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革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8章 求和与求战(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四川那边是大宋故地。西夏占据了灵夏之地,那里是不是我大宋故地?”论起知识,贾似道的水平远在李庭芝之上。

“这……”李庭芝被贾似道的话给堵的没办法。赵嘉仁的确收复了许多故地,但是现阶段还有许多北宋故地依旧在蒙古人手中。若是说大宋故地,也没毛病。所以李庭芝直接问道:“贾公是反对和议么?”

“我从来不反对和议。只是现在官家所说的话,也的确不好说不对。”贾似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等李庭芝走后,贾似道就把长孙贾唯信叫来。两人坐定,贾似道就问:“大郎,现在朝廷里面是不是有许多人觉得赵嘉仁威势太大?”

贾唯信一愣,迟疑片刻后说道:“阿祖,我可不这么觉得。”

“不是你。你和那些人不同。”贾似道叹道。

“阿祖所说的那些人是哪些人?”贾唯信很是不解。

“有些人是看不得官家如此强势。当年我搞公田改革,不得不印制大量交钞购买土地。那些人觉得吃亏,对我极为记恨。现在赵嘉仁每年发行的交钞比我那时候多的多。可赵嘉仁的权势反倒更加稳固!这么做岂能不招人记恨!”

“阿祖说的是朝廷掌握了货币发行权的事情吧。这可是天大的创举。原本天下的钱乃是铜钱与丝绸等物,现在已经逐渐只剩下交钞与金银币,朝廷再也不怕钱荒。”贾唯信说的兴高采烈。他已经是农业部纺织局的正处,把丝绸逐出货币行列,贾唯信也有功劳。

“哦!没想到你竟然懂了这些。不简单。”贾似道也有些讶异,忍不住赞赏。

只是这赞赏的语气貌似没有被贾唯信完全理解,贾唯信有些不高兴的答道:“阿祖,我好歹也在纺织局当差,若是连这个都不懂,哪里还能当差。”

贾似道暂时不吭声了。他当丞相的时候,手下的人根本就没几个能有他孙子这般水平。然而二十年前足以当六部尚书的能耐在现在的大宋有点车载斗量的意思,贾似道自己也有点忍不住佩服赵嘉仁的文治之功。

当然,贾似道并不想原谅赵嘉仁。这个奸诈的小鬼当年看着张扬,实际上是个心机深沉,阴谋诡计的家伙。这个家伙夺取了官家的地位之后依旧没有满足,现在这帮看着支持议和的家伙实际上是想反对赵嘉仁继续扩大他的权势。

对于一个朝廷来讲,官家要依靠下面的官员赚钱来维持朝廷营运。以前赵官家手里缺钱,下面的官员还觉得自己和赵官家是平等的。毕竟大宋是士大夫与官家共治天下的体制。现在赵官家开发出了全新的财政体系与货币体系,纸币终于变得和铜钱一样。赵官家再也不用被那帮士大夫所困,他能够靠自己解决所有问题。

想到这里,贾似道考起了他的孙子,“大郎,你可知我执政的时候税收是怎么缴纳的?”

“铜钱一半,交钞一半。若是手里有丝绸来交税也可以,不过那时候丝绸可是谁也不肯拿出来给朝廷的。”贾唯信回答的非常流利,最后还忍不住给自己所在的部门吹嘘两句,“现在谁要是能把丝绸卖给朝廷,他们可就高兴坏了。”

“朝廷为什么一定要铜钱一半,交钞一半。”贾似道继续问。

“因为朝廷知道百姓不相信交钞的信用。”

“现在为什么交钞比铜钱管用?”

“因为很多地方,朝廷不认铜钱。而朝廷所在的所有地方,都认交钞。”

贾似道心中高兴。自己的孙子的确聪明能干,说出了问题的关键。铜钱现在在民间的互相交易中也许占点优势,只要这样的交易与朝廷有关,交钞就不落下风。这些年朝廷的手又伸到了各个领域。

孙子争气,贾似道就直接给了答案,“最近有人想借着议和的说法,对赵嘉仁表示不满。你千万不要掺乎在其中。”

贾唯信听了之后微微一笑,“阿祖,我有今天都是因为跟着官家,跟着这个风云动荡的时代。我才不要这个时代落幕。”

听了这话,贾似道心里面很感慨。这兔崽子说话就不能顾及一下爷爷的心情么?

秦玉贞的哥哥现在是杭州的一名官员,大家虽然也称他为秦国舅,这个国舅的称号也的确不虚。但是这位国舅此时也不过是水务局正处级干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已。

不过秦家本身乃是进士家族,秦玉贞一户的兴衰只是家族的一部分。论起家族的实力,这个当然不一般。此时秦国舅家集结了秦家的实力人物,正座上自然是当今官家发妻以及唯一妻子的皇后。

在中国,皇后以及太后能够合理合法的保持自己的姓氏。就如赵嘉仁的老娘陈太后,正式称呼是赵夫人,称她为陈氏,就有些不够尊敬。但是陈太后就绝无一丝不敬在里面。就如秦皇后这个称呼一样。

“请诸位来的意思想必大家在信中都已经看到。我觉得咱们秦家总是要有些真正的买卖,在辽东朝鲜等地种人参,养珍珠,看着虽然辛苦。实际上是很赚钱。有了产业,我们秦家才能屹立不倒。”秦玉贞对秦家的这帮实力人物说道。

自从用了刘猛家提供的珍珠粉,秦玉贞自己觉得容貌貌似有些恢复了年轻的状态。那些上等珍珠不管是送人,用在自己衣服上,或者做成饰品,都非常好。秦玉贞对此极为满意。所以秦皇后觉得这么多年来都没给秦家做点贡献的自己,不如就让秦家在这个方面捷足先登。

“朝鲜和辽东?”秦家人受过教育的都知道这些地方到底在哪里,脸色都不是那么好看。

“若是让你们去僧伽罗,你们觉得可好?”秦玉贞问道。

只是听到僧伽罗三个字,不少秦家人都面上有了光彩。那是一个传说中的富裕之地,只要能到那里,就一定会赚大钱。

“二十年前,官家已经着手前往南海。那时候僧伽罗不过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说过的地方。官家觉得那些地方能够赚钱,就不畏艰险。现在我告诉你们,官家觉得在辽东与朝鲜等地,种人参与养珍珠,不亚于僧伽罗。这是官家亲自对我所讲。你们觉得官家的话可信么?”

秦玉贞说完,就盯着这帮秦家的人物。听了这样的比喻,秦家的那些有力人士也觉得不太好驳了秦皇后的面子。但是他们大概是不太相信的。有一位情商不够,却觉得自己智商高超的忍不住说道:“若是高丽与辽东真的那么好,为何官家二十年前不去开拓这两地,而是去僧伽罗呢?”

秦玉贞的脸色登时就变得极为难看,她已经四十多岁了。头二十年在家当闺女的时候,她容貌端庄美貌,那是人人赞美。嫁给赵嘉仁这样的豪杰,虽然有些跟着丈夫在任地往来奔波的辛苦,却备受丈夫疼爱。现在她已经是大宋的皇后,没想到下面的这帮族人居然还敢这么说话。

难道是因为他们觉得赵官家并没有如同历代大宋官家那样扶植外戚,所以心生不满么?

“圣人。官家这么不断征战,我们去了辽东与朝鲜也会觉得不安心。现在许多人都觉得官家若是能够与蒙古议和,修生养息,才是最大幸事。”一位秦家的长者开口说道。

秦玉贞觉得能理解进士家族的这种话。不是秦家的话,而是进士家族的话。因为秦玉贞在家当闺女的时候也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当年她之所以嫁给赵嘉仁这样上过战场带兵打仗的家伙,也是因为赵嘉仁乃是进士。那种赳赳武夫在二十几年前是被视为‘贼配军’的存在。

跟了赵嘉仁二十多年,秦玉贞当然有所变化。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秦玉贞的逻辑学水平提升许多。所以秦玉贞很想问这些秦家的人,若是没有赵嘉仁东征西讨,不断夺取土地,哪里有去辽东养珍珠,去朝鲜种人参的机会。这帮进士家族所说的一切都是在瞎咧咧。

就在此时,有个年轻的声音说道:“姑姑,我愿意去养珍珠。”

秦玉贞一看,是自己的亲侄子秦明轩。这孩子在众人的注视下有些怯生生的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