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战神文苦命闺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战神文苦命闺女(3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他们家才是卧虎藏龙啊。

顾锦荣心道,难怪老太爷总是待自己格外亲切敢情当着家里人还得维持人设呢。

不过这回算是人设崩塌了。

她托着腮盈盈浅笑,看顾湘湘拿着点心给那头小香猪喂食都是炸厨房留下的残次品,谁叫这丫头最近忽然对美食起了兴趣。

时光如此安闲宁谧,也不知萧逸此刻怎么样了。

顾锦荣悠悠叹了口气。

*

那日跟史皇后面谈之后,萧翎回去便把自己关闭宫中,雍和帝只当他求情不成心绪低落,便也懒得理会,只让他好好思过为上。

唯独最亲近的侍人知晓他抱着何等心事,国舅爷那边也来了密信,您看,是否该抽空见上一面?

史家这段时日亦饱受攻讦,皇后能想到的,他们当然也能想到,指望雍和帝回心转意是不成了,唯一的法子,便是取而代之。

虽说子逼父退位多少有些大逆不道,可史书国策上骨肉相残的例子还少么?攥在手里才是最实在的。

如今只待太子振臂一呼,他们便联络多位将军一拥而上,破开此局。

萧逸也在耐心等待这位二哥的反应,他没对锦荣明说,事实上他跟岳丈大人早就料着会有一场大变,自然,皇帝也并非一无所知姜是老的辣,史皇后暗地招兵买马,他身为枕边人怎可能毫无察觉?不过是看史家人的野心能到达何种地步。

也得看他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是否合时太子毕竟未犯大错,且纵使他生母有罪,皇帝对这个长在膝下的次子多少还是有些怜惜的。

太子终于出了东宫,孤身一人来到他父皇所在的勤政殿,自然亦未携带兵刃。

萧逸眯细了眼站在廊下,拿不准他是胸有成竹还是摆空城计,探子回报并未见到萧翎跟史家人见面,也许动手的日子并非今日?

皇帝见他姗姗来迟,倒是不觉得奇怪,只轻哂道:朕以为你多少有些胆量,怎么却是这副模样?

他若真敢带兵闯入宫禁,皇帝或许还佩服他的血性,如今看来,却连这点勇气都没有。

萧翎神情疲倦,他木然摘下冠冕,无论成败,儿臣不愿做毫无意义之事,太子之位,儿臣亦忝不敢当,还请父皇收回,另择贤能者居之。

皇帝愕然,你说什么?

有一刹那,他几乎怀疑这个孩子故意以退为进,好博得他的怜悯。

可是这种话能随便说么?

一个将江山当成儿戏的人,皇帝更不放心将国家大事交给他。

萧翎却已无所谓了,他今日来到此处,便没打算继续昔日荣华。母后的期许,他承受不起,父王的厚爱,更是令他倍觉担子沉重所有人都在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可有人问过他是怎么想的?

他实在觉得很无奈。

自然,太子之位不能说废就废,萧翎亦已想好了说辞,儿臣昨夜梦释迦牟尼讲经,得其度化,亦已堪破红尘,愿褪去青丝,潜修佛法,还望父皇成全。

如此,也给了合法的名目。

皇帝脸色阴晴不定,你想以太子之位来换取你母后与史家平安?

萧翎神情淡漠,出家人四大皆空,儿不敢做他想,一切全凭父皇处置。

只是皇帝素来爱惜名誉,既废去太子,便不能太过为难发妻及其家族,免得世人议论他凉薄。

不管萧翎本意是否在于此,皇帝最终选择成全,出家剃度就不必了,宝华殿乃宫中佛寺,往后你就去那清修罢。

又话锋一转,至于你母后,朕依旧保留她皇后的尊荣,不会杀她,不过此生她也难得出来。至于史家,便削爵废为庶人罢,更多的朕亦懒得追究。

萧翎没有说话,只平静地俯拜下去,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随即转身而出。

萧逸本在帘外守着,见他露面,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悯,只淡淡说了句,保重。

你也是。萧翎望着这位俊秀非凡的三弟道,当太子不是个好差事,等你坐到我的位置,你大概会明白我今日的心情。

金玉良言。

萧逸莞尔,我从没想过要舒服,可只要心爱之人在身边,一切苦难于我,皆甘之如饴。

那女孩子的面容恍惚从脑海中闪过,萧翎眼神黯了黯,最终也只轻叹离去。

作者有话说:

收尾进行中~

ps,太子在我最初的构想里,是类似最终BOSS这样的角色,不过作者菌考虑再三还是没能下手,黑化大战就算了,给他一个相对温和的散场罢~

第48章婚礼

顾锦荣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连夜变成太子妃了。

虽说都是皇家儿媳,可毕竟等级略有不同,最主要的,太子妃是有宫权的往后她可以随便差遣御膳房了。

顾锦荣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六七十个计划,她务必得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待遇,好好钻研她的美食方子,什么蛋糕奶茶羊角包,可劲儿的造,反正没人管她瞎折腾。

萧逸听着这些异想天开的言论,并不驳斥,面上反而浮现出一种温和且宠溺的笑容,好像自家心爱的孩子无论犯什么错处,当父母的都能体谅似的。

顾锦荣兴头过去,方想起来问他宫变的过程,有没有横尸百万,血流漂杵,幸好看萧逸的样子倒不像受伤。

萧逸轻轻摇头,没有刀兵相见,也无尸山血海。

随即就把萧翎主动请辞的事跟她说了,皇帝之所以许废太子留在宫中,不外乎想掩盖这桩丑闻,可君无戏言,萧翎以后的下场也只能常伴青灯供佛了。

顾锦荣听完倒有些唏嘘,他也算得可怜或许我该去看看他。

随即注意到对面骤然沉下的脸色,顾锦荣连忙改口,不过他既斩断红尘过往,咱们这些俗人还是别去打扰的好。

萧逸方才重新展露笑颜,你放心,哪怕父皇不下诏,我也会叫人留意,必不会让二哥遭受冻饿之苦的。

顾锦荣望着他翻脸如翻书的模样,心想这人长大了,小醋坛子也变成了醋缸醋瓮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宫中变故连连,皇帝亦多少有些神智衰弱,请了法师来相看,说是邪气滋生,务必得冲一冲才好,于是中秋后便拟旨,命太子与顾家嫡女择日完婚。

薛氏急成热锅上的蚂蚁,这样仓促,哪里忙得过来,好在礼部自有章程,大婚须备的东西也一应俱全,顾家只要出个人就好。

话虽如此,顾震霆夫妇也不肯亏待女儿,依旧照着民间旧俗将嫁妆置备齐全,人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自然不能叫街坊四邻看低了去。那床百子千孙被也掺在里头,尽管不成样子,可毕竟是太子妃真迹,没准比其他的还值钱呢。

至于顾锦荣,她忙着跟皇帝派来的四个教引嬷嬷学规矩呢,萧逸其实已暗中知会过,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无须过于劳累。不过顾锦荣倒是学得认真。万事开头难,等过了这一关,往后便可轻松自在了。

众嬷嬷原听闻这顾氏女顽劣不知教养,哪知见了面却是异常乖顺和气,只觉得传言不可尽信。

尤其还有个真顽劣的顾湘湘在一旁做对照话说她骑的是狗还是猪啊,黑乎乎的一团横冲直撞,吓煞个人。

众嬷嬷只能暗自庆幸,好歹自家殿下眼光还是不错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