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压力导致的睡眠问题,可进行自我调节,如睡前深呼吸、冥想;睡前移开手机,关闭电脑,按照个人习惯拉上窗帘,营造安静无光的良好睡眠氛围;适量增大运动量;注意饮食,睡前少吃或不吃。
老年人对待睡眠,应该这样做:
科学看待失眠,不要因为睡不着而发愁,晚上如果睡不好,可以在中午适度补充睡眠;每天适度运动,有助提高睡眠质量。
现象三,牙齿状况变差。
米兰国中兰卡郡大学牙医学院院长约翰?科林恩博士表示,一些人在40岁后,牙齿会“变长”,这其实是牙齿给人们发出的警报。
一般来说,人的牙齿在30岁左右开始变色,牙釉质变薄;40岁牙床开始萎缩,牙根逐渐暴露,牙齿长度有时会比年轻时增加约6毫米。
建议:吃刺激性食物时牙齿疼痛,牙齿变脆、出现裂痕,牙龈红肿、伴随出血,牙齿松动等都是衰老表现。
伦敦牙科美容中心专家莫维恩?德鲁安博士建议,彻底刷牙和用牙线清洁牙齿有助防止牙龈萎缩,维护牙齿健康。
要认真清洁口腔卫生,刷牙不能草草了事,最好每年洗牙一次,彻底清洁。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整个消化系统,如果口腔状况差,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的概率也会上升。
现象四,爱吃甜食。
压力大,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能量的渴求也会变多。所以,人会变得爱吃蛋糕、奶茶等甜食,吃甜食所带来的满足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焦虑。很多人还会变得暴饮暴食,进而刺激消化系统,长时间会导致腹泻、肠胃不适、便秘等问题。
建议:想吃甜食时,不妨先想办法分散一下注意力,告诉自己吃太多甜没好处。桌子上常备水果、坚果等健康零食,饥饿的时候充饥。
现象五,对简单工作力不从心。
在长时间的压力状况下,人对信息的把控能力、分析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注意力下降,反应速度也会变慢,工作效率降低。此时,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工作,都会让人力不从心。
建议:面对“困难”的工作,可以计划按步骤来做,给自己列出时间表,合理分配任务,适当降低过分高的要求。
如果出现工作效率低、易犯小错误的状况,可以调整工作顺序,先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如果长期如此,最好考虑给自己休假,让心态和身体彻底调整。
现象六,喜欢自言自语。
长期高负荷的生活状态,会让人笼罩在焦虑、无助和紧张中,导致非常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变得谨言慎行、畏手畏脚。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中追求安全性,男女的表现也有所不同:男性倾向于独处,自己消化压力;女性更希望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变得唠叨,甚至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
建议:当压力袭来,尝试暂时不看手机和电脑,远离外界事物的打扰,给自己喘息的机会。适当调整对自己的要求,拥有一个的平和心态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交几个知心的朋友,当感到郁闷时适当倾诉,找到压力的倾泻出口,帮助心态恢复正常。
现象七,总想上厕所。
人在紧张时总想上厕所是正常反应。但也有一种状况需要引起注意:经常起夜、憋不住尿,可能不仅是压力导致的,是身体走向衰老时发出的信号。
米兰国皇家萨里郡医院泌尿科专家克里斯托弗?伊登表示,从50岁左右开始,人们起夜的次数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膀胱老化从40岁开始加速,一些人在65岁时就很难“控制”膀胱了。
女性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组织变得更薄、无力,膀胱的支撑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憋不住尿。
建议:养成不憋尿的习惯,尤其教师、司机等职业人群要格外注意,不要因为时间紧就忽视了健康。
睡前2小时不要大量喝水。但睡前喝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等突发危险。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保持一定的水分还有利于控制血糖。睡前4小时不要喝太多咖啡、茶等饮料。
现象八,双手发抖。
经常双手颤抖在医学上被称为“特发性震颤”,两成65岁以上老人会出现这种问题。专家表示,大多数人手抖症状都比较轻微,无需太过在意,但如果因此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可进行对症治疗。
建议:双手颤抖,有时候是过于紧张、身体疲劳、惊恐过度等造成的。有时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甲亢、脑卒中等疾病的信号。最好及时就诊,确定病因。
现象九,对光线、噪音变得敏感。
人体长期处于高压力中,神经高度紧张,大脑长期处于警戒状态,对周围事物就会变得很敏感。一旦出现光线、声音变化,大脑的“警报”就会被拉响。
建议:每天抽出半小时彻底放空自己,可以尝试听听轻音乐、冥想。周末可以约朋友去郊外徒步,远离噪音环境,让压力充分释放。
现象十,声音改变。
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声带容易肿胀,导致说话声音变得低沉。
70岁左右的男性,声带软骨开始变薄,声带稳定性变差,发出声音的频率变高,说话的声音可能变得更尖。
建议:生活中避免用嗓过度,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水,以免损伤声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