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刘邦改变了策略,依旧不动有着张良坐阵,韩非子当王的韩国,转而北上,直接对宋、鲁两个小国出手。宋、鲁两国没把刘邦的太当一回事,也不向旁人求救,直接和汉国开了瓢,然而人才的差距可不是信心就能弥补的,所以没过太久,宋国就失了半数的土地,王城在汉国的兵锋下变得岌岌可危。
鲁国被吓到了,连忙向齐国求救。
齐国到是痛快,确实派兵过来帮忙了,但鲁国也就此亡了,借着驻兵的机会,直接把鲁国这个孔子之乡给吞了,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齐国境内的小圣贤庄于齐国产生了矛盾,各种人才被强行叫了回来,使齐国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人才紧缺。
但是齐国也是狠绝,你儒家不理我找别家,转头就把商家之人给找了来,以齐国为门户,开始了以商利国,以农立国的农商道路。
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儒家和齐国彻底失心,加之汉国的怂恿和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那些有心仕途的儒生尽数跑去汉国任职,并在他们的帮助下,进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宋国,使汉国的领土从原来的两三座城一跃成长到了近乎一省之地。
韩国见有便宜可拿,也果断出击,将汉国赶出了古中原,让整个中原南部都归入韩国的版图。
秦国也是知机高手,同样果断出手袭击韩国。
毕竟有着谋圣张良存在,再加上韩非子,因此别看韩国国小力弱,但却也是秦始皇心底的一根钉。
是的,这个时候的秦始皇还活着,至于原因,就和那些依旧活跃的历史人物一样,都是靠修为和灵药撑过来的,所以别看过去了好几百年,但秦国依旧是秦始皇统摄一切,让一切宵小没有冒头的余地。
秦国越发强大,周边诸国却在内部倾轧中变得衰弱不已。
而后宋太祖赵九重出现了,先是在汉朝里蛰伏,了解着灵界的情况,然后才猛得骤然起势,凭借个人魅力及后来渐渐会聚到他身边的熟人旧将抢下一城之地,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
也是这个时候,儒生们的价值观被充分体现!对独尊儒术那一套颇感满意的旧儒们——也就是古儒们到是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对国家尽忠,支持着当时已经因外戚啊、王族啊、勋贵啊弄得有些怨生在道的汉国。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他们的利益都和汉国捆绑在了一起,相当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活得又长,都是老不死的,说汉国乱局有一半是他们的愿意造成的也不为过,所以为了保住家族和个人利益,他们就算不想参战也不行。
而新儒,也就是历史上唐朝之后,思想越来越偏向古板和统一的儒林人士及汉朝当时并不为士林中人所接受的某些旁支、冷门的儒生们则全都跑到了赵九重的阵营。
毕竟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口号喊得太好了,由不得那些儒生们不心动,所以短时间内赵九重的队伍就极速膨胀,各种人才涌现,再加之其他方面的帮助,汉国一时间风烟四起,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更何况,这其中还有见有利可途的齐国参与其中,不时出卖兵器,出借军队来获得利益,让汉国变得越来越危险,民生越发的凋零,甚至更进一步的引发汉国大乱,农民起义开始频频出现,将汉国推入到了随时国灭的深渊。
无法可想之下,刘邦只得再次丢掉脸皮,派人去兵家主事、百家附从的楚国找项羽求助,但是还没当他的人见到项羽,随唐便趁着韩国被秦国牵制之机迅速出兵,给了汉国致命一击,彻底将汉国推到了国灭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