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写手到巨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了解过后,侯牧云倒也是有所了解,整个剧组分成了三个拍摄组同时进行,A组拍主要戏份,B组拍摄次要戏份,C组则是补拍,三驾“马车”再加上场地都是自己的,不用任何预约,进度自然是快。

而在完成了这里的拍摄后,万象影视城其他场地拍摄的进度肯定是会慢一些,而剩下三分之一的外出取景拍摄,可能要花的时间会是这里加起来还要多。

总的算下来,如果一切顺利,2个月内肯定能够完成拍摄。完成拍摄之后,后期制作的话,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不过,侯牧云了解,在完成第一部分拍摄后,后期制作将会同步进行,特别是特效,现在就已经在准备了,会在拍摄完成之前就开始对部分已拍摄部分进行剪辑后制作特效。

拍摄进度快,遗留的与侯牧云这个编剧有关的问题自然也不少。

这是侯牧云第一次真正进入剧组,场面比侯牧云想象的还要大,虽然不怎么懂,但能看得出来整个剧组运转的井井有条。

李学正在导戏,侯牧云安安静静的在边上呆着,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新奇。李学空下来后,抓紧时间和侯牧云商议了之前遗留的问题。有些问题,侯牧云听李学的,有些则是在问清楚原因后十分坚持。

李学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导演,而且相当直接,单刀直入切中问题要害。同样,侯牧云也是一个高效率的人,思维很快很果断。虽然还是有意见相左的,但两人都不争执先丢在一旁,过后捡起来两人快速进行决断。

对于侯牧云这个编剧权力如此之大,这是李学从事这行以来第一次遇到,但他并不反感,他很清楚剧组之前选角等等各方面如此自由的原因,有所得必有所失,很简单也很想得通的道理。

当然,他对侯牧云的做事、决断风格非常欣赏,而有侯牧云这个编剧在,投资方、制片方根本不用费心去周旋,感觉非常舒坦痛快,合作自然就更愉快了。

第190章两千万投资

在剧组连续待了几天,侯牧云涨了不少见识,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已经达到了10的悟性,再加上其余多种高数值的属性,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想,使侯牧云对整个剧组的运转有了大概的了解,特别是对导演的工作,虽然未曾上手,但已有了整体认识。

原本,侯牧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抽出与导演相关的卡牌,但现在想想,如果真有需要的话,自己去学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教科书的知识以及各种资料,侯牧云可以在最短时间的时间内看完。至于实践,侯牧云觉得多混混剧组多看多听。而想法方面嘛,有灵感在,侯牧云更不需要担心。

不过,目前就算是有想法,时间也不一定够,想着还是先累积累积,以后说不定有机会试试自己掌镜。

2月16日,《周刊少年J》又发行了最新一期,这一期的《九天》依旧是两话连更。

发行后不久,霓虹网上自然出现了不少关于《九天》的讨论,说要让《九天》三期游后滚蛋的言论依旧不少,甚至比起上一次还要更多了。不知道是首次人气调查结果助长部分人的信心,加大了“游说”的力度,还是其他另外的原因。

不过,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为《九天》鸣不平大骂脑力界以及那些恶意黑《九天》之人无耻的言论,也更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