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晏陵没有回答,晏璿一个人自顾自说得也是很来劲。
晏陵忽然想到了什么,起了逗弄之心,照璿儿这么说,若你是梁山伯,必定不会认错?
晏璿眼珠子一转,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避免大哥又坑他,晏璿嘴巴顿了顿,如果是第一次见面,大家都不熟悉,穿了男装一下子没认出来也是正常的,毕竟人总有疏忽的时候。
但是吧,我觉得如果都一起吃过饭,一起逛过街,说过话了,一定能认出来。
你确定?
当然确定!晏璿肯定地眨眨眼睛。
生活哪里像戏文一样离谱,不说女扮男装的本来就没有几个,就算是真的有,女孩子们几乎都是柔柔弱弱,说话轻声细语,一不小心说大声了就要害羞脸红。
他祖父家的那几个堂姐堂妹就是这样的。
不止如此,他记得他上次好玩抓了一只蚂蚁,他那位比他大了十来岁的堂姐当场就尖叫了。
声音划破云霄!
当然也包括他后来手心被打板子时后悔不迭的声音。
第143章第五个养老世界【15】
说过话?
说过不止一句。
逛过街?
领着别人去自家店铺应该也算逛街。
吃到饭?
一起吃过糖人,还是对方给买的,四舍五入也差不多。
啧啧啧,这还真是把自己所有的退路封死了!
晏陵忽然有些好奇。
若是某一天他这位傻弟弟发现自己还真认错了人,不知道还会不会像今日一般直言自己是个没带眼睛的。
晏陵抿了一口茶,悄悄掩去了嘴角的笑意。
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未来小家伙脸急跳脚的样子。
衣襟下方的胸口处传来一丝丝细微的痛感,就像针忽然之间扎进心脏的地方。
咳咳
本就白皙的脸颊上升起一丝丝红晕。
大哥,你没事吧?晏璿听到咳嗽声,也不继续吃了,赶忙担心地凑上来问道。
没事,只不过刚才喝茶时呛到了喉咙。晏陵摆摆手,很快又仰起身子,整个人把大部分的重力全部都放在椅子上。
却是半点没有轻狂的滋味,倒是显得更加闲意自然了。
哈哈哈,大哥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你看,像我,不管喝多少水都不会被呛到,是不是很厉害呀!
说着,晏璿拿起那一大盏叫做奶茶的茶水,咕噜咕噜几大口就喝了一半。
哇,真好喝!大哥,这里还有一杯,你也尝尝,这个茶居然有甜味,比我以前在爹爹那边喝过的茶水好喝多了。
娘亲说不定也没有喝过,等我回家去和娘说一说,下次我带着娘亲他们一起来喝。
平常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有孝心?晏陵背靠椅子,右手支着下巴,眼中一片安然。
我的孝心自然是日月可鉴,只不过我平常比较低调而已。晏璿抬着头,一副骄傲的小样子。
以前的小晏璿虽然也喜欢他家大哥,但大哥一直专注于科举考试,全身心投入,晏璿不敢打扰,所以也只是在旁边远远看着,吃饭的时候偶尔大哥会关心问问他的课业。
或许对于旁人来说,大哥放弃科举了,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毕竟大哥的才学有目共睹。
曾经晏璿也是他们之一。
但自从那次院子里他忐忑心情跨出第一步后,他的想法却变了。
其实,这样子的大哥也很好,不是吗?
晏璿两只小手费劲地把另一盏奶茶碗递到晏陵嘴巴旁边。
大哥也来尝一尝,我绝对没有骗你,好喝的很。
晏陵顺势手指虚扶,喝了一口。
甜味,奶香,还有类似乌龙茶的味道,和他曾经喝过的区别不大。
还行。晏陵淡淡道。
晏璿不服气,什么嘛,大哥一定在骗我。
晏璿因为个子矮,跪坐在椅子上,不过小孩子总是坐不住,不管远看还是近看都是一副歪七扭八的样子。
晏璿气鼓鼓地环抱着小手。
眼神却没离开晏陵的身上。
没有再咳嗽了,脸也没有红,还好还好。
也对,医师们也说过,大哥的病已经差不多好了。
可能就是他多想了。
这里是快穿局,我说不行就不行。
我知道你们的规矩,所有人都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你可以带他去参加考核。
你看他的样子,能经过考核吗?怕不是过去就被人骗得团团转。
如果他死了,那也是他的命。
你认识他?
嘁,和你们这些人说话最没有意思了。
那就留下来吧,我先提前和你说一声
可以留下来,但生死不论。
嗯。
说真的,我还是很好奇,他到底是谁?
他是
大哥,快醒醒。
晏陵很久没有做梦了,他慢慢睁开眼睛。
抱歉,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晏陵坐起身,语气比平时少了一丝清明。
戏演完了?晏陵看了看台下,客人已经渐渐散去。
对,刚刚结束不久。
大哥是不喜欢看戏吗?晏璿问道。
还算喜欢,但我对于重复的东西稍微有些厌倦晏陵认真思考了一下。
什么?晏璿没听明白。
不,没什么。收好你的吃的,我们要去下一个地方了。晏陵没有解释,快速跳过了这一个话题。
嗯,好的,大哥。
晏璿不在意,却并不代表别人不在意。
公子这话倒是说笑了,莫不是公子有见过相似的戏剧不成。
就在晏陵他们起身准备离开时,一个人站在了他们屏风的出口处。
正是刚才说话的人。
晏陵笑了一声,朝前迈了半步,正好挡在晏璿身前。
那是我的事,与阁下无关。晏陵并没有丝毫惧怕。
李珫律两眼注视着眼前的男人,对方的答案明显说服不了他。
甚至,更是惹得他心中不快起来。
那是什么态度,一副目下无尘的样子,李珫律脑中迅速想起了他在燕羽王室中认识的那些人。
那些人给他的感觉也是如此。
从小衣食无忧,深居高位,明明比平常百姓还要无知愚钝,却因为身份优势可以对旁人在乎的东西施加恶言。
在皇宫中,在朝堂上,甚至在学子府中,他作为臣子无法直抒胸臆,不得不选择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