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镇尸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章 刘老四与工程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就昨天。”那工人说着,快步向前,“就在那边,看见那个小水洼了没有?就在那附近,我们在边儿上挖泥巴,它在里头叫!诶我天。”对方说着,比比划划地给江小望讲了起来。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并不复杂。

那工人说,他姓刘,叫刘铁,在家里排行老四,所以大家都叫他刘老四,刘老四是当地人,跟人合伙儿开了一个小的承包队,平日里就靠着推土平场给人挖鱼塘这类的营生过日子,这不,一听说上头要做土地规划,刘老四就带了不少东西去了镇长家里,镇长合计着,这刘老四是本地人,平时也算老实勤快,就寻思着,将附近的几片鱼塘包给他,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刘老四接到这活儿,也算上心,从去年年底开始,自己带着人四处忙活,都很顺利,唯独剩下这片昔日里也算有名的大水泡,让他有些头疼。这片水域,在当地是很有名的,虽然水域不算大,却历史悠久,据说,在元代的时候,这地方是一片大湖,后来,逐年干旱,河流改道,再加上地质变迁一类的因素在里头,这水域就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浅。

附近的村民在河滩上安家落户,种了大豆玉米,修了河堤,渐渐地,就把这片水域变成了一片肥地,中间这块还有水的地方,却成了累赘。其实,类似的地方,在本地还有很多,只是,那些地方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么难办,遇上干一点的年头,别的水泡都见了底,这里却始终都有水,或大或小,却从来没干过。

地质专家说,这地方地势低洼,能存住水,可刘老四看了一下,也不觉得有啥,毕竟就几十亩的一片地方,只要给钱,有啥不能填的?大不了多花些时日就是了。可机器来了以后,带头儿的工人就来找自己,说头儿啊,难办了,这水泡太稀,太软,底下都是泥巴,车开不进去。

刘老四一听,就带人去看,到地方一看,我了个去,一大片浅水,明晃晃的,野鸭子什么有不少,甚至还有一种名为长脖老等的东西,溜溜达达地在水面走。刘老四掐腰看了一会儿,正看见一个老头儿背着麻袋往回走,刘老四就把老头儿喊住了,说大爷,干哈呢这是?那大爷把麻袋一撂,说干啥?整鱼呢!

此话一出,刘老四也来了兴致,他说你从哪儿弄的?多么?老头儿说,还成,小鲫鱼,能有四五斤,就上面那小河里头弄的。

听到这里,刘老爷觉得奇怪,他说,大爷,我看这么大一片水,还有那大鱼甩尾巴,你咋不在这里头弄呢,跑小河干啥去啊?那大爷说,嗨,小伙子,你不是咱本地的吧!这地方谁敢下啊,那淤泥有多深,谁都不知道,就这水边,你别看这水就半米多深,你一脚下去,就没了大半,再往里头一点,人就没影了!就这,谁敢下去?不要命了呢。

说完,老头儿就走了,就剩几个工人在那儿傻愣愣的。一个工人看刘老四,说四哥,就这情况,咱还弄不弄了?

刘老四掐着腰,就直咧嘴,说不弄也不行啊,都到了这份儿上了。这样,咱们试着弄两天,别往里头弄,就在边儿上开始,结果,这一个星期过去了,工程缓慢进行,虽然说,忙点累点,却也没出什么岔子,刘老四合计着,这泥塘倒是好说,关键这里头的水怎么办,要不,再借几台机器,看看能不能把这池子里的水给抽干净了,如果能行,这工程量,就少了一多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