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穿越之前,她想过无数次,假如有机会能够见到她,她一定告诉他:人民丰衣足食,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然而机会摆在她面前,她却只能放弃。因为有些事情经历了就再也回不了头。跑出去的人怀揣着的也许是满腔热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热血就会沾上他们的手。
她不希望这些可爱的小伙伴,这些一心一意想要搞建设的小伙伴,有一天,会变成刽子手。甚至在他们打死人的时候,他们都没意识到居然会闹出人命来的荒谬。
人一旦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就会变成魔鬼。
还是杜忠江站出来维持了纪律:好了好了,我们现在好好讨论一下,最好想个可以既不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也能顺利去京城的办法。这就是又红又专。
田蓝没心思加入讨论,她感觉有些烦躁。她自认为对这段历史已经算熟悉,却不曾想到已经下乡的知青也要往外面跑。
就不能安安心心地搞生产吗?跑来跑去干什么呀,挥霍青春。
屋子里面还有人在喊:其实也不构成多大的矛盾,我们现在出发,动作快点儿,一个月以内就能来回。到时候回来刚好赶上秋收。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决定出去散步。否则她肯定会抓狂,当场暴走的。
真是烦死个人了,平常那么乖那么可爱,现在非要这么叛逆。说好的要当好崽崽呢。
宁甘八月晚风清凉,吹在人身上还带着微微的寒意,咋就不能吹凉了这帮热血上头的家伙呢?
前面农场中学的学生给出了答案。
那几个家伙勾肩搭背的,一边走一边亢奋地讨论:咱们也去吧,我跟你们说不要钱。吃饭住宿有人管,坐火车也不要钱!
田蓝瞬间心中就是两个字,呵呵。
免费旅游啊,谁不想去?
对于这个年代全国大部分人口别说坐火车了,很可能从来没有亲眼瞧见过火车的人来说,这个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她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某位教授曾经提过的经历。
他跟他的同学们去的时候压根就没搞清楚究竟是干嘛,只听说不要钱,大家就兴奋地出门了。
一路游山玩水,从长江的下游跑到上游,然后还去瞻仰了延安。印象最深刻的是途经武汉时,看黄鹤楼这些不算,人家招待的特别好。大米饭跟馒头都管饱,还有菜。
说是要交粮票跟钱的,但你没钱没票,直接签个条子也行。那些有钱有票的人见了,也把自己的钱财和粮票收起来,光明正大地占便宜。
这些都是细粮!作为农家子弟,他一年到头连过年都不能痛快吃的细粮。当时他和他的小伙伴就集体疯了,甚至舍不得走,就想留在武汉的那所中学里,顿顿吃大米饭。
后来中央发通知不让串.联了,他还遗憾了好久,因为吃不上大米饭和白面馒头了。他后来之所以干农学,就因为想天天都有细粮吃。
前面的中学生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明天就去开证明和介绍信,拿到介绍信立即出发,坚决不能落在旁人后面。
人走了,只剩下田蓝一个人长吁短叹。她一时间希望这些人在外面多晃荡段时间,省得跑回来给劳动生产添乱;一时间又担心他们闹腾过头,把整个农场也搞得乌烟瘴气。
反正就好烦。
旁边一边走路一边讨论事情的干部,也觉得这群学生挺烦的。
其中一人酸溜溜道:坐火车不要钱,吃饭不要票,这种好事怎么轮不到我们呢?这帮家伙还搞革.命呢,明显就是去蹭吃蹭喝。
另外一人就笑他:行了,反正也不吃你的。在哪儿吃,都是国家的。你别扯这些没用的,我问你,毛竹运来了吗?
先前那人奇怪:你问这个干什么?运是运来了呀,但现在种树太晚,盖房子又太早,只能暂时堆着了。估计得等秋收以后,再盖知青连的房子。你要毛竹做什么?准备做椅子还是桌子呀?那你少拿两根可以,多了不行,都是有数的。
他的同伴摇头:不,我是从知青用毛竹在沙漠里种树这件事得到了启发,我在想可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治理戈壁滩。你看,戈壁滩最大的问题是石头多,没办法涵养水土,所以植物无法生长。假如假如我们挖个坑,将毛竹放进去,也在里面装上营养液,然后让树长起来。这样阻挡风沙之后,就不怕再风吹石头跑了。
田蓝瞬间停下了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倾听。一边听,她一边在心里点头,似乎还挺靠谱。
但是他的同伴并不赞同:人家沙漠里头树根能长进沙子里,才能真正扎下根来。你这个要怎么长?让它们长在石头缝里吗?
我们可以拿掉大石头,然后在里面灌沙子灌土,这样存活的概率就能提高很多。像挖鱼塘多出来的土,不一定全部用来做台田,可以匀一部分过去,用来改造戈壁滩。到时候不说种庄稼,起码在那里种蔬菜没问题。也不需要大老远的运菜进去,那成本太高了。
他的同伴连连摆手:你先别想这个了。这虽然有可能实现,但没个十年八年是看不到结果的。这十年八年里头,你先想办法保证好西大滩的蔬菜供应吧。
田蓝心念微动,直接跑上前做自我介绍:两位领导好,我是知青连的知青。你们刚才讨论的戈壁滩种菜问题,不知道具体在哪儿种,当地的条件又是个什么状况?
两人没留意到他们闲聊,居然也有人在旁边听,都皱起了眉头:你问这个干什么?
田蓝脸上露出笑容:因为我有个办法,也许能够解决戈壁滩种菜问题。
亲爱的小伙伴们,现在闲吗?没事做吗?到底是什么让你们产生了幻想,觉得自己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
不要做梦了,生产劳动永不停,让我们在越过盐碱地跨过沙漠之后,持续向戈壁滩进军。
这个意义非凡呢。
第28章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田蓝从朱团长的办公室出来,回到宿舍时,戴金霞她们都还等着她。
几个姑娘小心翼翼地觑着她的神色,看她满脸轻松,嘴里还哼着小曲,大家才放下心来。
主要是她刚才突然间发火实在太吓人了。哎哟,都没看出来,这个小妹妹居然脾气不小。
不过想想也是,刚来农场的时候,她就能跟高连长对上,虽然表面上瞧着是不卑不亢,但有这种胆量的怎么可能是软面瓜。
戴金霞笑着问道:怎么,又高兴啦?发生什么好事了?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高兴高兴。
没想到从不藏私,每次家里给她寄好吃的都拿出来大大方方跟小伙伴们分享的田蓝,这一回却头摇得跟波浪鼓一样,还一本正经地强调:跟你们没关系,我就不说了。
结果她这话吓死了小姐姐们。
戴金霞等人立刻变了脸色,极其严肃地强调:田蓝同志,个人感情问题一定要慎重。你现在年纪还小,应当以事业为重。不要太早考虑这些问题。
田蓝目瞪口呆,喂喂喂,小姐姐们,有没有搞错,姐是要走事业线的大女主啊。真大女主的那种,不是女版于连,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那种。
她哭笑不得:我是有新任务了。我要去改造戈壁滩,在戈壁摊上种菜,来解决驻军的吃菜问题。
大家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们怎么没听过呀?
田蓝煞有介事:因为你们不是要出去串.联吗。农场就不好再给你们安排工作,正好今年的新军垦战士也要到了,农场的意思是让我带他们去戈壁滩种菜。
女知青们顿时感觉不是滋味,什么意思吗?这么大的事,居然通知都不通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