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他今天会来。”
“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只是这身打扮……有些不伦不类的,看着很古怪,不像读书人。”
“读书人难道有模子印出来的,不能有别的样子?你这话要叫王翰林听见了,定要驳斥你。”
“说不定打你一顿。”
“王翰林很袒护这个门生。”
“对,看华少爷的下场就知道了。”
“华少爷还不能下床呢。”
……
虽然没有特别难听的话,对梁心铭的轻视很明显。
梁心铭不用猜,也知道他们对自己没好印象。
寒暄后,大家按官职、名望排列,各自落座,像梁心铭这样的后辈是没有座的,站在王亨身后。
在座的有礼部尚书崔渊大人、翰林大学士李扬李大人等,不是朝廷官员,就是当世大儒,再不然就是有才学的世家子弟、公子王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王亨扫了现场一圈,心下转开了念头。
等诗会开始后,他便提议,让梁心铭和那些小辈为大家眷写诗作,“正好可以让他们长些见识,学习学习。”
众人都道这主意好。
有这么多前辈在场,除非是惊才艳艳,否则谁有耐心看你一个后辈小子献丑?去给大家誊写诗作,最好不过了。
梁心铭对这提议也很满意。
这个场合,还是别出风头的好。
王亨这样安排,也是大有深意的:誊写诗作,可以检阅书法。一个人字的好坏,就像他的门脸,也是招牌。先不管学问如何,若是一手字还过得去,人家也不会太看低你;若是书法绝妙,就让人敬佩了。
王亨的用心得逞了。
众人诗作好坏且不说,大家评比鉴赏完毕,翰林大学士李扬大人夸赞道:“梁解元这字很有刚骨。不错!”
只是不错两个字,也让其他小辈嫉妒不已。
在这些带来的后辈中,只有她得了夸奖。
国子监一位博士眼珠一转,道:“咱们做完了,让他们小辈也来作一首如何?我们大家正好可以评论。”
洪飞忙笑道:“好啊!”
他对梁心铭很有信心。
王亨却道:“我有个新鲜主意,正可以考考他们。”
众人都问:“什么主意?”
大家都知道他要替梁心铭长脸,十分警惕,为防止他出的主意偏向梁心铭,时刻准备反驳挑剔。
王亨笑道:“这个雪天,我们又是专程来赏梅的,不论是赏梅的诗,还是吟雪的诗,刚才都作了不少了。他们肚子里肯定也有了腹稿,只等写出来。这未免没意思。会试在即,不如让他们做一篇文章,请在场前辈评比如何?”
礼部尚书崔渊大人呵呵笑道:“
分卷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