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咸鱼不当对照组[七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咸鱼不当对照组[七零](10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赵小冬刚过来就吃的这么好,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们是分餐,陈香雪负责打饭,大家自己拿着饭盒。

饭盒算是员工福利,白晴这边直接给发。

赵小冬原本还担心自己怎么吃,发现自己有新饭盒还有些舍不得用。

发现大家吃的喷喷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他也加快了速度。

吃过饭,饭盒是要自己刷的。

收拾干净之后,还没休息上呢,送饲料的车就过来了。

红岗县本地自然是没有饲料厂的,最近的饲料厂在周道县,距离也不算近。

因为距离的原因,所以一次性订购三吨及以上,才会免运输费,不然白晴光是雇车拉就得付一笔不小的费用。

所以,每次白晴订购的数量都多。

六十袋饲料过来,司机带着一个新手学徒过来,一共是两个人,肯定不能指望着他俩慢慢卸车吧。

所以,白晴他们也得过去帮忙。

这个时候,白信芳跟赵小冬的作用就出来了。

大家一起上,速度还算是快,而且地方不算远,从车上卸下来,走几步就到了仓库。

但是吧

距离是近了,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

赵小冬年纪还小,平时干活也挺厉害的,只不过扛到七八袋的时候,他就有些受不住了。

小年轻没经验是吧,一开始别干那么猛,慢慢来,不求速度,求个稳。老司机经常送货,帮忙卸车的,看着赵小冬咬牙走,忍不住笑着调侃一下。

赵小冬一看人家轻松的背着三袋子,走的四平八稳的,还有些不服输呢。

白信芳长的高,平时干活也多,力量还是很大的,所以扛的也是相当的轻松,一次两袋,只要不赶,就没有问题。

六十袋很快就卸完了,白晴这边给司机结了尾款,司机把单位给批下来的收据拿出来给白晴,两边对账没有问题,对方就开车走了。

赵小冬这会儿已经累到呼呼真喘,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你年轻小,也别一开始就扛的这么猛,知道你是想表现,但是自己身体还是最重要的,以后的日子还长,不急在一时。陈香雪看着小年轻可怜,还给他倒了水,安抚了几句。

白晴这会儿已经带着白信芳过去开始拌饲料,拌好的饲料剩下的不多,他们得拌些新的。

白晴一般都是十袋正常的饮料,加两袋营养料,保证鱼虾的日常就可以了。

累了就先歇会儿再干。白信芳正抹着汗呢,生怕大冷的天,他再被寒风吹着感冒,所以白晴小声提醒了一句。

白信芳也没矫情,坐着休息了一会儿,才正式开始。

休息了大概十几分钟,白信芳就开始倒腾了。

赵小冬也休息的差不多了,过来帮忙。

两个人属于小组长跟组员的关系,帮扶帮带,赵小冬是新人,还需要磨。

转过天,去给方前进他们送虾,就不需要白晴跟着一起了。

白信芳已经是老手,各项事宜十分熟悉,白晴不跟着也不担心出乱子。

一早下塘子去看了一下虾的产出情况,除了个头小点,数量上是半点不受影响。

方前进他们需求不多,不过月初的时候,白晴跟其他几个工厂的食堂也签了合同。

这些厂子的食堂,十天送一次虾,一次送一百斤。

今天正好赶上肉联厂那边需要送货,所以昨天晚上特意多下了笼子,今天一并提上来。

赵小冬昨天第一天上班,就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

今天累的险些爬不起来,好在最后还是老实的爬起来,早早赶过来。

白晴这边只管午饭,不过她不是个吝啬的老板,早上的包子没吃完,看到赵小冬过来还问了问他有没有吃早饭。

赵小冬挠了挠头,老实应道:放心嫂子,吃了。

这边不管早饭,不在家里吃,难不成还过来蹭吗?

赵小冬觉得自己没那么大的脸,大哥赵小春也说了,多好的机会啊,要老实的给嫂子干活,别惹事儿!

兄弟俩如今都有工作,有工资,在他们村里可是头一份,多骄傲的事情,赵小冬可得珍惜着。

赵小冬跟白信芳那边很快提了虾往城里赶,白晴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往水箱里放了氧气胶囊。

送走了两个人之后,白晴去简单的拢了一下账,然后就陪着乐乐玩。

赵小冬上岗很快,白信芳带的也用心,所以很快就能跟上节奏。

当然,日常琐碎的活不少,赵小冬也越来越熟悉了。

毕竟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而且他还记得白晴说的,试用期一个月,是个双向选择。

不是说他想留下就可以了,他还要好好表现,让白晴满意。

一个月时间匆匆过去,赵小冬表现良好,白晴告诉他通过了试用期,这让赵小冬激动的,晚上回家多干了一个半馒头,还把他妈吓够呛。

第174章

今年的新年是在阳历的一月下旬。

如今距离新年就剩下一个月时间,白晴这边的鱼长的不算是特别大,大一点的才有四斤多的样子,更多的还是三斤,还有三斤以下的。

因为天冷,湖面上已经结了冰,所以如今饲料已经不好洒了,鱼只能靠水里的蜉蝣生物之类的生长,速度并不快。

原本冬天长的就慢,如今更慢了。

赵小冬正式入职之后,干的更加卖力了。

白晴这边算是腾出时间来,可以给乐乐开始一点早教了。

对此,乐乐自然是拒绝的。

不,不要,要要要。乐乐拒绝的小手,摆的可欢快了。

然后小腿一迈,哒哒哒的就跑了。

对此,白晴也颇为无奈。

父母都是学渣,你争点气啊。白晴轻叹一声,也没强求,偶尔的教点什么。

等到一月的时候,白晴鱼塘里的鱼稍稍长了一点,但是天冷之后,它们的生长速度慢了很多。

白晴连着放了三天笼子,结果碰到最大的鱼也不过刚刚够五斤。

更多的还是三四斤的。

其实鲢鱼这个斤数,还属于小宝宝呢,太小了,吃起来总觉得不爽,而且白晴这个时候卖,也觉得自己亏了。

不过草鱼的话,这个个头倒也可以。

临近过年了,大家对于年货的采购也十分上头。

天冷之后,虾已经没有了,就算是塘子里还有一些,估计也钻到了哪几个角落里过冬去了。

反正,放虾笼的话,也上不来多少,白晴也便不强求了。

虾没有了,鱼倒是可以试一试。

不过在正式捞之前,还是要先去看看市场,探探行情。

走,信芳。白晴想好了,就带着白信芳去逛县城了。

乐乐暂时交给林彩月,小孩子跟她玩的多,两个人熟悉,乐乐也愿意跟着她。

白晴去县城转了一圈,发现卖鱼的有,但是不多,而且都是死鱼,毕竟这个温度,又经过这一路,鱼想活也难。

白晴又问了问价格,像是那种死掉的鱼,还能卖到一块四左右一斤。

个头稍大一点的,能卖一块五六呢。

见此,白晴心里有数了。

白信芳也在一边忙着市场调查报告,这是他的工作范围,不需要白晴说,他就已经自动自觉的写起来了。

白晴觉得白信芳真是一个不错的员工,算是自己捡到宝了。

两个人观察了近一天的时间,傍晚的时候才回去。

白信芳回来就下班去了,不过资料他会回家整理,白晴不强求,说是第二天也行,但是他有强迫症。

今日事,今日毕。

白晴也知道他的性子,劝了两句,对方不听的话,她也不强求。

回来之后,先陪了一会儿乐乐,然后吃了饭,陈香雪也带着林彩月回家去了。

刘玉梅之前让林先行捎信回家,说是她后天能回来。

白晴记着时间,准备到时候去接她。

不止是她回来,还有曹美华跟孩子。

后天的时候,曹美华正式开始放寒假,可以回村带着孩子。

毕竟刘玉梅也念着家里,她在城里也没什么事情。

转过天,白晴就把水箱什么的找出来,仔细的涮洗干净,然后让白信芳带着赵小冬去县城卖鱼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