。

二人各怀心事,室中竟是雅雀无声。

顾锦荣眼睛放空,脑子却已飞到宫外,思量起中午的伙食了,陈丹姝早上才告诉她府里来了极好的鹿肉,也不知等她回去还有没有剩的。

到底人在屋檐下,可比不得小可怜现在的风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呢。

顾锦荣又幽怨地向萧逸后脑勺看去。

萧逸握着狼毫笔的手不禁一顿,险险在洁白光泽的宣纸上晕开一滩墨迹。

她又在偷看我。

那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抑或少女的矜持令她羞于表露真实心意呢?

少年薄薄的面皮渐渐沁出血色,如染了胭脂般。

顾锦荣当然也发觉了,这已不是萧逸头一遭在课堂上脸红,她猜着应该还是紧张的缘故想她从前每逢突击考试,也是头晕脸热冒虚汗,难受得跟什么似的。

看来他并不像外表那般云淡风轻嘛。

知道萧逸也有弱点,顾锦荣心里就舒坦多了,至于绣花嘛,她若愿意,就抽空练练,将来做个香囊或者扇坠什么的送给他,也算礼尚往来了。

中途休沐时,萧逸趁势邀她去太后宫中用膳。

顾锦荣虽还惦记着陈家鹿肉,但考虑到一来一去太过紧凑,恐怕连饭后小憩的时间都没了,正好柳嬷嬷也来问询,顾锦荣谦让两句,便答应下来。

无巧不成书,桌上恰有一盘色泽金红的烧鹿肉,顾锦荣看得哈喇子都快淌下来了。

不过她还是很知道分寸的,假惺惺地表示愿意去小厨房待着,一般宫里送餐也不可能丁是丁卯是卯,算得严严实实,总会有些多余的,以防主子们意犹未尽,尝了还想再尝。

太后当然不可能让小姑娘去那种烟熏火燎的地方就餐,说她远来是客,欢迎都来不及呢。

顾锦荣只能承认,内心微觉遗憾,她倒宁愿跟下人们在一起用餐,好歹不用讲究仪态风度什么的。

皇太后上了年岁的人,肉食轻易克化不动,除用了半碗粳米粥,便只拣了两只虾饺,萧逸对那碗鹿肉似乎亦兴致缺缺,下剩的全进了顾锦荣肚子。

柳嬷嬷诧道:殿下不是最爱鹿肉的么?

顾锦荣筷子一抖,差点咬着舌头,果真么?那他怎么全叫自己吃了?

萧逸淡淡瞥了眼,只道:今日脾胃有些不调,还是清淡些为宜。

柳嬷嬷便不说话了,只一双老眼机伶地望着。

皇太后并不在意这等小事,倒拉着锦荣闲闲问她跟母亲薛氏在王家村生活的情况。

锦荣很知道萧玉璋吹的耳边风,她这厢也不甘示弱,越性将薛氏的境遇说得再凄苦些若她打听得没错,皇太后昔年随父兄流放并州时,亦以种地开荒为业,其中艰辛自不消说。

太后叹道:你娘倒是个有韧劲的,只当初这般难熬,何不另寻个依靠?连累你也跟着受穷。

锦荣目光澄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母亲常说,人若无情,与飞禽走兽何异?漫说当初家父只是传闻失踪,并未见到尸首,即便真个遭逢不测,臣女想母亲也不会轻易改嫁的。

这倒不是她任意揣测,事实摆在眼前,薛氏若有此心,早早便可以付诸行动,何必蹉跎到现在?哪怕韶华已逝,也不乏胡屠户等人暗中垂涎,之所以闭门谢客,不是为给爹爹守贞还能因为什么呢?

太后听到这般鹣鲽情深,不着痕迹叹了口气,她甫嫁给先帝时,也曾抱着恩爱终身的念头,然而,一轮又一轮的美人进宫,一个又一个的庶子生下,到底还是粉碎了她少女时候美好的幻梦。

她以为世间当再无真情了,然而,这小女孩子的双亲却叫她知道,原来一切都有可能实现。

太后眸光微动,嘱咐柳嬷嬷,让萧玉璋以后无须送东西过来了,哀家一个老婆子,哪里使得了许多。

自从萧玉璋回京,便屡屡打着尽孝的名义来慈庆殿探视,实则为诉说衷肠。皇太后怜她孤苦,本来有心想帮帮她,如今瞧来是不必了。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勉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柳嬷嬷答应下来,目中不无讶异,居然因为简单的一番话就让太后娘娘改变主意,这顾姑娘得是心有七窍罢?

顾锦荣垂下头,掩去唇边那抹轻快笑意。她没料到这么快就能将皇太后争取过来,萧玉璋再要使绊子可就不容易了。

其实想想也是,皇太后自己就是结发妻子,自然明白元配的苦衷,又怎可能为了一个女子就去剥夺另一个的幸福?萧玉璋虽是她嫡亲侄女,道义上总站不住脚。

用膳完,太后特意着人将东暖阁收拾出来供两个孩子歇息,她倒没往深处想,只觉得二人一同进学,起卧也在一处更方便些,至于年岁她看顾锦荣虽然嘴上头头是道,可泰半是她娘教她的,这小妮子自个儿多半不解男女情事,自然无须担忧。

柳嬷嬷心道,顾姑娘是不懂,那一个可说不准呢。

然而究竟只露了点苗头,贸然说出倒显得自己多事,因此柳嬷嬷只笑笑便完了。

顾锦荣看着收拾一新的铺盖,觉得自己可以尽情观察小可怜头上有几个旋了,哪知今日却热闹得很,才刚躺下一刻钟,就有椒房殿的宫人请她和萧逸过去喝茶吃点心。

皇太后哂道:她倒热情。

本来史皇后为了避嫌,对新来的三皇子不闻不问,皇太后觉得她为人冷漠;如今终于肯邀请做客了,皇太后又觉得此女惯会做些表面文章,虚伪透顶。

婆媳关系自古就是永恒的难题,加之立了太子后,史家愈发蒸蒸日上,眼看着占据朝中半壁江山,皇太后看在眼里,岂有不骂欲壑难填的。

柳嬷嬷道:难得皇后娘娘盛意拳拳,您总得给她个面子。

太后娘家忠勇侯府早就没落了,又不问政事多年,六宫皆交由皇后裁决,纵使还有个长辈头衔,底气也略逊一筹。

柳嬷嬷此语,亦是提点,不必将关系闹得太僵。

皇太后哼声,哀家哪会怕她?她敢不好生将人送回来,哀家明儿就拆了椒房殿!

置气归置气,顾锦荣还是揉着眼睛从榻上起来穿衣,柳嬷嬷梳头的手艺极好,不但会编发,对首饰的选用也别出心裁,每一股辫子都加了桃红流苏点缀,顶上又置着一枚金镶宝凤穿花分心,不但华丽大气,愈发衬得顾锦荣肌肤如瓷,眼眸如星,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

萧逸看得差点呆住,直到顾锦荣走到镜前转圈,镜子里恰能照出他身影时,他才急忙转过脸去。

顾锦荣心知柳嬷嬷此举也有要她为太后争光的意思,于是不再拒绝,而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出征。

要是两边打起擂台,史皇后也给她多多的赏赐,那就更妙了。

顾锦荣算盘打得飞起。

慈庆殿的台阶由整块汉白玉制成,虽级数不多,然溜滑洁泽,上去的时候容易,下来就生怕摔着。

顾锦荣今日穿了双软缎制成的绣鞋,不免心有惴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