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历四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十九章 过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汤溪县城的守将乃是倪良许的亲信,若是稍微延伸一下的话,这里面同样有怀疑罗城岩白头军出身的众将忠诚的意味,周钦贵等人自然是怒不可遏。眼见于此,曹从龙连忙下场为杨灿解释,说了半天总算是把周钦贵等人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

按照曹从龙原本的改编计划,抚标营分为中、左、右、前、后五营,其中中营由总兵官周钦贵直领,参将倪良许协助,其他四营的副将则分别是何德成、杨灿以及东阳县守将刘成和另一支较大规模守军的主将,负责驻守安华镇一带的游击将军林忠孝。至于北线明军的主将团团练总兵尹钺他则大方的给了一个提督浙西军务的名义,甚至比陈文在军中的级别还要高上一些。

如此这般的掺沙子和加官进爵,虽说不甚完美,但是既可以在大小相制的祖制下确保抚标营不至于被罗城岩白头军以及原金华镇驻军的任何一方做大,还可以防止他们倒向陈文,已经是在以文驭武的前提下各势力间最为稳妥的办法了。

但是随着意外的频繁出现,尹钺和林忠孝竭力抵制曹从龙的拉拢,使得义乌、浦江两县的文官和驻军尽皆选择了反抗,而曹从龙计划中的用兵方向便在玉山镇,刘成也干脆以着保卫粮道安全为由拒绝了前往府城的邀请。若是再算上永康县的乱局,原本的一个提督外加抚标五营的大军现在在府城的就仅仅只有这不满编的中、左、右三个营了,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千余人罢了。其中罗城岩众将的麾下有两个营的编制,而杨灿的那个营更是多由原驻军组成,周钦贵等人说话的力度自然要更重一些。

好容易安抚住了麾下势力最大的一伙儿军头,曹从龙却发现这都折腾半天了,他竟然还是没有得到一个胜算比较高的答案。于是乎,他只得示意坐在位置上半天没有言语的吕文龙,想要听听这个已经彻底和他绑在一起的亲信有什么想法。

看到了曹从龙的示意,思量了半天的吕文龙咬了咬牙,随即便起身说道:“抚军,各位大帅,依下官之见,不如还是赶在陈文那逆贼围城之前挥师进攻台州吧。”

此言一出,周钦贵不由得面带得色,而杨灿则直指吕文龙痛斥其为未战先逃的懦夫,丝毫不给这个文官和他的同僚们留任何面子。

说到怯战,在吕文龙的内心中并非没有,毕竟他是大兰山明军的老人,亲眼看着陈文是如何在这两年浙江明军极端不利的局势中崛起的。

这短短两年的时间,倒在这个武将面前的虽说还没有什么非常知名的战将,那支由大兰山明军第六个战兵营——南塘营扩编起来的大军也未曾击败过“所向无敌”的八旗军,但是若论练兵和用兵这两件事,他却从未见过有能够和陈文比拟的明军武将存在,无论是鲁监国初立时的那些大帅,还是大兰山明军的众将。如果说谁更加有机会和资格与满清的亲率的平叛军也已经赶到了预定的登船点——白沙溪与东阳江交汇的河口。

虽然主力部队没有进行什么激烈的战斗,但是连续两天的急行军,吃饭拉屎皆要在行进中解决,对于常年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从来都在保存战斗力的前提下缓缓而行的金华明军而言确实是一次突破自我的全新尝试。

所幸,长久以来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将士们的体魄和胆量,更加强化了他们的意志。尤其是那些家眷被关押起来的军官们,更是恨不得飞回金华府城将那些只会在背后捅刀子的卑鄙小人杀个干净,自然就更没心思去考虑其他了。

用于渡过东阳江的船只已经停靠在白沙溪的岸边,此番金华镇水营由于清军在衢州的存在只能出动一支分遣队来配合陈文,不过水营自组建以来仅仅经历过两次“战斗”,去年在佛堂镇包围仓储,以及这一次的抢劫渡船,这个海盗世家出身的前亲兵表现得都还不错,倒是让陈文感到了些许安慰。只是日后面对诸如钱塘水师这样的浙江清军水师精锐时能有几分成算,却还犹未可知。

勉励了杨开及其麾下的那支水营分遣队的船长和水手们几句,来自于镇直属营的平叛军也开始在陈国宝的安排下分批登船渡江。

踏上了杨开的坐舰,陈文遥望着依旧笼罩于黑暗之中的金华府城的方向,嘴角撇过了一丝冰冷的笑意。

“曹从龙,你死定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