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1章 刘裕北上(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然慕容隆没有慕容垂那样的大局观,也无法理解其父苦心积虑地好意,在他眼中只有彭城和淮北大片土地和人口。

之前后燕连战连捷,后燕上下除了寥寥数人外,基本上都对东晋守军充满轻视之心。

甚至慕容隆也不例外,他认为用不着等慕容农与慕容德汇合,只靠他自己就能拿下彭城。

恰恰此时,南边又发生了刘牢之被免官一事。

当时在刘牢之离开彭城后,彭城内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面对眼前千载难逢给予徐州晋军致命一击的绝佳时机,慕容隆当机立断,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不待左右两路大军到来,即率本部人马近三万人朝彭城扑来!

在生死存亡之际,彭城主簿刘钟挺身而出,稳定了城内局势,又鼓舞了守军士气。

城内守军毕竟出身横行一时的北府兵,几乎都是百战余兵,虽然近来战斗力下降,但也比一般士卒强悍。

因此,在刘钟组织下,渐渐稳定了彭城局势。

……

与此同时,刚刚抵达淮阴,并与刘牢之达成了合作协议的刘裕,面对后燕攻势,也迅速做出反应。

他亲率步骑水共一万大军向北挺进,与彭城内刘钟互为表里,准备一起夹攻慕容隆。

而慕容隆面对晋军大举来攻,不但没有稳固防守,反而再次轻敌冒进。

可以说,此时,由于慕容隆盲目行动,已经使其麾下三万大军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此时,左路军慕容德部刚刚离开青州,距离彭城尚有数百里之远。

而右路军慕容农部由于受到豫州晋军拼死抵抗,进展缓慢。

从全局上看,慕容隆前出彭城,让原本对互为呼应的数路大军,失去原有作用,造成左右脱节,形成孤军深入之势。

与此同时,与慕容隆印象中纸糊一样战力的晋军不同,正快速北上的联军实乃晋军中少有之精锐

不说刘牢之派给儿子刘敬宣的兵马,自然不可能是乌合之众,实乃北府兵中精锐。

而刘裕麾下更是他历经一年时间精心训练而成,不但继承了原北府兵优良传统,还在索承明协助下,吸收了部分河西军优点。

这样一支集两家之长的军队,战斗力绝不容小觑。

更别说刘裕还是当世首屈一指之兵法大家、猛将,别说是对付慕容隆,就是慕容垂亲来也有一战之力。

不幸的是,此时晋军统帅是初出茅庐的刘裕,其他北府将领对他不感冒,不可能听从刘裕指派,与之协同作战。

假若是谢玄重生,以他的威望定能让豫徐两地所有北府兵俯首听命,届时不光是慕容隆这一路难逃覆亡命运,恐怕另两路燕军也将凶多吉少。

可惜,十年光阴流逝,不光让北府众将身体日渐衰落,也消磨了众将勇气与斗志。

面对气势如虹的后燕大军,各地守将几乎都心露怯意,早已失去了冷静,无法对战场形势做出准备判断,更不会听从毛头小辈刘裕调遣。

他们没有抓住有力战机,只是一味地跟着燕军节奏走,采取呆板死守战术,虽然迟滞了燕军行动,却也失去了重创敌军的机会。

然即使如此,刘裕仍然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敏锐地捕捉了战机。

与此同时,慕容隆似乎也察觉到大军处境不妙,遂召集部下商议对策。

有人建议说:“如今彭城城墙坚固,城河很深,短时间无法攻破,强攻则会造成重大伤亡,固守在这里则浪费时日,不如离开此地,先南下进攻晋军援军。”

“眼下我军已成为一支孤军,形势非常不利。”

“假若晋军援军抵达,可就危险啦。”

“如果南下先消灭了刘裕部,一旦没了援军,彭城刘钟将有可能不战而降。”

于是,慕容隆采纳了部下意见,改变了原有计划,主动放弃进攻彭城,又沿着泗水大举南下,终将在途中与刘裕所部迎头撞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