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马来版本伏龙肝,遭遇英国专家诈骗的骨结核患者(二合一章)
“不过我这个土,不一样是马来当地的食用红土,这是可以用来治疗消化不良的。”刘先生从兜里拿出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的那种筛过后的细土,里面还放了一个精致的银质或者锡质的小勺子。
说着他就已经放到了方言面前的桌子上。
方言没有拿起来,反倒是示意一旁的方药中瞧一瞧。
方药中会意,当即就把那瓶精致的土拿了起来,拧开后看了看,又闻了闻,然后说道:
“中医也有用土入药的情况,就比如灶心土,用经柴草熏烧的灶底黄土,它性温味辛,能温中健脾、止血止呕,适用于脾虚不统血、呕吐腹泻等症,我们中药里叫伏龙肝。”
说完他顿了顿:
“不过……咱们也不是直接吃啊。”
刘先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个是那边的民间偏方。”
方言对着他问道:
“您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癖好吧?”
刘先生说道:
“当然没有,我要不是得了这个病,我根本就不会吃土的,这不也还是没办法了嘛,正规医院查出来我只是贫血,但是我这么多毛病,我感觉这肯定不对劲啊,所以我必须得自己想办法啊。”
方言对着他问道:
“感觉有用吗?”
“就比如吃下去过后,当真感觉自己身体好起来了?”
刘先生斟酌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要说有用吧……好像还是有点用,但是又感觉更像是心理上的。”
“之前我脸黄发肿,但是吃了这土过后,确实消肿了,现在只剩下脸还稍微还有点黄。”
方言若有所思点点头。
说着又让他换另外一只手切脉。
等到摸到刘先生另外一只手后,方言才说道:
“在我们国内西南地区和国外东南亚的部分地区,确实存在食用红土相关的现象,就比如澜沧县糯福区布朗族有些部落的妇女善于在村旁选择湿润、洁净的红土,经过仔细处理后放在竹筒保存,以备必要的时候食用。”
“缅甸掸邦,也有售卖可治疗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泥土。”
“另外非洲一些地方也有食用加工过后的泥土的情况。”
听到方言的话,刘先生的脸色明显好多了。
方言这话至少证明他还是正常的,没有撒谎。
而听到方言这么说的方药中,和其他四位同学,一个个都露出了涨知识的表情来,他们倒是没有怀疑方言在乱说。
因为方言也没必要骗他们。
现在情况清楚了,刘先生不是异食癖,只是在用民间偏方治疗自己的病而已。
方言对着方药中说道:
“刘先生术后脾虚导致水湿内停,表现为面黄肿,咱们中医灶心土(伏龙肝)性温味辛,可温中健脾、化湿止血,看来这马来红土可能也具有类似灶心土的药性,通过健脾增强运化功能,促进体内湿气代谢,从而减轻了水肿的情况。”
方药中点点头说道:
“嗯,中医认为“土能制水”,红土入中焦脾胃后,可能改善了脾虚湿困引起的浮肿,不过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说他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味新药,于是对着刘先生问道:
“刘先生,这个土能卖我一些吗?”
“我想带回去研究研究。”
刘先生说道:
“买就不必了,您拿去就行了,我手里还多着呢。”
方药中也没客气,当即感谢一声,直接就收了。
不过还是把里面的勺子拿了出来,还给了刘先生。
“拿着吧,拿着吧。”刘先生坚持不要。
非要把全套送出来。
最后方药中迫不得已收下。
接下来方言的号脉也结束了。
唇色及舌质淡,苔白滑。
这次摸到的脉象特别少见,叫芤(kou)脉。
简单来说,摸这种脉就像摸一根空心的葱,手指头轻轻搭上去,能明显感觉到脉搏在跳,可稍微用力往下按,中间就像空了一样,没啥力气,只有两边还能摸到一点跳动的感觉。
很多人容易把芤脉和另外两种脉象搞混。
一种叫是常见的浮脉,一种是不太常见的革脉。
浮脉也容易摸到,轻轻一搭就能感觉到跳动,但用力往下按,虽然跳得没那么明显,可还是实实在在有东西的,而且跳起来的幅度也不大。芤脉就不一样,不仅跳起来幅度大、手感软,用力按下去中间直接是空虚的。
还有一种革脉,摸起来感觉浮在表面,而且跳得特别有力,像按在绷紧的鼓皮上,不仅中间空空的,还感觉外表硬邦邦的。芤脉摸起来软软的,跟革脉完全是两码事。分辨这些脉象,得靠医生长期看病积累的经验,手感也得特别灵敏才行。
一般来说,要是一个人突然吐了很多血,或者大便带血、女性月经血量大到止不住,身体里的血一下子少了太多,就容易出现芤脉。
因为血液少了,血管里填不满,摸起来就会有这种空空的感觉。
而且血少了,身体里的“阴”虚了,阳气压不住到处乱窜,也会让脉象变成这样。
结合他之前说的情况头眩晕,心悸,失眠,气短,自汗,乏力,食少,便秘。
这其实就是气血两虚,血不上荣于脑。
也就是说,西医判断的贫血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的,只不过没有考虑到气而已。
那么他这个情况是怎么因为治疗内痔而造成的呢?
方言拿起笔一边写着医案,一边脑子里快速的分析起来。
刘先生之前做了内痔注射坏死手术,这个手术本来是治痔疮的,但在痔疮组织坏死脱落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一直有点出血。
虽然刘先生没发现明显的便血,但这些少量出血慢慢积累,时间长了也会导致贫血。
西医在检查贫血原因的时候,可能没考虑到这种长期少量出血的影响。
中医认为,刘先生现在的问题是气血都虚。
在中医理论里,脾负责管着血液,不让它乱流。
做完手术后,可能伤到了“脾气”,就像堤坝破了个小口子,血就更容易流失了。
而且脾不好,身体里的水也代谢不出去,就会积水发肿,所以刘先生脸色发黄、舌头又白又滑。
刚才方言通过把脉的时候发现是芤脉,就像摸一根空心的葱,这说明血管里血不够,气血不足。
再加上做完手术身体要恢复,本来就气血不足,手术又伤了元气,身体就更虚了。
虽然刘先生吃红土感觉舒服了点,好像能缓解脾虚水肿,但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气血两方面都出了问题,光靠吃红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还有啊,刘先生做完痔疮手术后,肠胃变得不“听话”了,老是便秘。
这便秘会让肠道吸收铁变得很困难。
铁是造血红蛋白的重要材料,吸收少了,贫血自然就更严重了。
西医检查只发现刘先生贫血,却没注意到他身体里的“气”乱套了。
就像家里的水管水流不通畅一样,他脾虚了,水湿在身体里排不出去,整个人都被“湿气”困住了。
因为没考虑到这点,所以西医对刘先生为啥会出现这么多不舒服的症状,解释得不够清楚、全面。
想通了这些,方言就开始在医案上写了起来:
刘先生接受内痔注射治疗后,西医层面因慢性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中医层面则因手术耗伤气血、脾虚湿困,形成“气血两虚为本,湿滞为标”的复杂病机。
治疗应该: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兼以祛湿通便。
先缓解贫血相关症状头晕、心悸、乏力。
再修复术后脾虚湿困、气血生化不足的根本病机。
归脾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方:
健脾益气: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
养血安神:当归12g、龙眼肉10g、酸枣仁10g。
祛湿利水:薏苡仁20g、白扁豆15g、苍术10g。
润肠通便:火麻仁15g、郁李仁10g。
调和气血:木香6g(防补药滋腻)、炙甘草6g。
写完过后,方言想了想又写到:
若舌苔厚腻湿重,加厚朴10g、砂仁6g(增强化湿)。
若失眠严重,加远志10g、合欢皮10g(安神解郁)。
若自汗明显,加浮小麦15g、煅牡蛎20g(固表止汗)。
接着是针灸治疗,这个事儿,方言打算让老范来做。
不过他还是要把选穴写出来,稍微考虑了下,方言写到:
针灸配穴:
足三里(双侧):健脾胃、补气血。
三阴交(双侧):健脾化湿、调和肝脾肾。
血海(双侧):补血活血,改善贫血。
中脘:调理中焦,增强脾胃运化。
天枢(双侧):通调肠道,缓解便秘。
平补平泻手法,每周3次,连续2周。
接着方言对着刘先生说道:
“您现在停用马来红土,虽然短期内水肿会消下去,但长期吃可能会摄入重金属,还有其他风险,而且和我们开的药方也冲突。另外,一定要调整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去厕所,别长时间坐着或蹲着,这样能预防痔疮复发。”
刘先生连忙点头:“好,好,我都照您说的做。”
“饮食上也得格外注意。”方言接着说:
“我建议多吃些能补脾胃、养血气的食物,像红枣小米粥、山药莲子羹、桂圆枸杞汤都很不错。”
“还有一些补铁的食物,比如猪肝、黑木耳,您让助理记下来,到燕京饭店定制这些菜就行。”
刘先生点点头,让自己的助理把这些记了下来。
接着方言又补充道:“生冷油腻的食物也得忌口,像冰淇淋、肥肉、油炸食品都不能碰。还有辛辣刺激的辣椒、胡椒,以及酒精,这些都会加重肠道湿热,一定得忍住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