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位新人倒不矫情,立刻表示已经很好了。
虽然是几户人家合租一套宅子,但人家三进的院子,怎么着都能够把他们塞下去。而且这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里面不仅没有鸡鸭飞来飞去,还长着葡萄和石榴树。石榴已经挂果,葡萄更是成串,看着叫人心里舒坦。
牛工程师安慰妻子:乡下太平,在这儿安静,你也不用愁交际的事了,以后就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
他的妻子面容惊惶,看上去像个吓坏了的孩子。
听了丈夫的话,她惶然地点点头,却没有开口说一个字。
大家正要放下行李的时候,外面响起了齐声的呐喊:杀!
院子里的人面面相觑,牛工程师的老婆则吓得手一抖,双手抱着脑袋,立刻蜷缩起来。
牛工程师茫然无措,只能不停地安慰妻子:没事没事,我在家呢。
田蓝赶紧解释:不要慌,这是我们的部队在训练。
哪知牛工程师的妻子听到部队两个字,抖得更加厉害了。
她丈夫没办法,只能开口强调:别慌,咱家是遭贼了,所以我找了厉害的护院。有这些护院在,贼就再也不敢进门了。
他的妻子却还是抖得跟筛糠似的,整个人上下直打哆嗦。原先一个文静秀美,浑身透着书香气的女子,此时此刻,好不可怜。
田蓝招呼人:那大家都来看看训练吧,眼见为实,我保证既不是土匪也不是强盗。
其他几户人家其实早就起了好奇心。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人而言,如果自家旁边就是兵营,那安全系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呀。一般的土匪进村都不敢跑到这儿来撒野。
可惜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因为在此处训练弹并非正规的铁血军,而是村里的民兵队伍。
只是如果没人特别提的话,大家伙儿还真看不出来这就是临时组建的民兵。
他们分成两拨人马,一波在练习刺刀。□□里没子.弹,夕阳下的刺刀倒是闪闪发亮。他们口中喊着:杀!,然后往前送刺刀。除了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之外,队伍中最多的居然是年轻媳妇和大姑娘。她们手中抓着枪,练习时居然一点儿都不含糊,送出去的刺刀又快又猛。
除了刺刀队之外,还有一支大刀队,他们用的武器就是歌里头唱的砍鬼子脑袋的那种大刀。
这支队伍的年龄要大些,有些人头发都花白了,确实毫不影响他们一丝不苟地练习大刀。
这些刀都是新打的,看上去寒光凛凛。即便没有开刃,一刀劈下来,依然会让人觉得自己脖子凉凉。
况且他们用的还不是蛮力,他们有刀法的,大名鼎鼎的无极刀法。他们不仅单人训练,而且还聚集成阵,互相配合。
两队人马单独训练之后,双方开始实战对打,你一刺刀我一大刀,你来我往,打的相当激烈。
兵工学校的唐老师看得双眼发亮,连连点头叫好:就是要这么训练,这样才能上战场。用我们的大头刀去对付鬼子的刺刀!
田蓝笑着解释:刺刀队也不是光陪练,他们也要用刺刀对付大刀。
现在大部分土匪都没有那么多枪用,很多时候他们依靠的是大刀之类的冷兵器。民兵队能分到的子.弹极为有限,也只能靠冷兵器和对方抗衡。这样训练近身搏斗的能力,将来真有鬼子再进村的话,大家也不至于慌神了。
牛工程师抱着妻子的肩膀,不停地安慰:你看到了吧?这就是咱家的护院,不用怕了,你不要怕。
他老婆抖了半天,只问了一个问题:付得起工钱吗?这么多人,工钱不少吧?咱家被抢了,没钱了呀。怎么办?这些护院会跑的。
刺刀队的人中场休息,翠英看见田蓝,大着胆子过来打招呼。听着身上穿着旗袍的女人说的话,翠英皱起眉毛,气呼呼道:我们不是地主老财的私人护卫队,我们是人民的卫士,我们只为人民打仗!
还护院?想的挺美的。
谁知道这穿旗袍的女人跟纸糊的一样,自己又没吼又没叫的,她就脸色惨白,整个人跟要死过去一样。
田蓝赶紧喊了句:别担心,我们就是你们的护院,我们铁血军是根据地所有人民的护院。
翠英有些茫然,这跟周老师他们说的好像不太一样。
田蓝微笑着看她,给她做思想工作: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当然要守卫人民。我们自然也就是人民的护院。
翠英勉强接受了这种说法。她看着这些人身上的长衫和旗袍,又想到了周老师的教导:不管是穿长衫还是短衫,只要踏实做事,我们都是人民中的一部分。
她点点头,表达了自己的友善: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直接招呼我们。如果也想加入民兵队,那就过来报名。我们每天早上跟晚上各训练一个半小时。
小孩子们先尖叫起来,除了被刻意教导成所谓的小淑女小绅士之外,就没几个孩子,不喜欢刀枪。官兵抓贼的游戏流行了几千年,现在大刀和长.枪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不激动才怪。
大人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题。
田蓝笑道:就算不上场打仗,这也是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别的不讲,真要逃生的时候,你身体好,跑得都比别人快。
她这么一说,众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场内的人。
这些民兵没有军装穿,身上基本都是短褂。那褂子洗的发白褪色不说,上面还补丁摞补丁,瞧着就破破烂烂,但是叫人看着却并不厌烦。
因为他们的精气神不一样,看着就是积极向上的姿态。
他们的身材也没有瘦削的跟芦柴棒一样,因为刚训练过,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面上都红扑扑的,看上去就很健康。
唐老师试探着问了句:这边的粮食够吃吧,我看大家不像天天饿肚子的。
田蓝微笑:现在够吃,我们还开垦了不少荒田,以后也够吃。
实际上,今年夏粮的总产量没有增加。春耕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忙着打仗了,打了整整一个春天,哪有精力抓农业生产的事。
不过他们搞了三三减租,地主吃了亏,农民却因此有了填饱肚子的粮食进仓。正因为这样,大家才敢放开肚子好好吃了几顿饱饭。粮食养人,吃饱了肚子的人走出来的精气神都是蓬勃向上的。
田蓝估摸着等到秋收时,根据地的粮食产量起码能翻一番。到时候即便人口多了一倍,她也不担心口粮不够。
今年还可以再开垦荒田,这样秋收之后种植高产小麦,明年夏收时,大家就能吃得更饱了。
唐老师等人家境尚可,起码小孩子没尝过挨饿的滋味,所以他们并不关心吃不吃饱饭的问题,他们只好奇:我们也可以当兵吗?
他们的爹妈吓得够呛,谁会让自家的小孩子当兵呀?
田蓝摇头,语气遗憾:你们年龄太小了,还不能当兵。
虽然现在的部队娃娃兵极为常见,十二三岁的军人比比皆是,但铁血军对正式军的要求是年满15岁。年纪更小的人就放在民兵队,先熟悉训练,继续上学,省得到时候都是文盲兵。
这几个孩子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因为他们已经被威风凛凛的大刀和刺刀俘虏了呀。多气派呀,看看他们,多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