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文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7章 对汇丰的恶意收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美国《财富》杂志,曾经评价香港的统治力量,认为统治香港的权利,分别是马会、怡和、汇丰和香港总督。

这些老牌的势力,基本上涵盖了英国的政治、资本,在香港的影响力。

香港从一开始,一直到回归之前,一直是英国在远东榨取财富和转移财务的中转站和殖民地。所谓的殖民繁荣,绝大部分都是财富从香港流转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一丁点残渣。

基本上,香港本地创造的财富极少,主要是通过财富、物资从中流转,而赚取一些过路费或者手续费。

真正的财富被转移之后,留给香港的主要就是那些昂贵的地产。昂贵的地产,并不是真正的财富。本质上,撑起香港地产的,主要是香港市民的收入,华人资本的不断流入,国际资本想要赚取中国利益,到香港中转。中国资本要进入国际市场,又觉得国际市场风险太大,选择先在香港投入。各种的利益输入到香港,才带来了畸形繁荣。

举个栗子,香港由于是殖民经济,所以,绝大部分土地的产权,一开始都是老牌的英国资本占据。在英国资产退出过程中,仅仅需要不断的甩卖几乎是无本的不动产,就可以转移远超过香港gdp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财富。

某种意义上,香港回归前后,一系列经济乱像,主要是资本资本撤出,把大部门的利益拿走了,只剩下空壳,这种高效率的掠夺不亚于是一场洗劫。但在普通人眼里,又难以察觉。

包括汇丰在内的香港殖民时代的权利,在回归之前,肯定是心存恐慌的。因此,有些资产,能够在97之前借助这种心理优势,是可以做到收购优质资产的。

毕竟,怡和一直在撤资,持续的抛售。其他的香港英资甚至华资财团,在回归之前,做了一系列抛售资产,转移还海外的动作。

汇丰虽然比怡和之类的动作小,但是,这些年也一直在投资英国本土、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等全世界各地的金融资产。这些资产的回报率,其实远远不如汇丰在香港的业务。但,这些主要是为了转移资产,分散资产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追求回报率。

现在的汇丰,如果价格合适的话,肯定是会在97年之前,卖掉一些香港的资产,以此来置换成海外的资产!

……

89年12月初,林棋突然高调的投资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蓝筹股汇丰银行。虽然,香港股市市值第一的股票,经常在变。但是,汇丰市值则是比较稳定在增长,所以,绝大部分时间,汇丰都是香港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目前,汇丰的市值,已经超过1000亿港元,在很多人眼里,这么大的市值,已经缺乏增长空间。

事实上,在林棋眼里,汇丰未来的回报率也不算最突出。虽然,未来20年汇丰加上分红,还有20倍的回报率。但是……这个回报率已经不具备多少吸引力了。因为,林棋可以找到一堆的资产,回报率稳胜过汇丰。

即使是香港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公司,未来几十年也是能稳定跑赢汇丰银行的。

这里,主要是因为,汇丰在回归之前,恐慌性的全球分散投资,后来并没有获得较好的回报。不少的地区,汇丰甚至灰溜溜的失败退出。

本质上,汇丰成长最快的时期,主要是二战时候,香港经济腾飞。汇丰先后向华人资本家贷款,赶上了香港制造业崛起、地产行业崛起两拨红利。这两拨红利,基本上等于是汇丰抓住了香港所有的华人优质资本家,给这些人贷款,并且,把一些不良资产卖给华人资本,华人资本的治理水平超过英资,不少不良资产到华人手中,就扭亏为盈变成优质资产,让汇丰从中获得回报。

地产行业的繁荣之后,按揭贷款更是让百万香港市民,前手领工资,后手交按揭贷款给汇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