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历四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十四章 岁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后世,zj的铁矿资源经过探查有超过百处,其中的二十二处已探明储量,累计达九千上搜过,发现同时代的英国因铜产量低所以被迫大量铸造铁炮,其价格却比欧洲其他国家的铁炮要昂贵很多。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铁炮生产中英国人严禁使用煤,而是大量的使用木炭,甚至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本土的森林覆盖率因砍伐过渡而极其低下。

这样的代价,换来的是英国火炮质量和炮兵在当时称雄于欧洲,便是明廷所仿造的红夷炮其实也是荷兰人打捞上来的英国舰炮。而另一个炮兵强国——法国则是要拿破仑时代之后,甚至是“七五小姐”诞生后,距离今天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严格使用木炭炼铁,这种状况在英国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开始使用焦煤炼铁,但也仅仅是稍微缓解。真正意义上彻底用煤炭取代木炭而依旧能够保证铁炮性能,却还是十九世纪后半段,脱硫脱磷的方法出现后才得以达成的。

正因为对此有所了解,所以自军工制造的管辖权从文官转到了他的手中,zj明军的武器就开始彻底改用木炭制造,成本增加的同时,但武器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兵器在战斗中损坏、火炮炸膛之类的现象才会大大的低于还在使用煤炭炼铁的清军。

明朝时的钢铁冶炼水平一度领先全球,奈何满清两百余年几无寸进才会被飞速发展的欧洲列强所赶超。其中如《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炒铁炉之类,现在已经开始在zj明军的军工司工坊中使用,甚至陈文一度琢磨过派人到jx将那位明末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宋应星请来,只是山高路远,再加上清军的封锁所以才未能成行。

铁矿的事情陈文派人去进行了,不过这一次专门过来,除了郑家订单的事情外,陈文还打算看看上一次下令研发的武器已经到了什么样的进度。

“那个,国公,下官前些天督促过,基本的原理已经搞明白了,就是想要达成您所说的效果,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

听过了徐毅的问题,陈文也不是很清楚这到底是如何解决的,只得让军工司的研发人员继续试验,暂且不做他想。

“嗯,鲁密铳,还是要继续生产,同时我需要你们军工司开始将斑鸠脚铳的研发任务提上日程。”

斑鸠脚铳是明时内径最大的火铳,其发射弹丸质量可以高达六十八克,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重型火绳枪了。斑鸠脚铳的铳身甚重,以至于需要支架才能进行有效发射,其射程和有效杀伤也不是陈文现在装备的鲁密铳所能够比拟的,更别说是鸟铳了。

这一次,他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个,其实也是托了郑成功的福。历史上在松锦大战后,明廷曾有意抽调郑芝龙的水师北上协防觉华岛,郑芝龙畏惧清军如虎,兼不舍得fj的海贸利润,便曾以只有gd才能制造斑鸠脚铳这种利器为借口,最后花银子打通了关系,也只是运了一批武器去登州而已。

斑鸠脚铳在《武备志》中有记载,奈何茅元仪的那本著作本就很是有些杂而不专,此番若非是郑芝龙的儿子想要购进鲁密铳,陈文只怕一时间也想不起来以前曾在小说中看过的斑鸠脚铳。

“这个应该不太困难,研发成功后把报告递上来,我会研究量产的比例和数量的。倒是那件东西,须得抓紧时间。”

军工司的工作徐毅很是喜欢,尤其是看着一件件兵器、甲胄被打造出来装备军队,那份喜悦是其他部门所难以体会到的。只是这研发任务,不似正常生产那般,有书籍记述还好,像陈文提到的这东西,倒是有类似的,但其中的技术难题也不少。再加上他在此之前也从不是个对这些东西有研究兴趣的士人,以至于听到陈文旧事重提,徐毅果然又是一副苦瓜脸。

现如今,zj明军有南塘、近卫、神塘、义乌、东阳、浦江、丽水、淳安和玉山以及定名为铁骑的骑兵营和尚未命名的骡子军,光是战兵就已经将近两万了,而这还没算上驻扎各府县的地方驻军。

如此规模,可是在重兵围困的此间,其实兵力上也不过是暂且保证突遭清军袭击,地方上不至出现过大的损失而已。

军功授田制的优势就在于军队的战斗**高涨,而且不像是其他明军或是清军那般以劫掠百姓为方法的,想要获取军功就要努力作战。可如果自家的核心占领区遭到敌军的大肆破坏,那么即便是老兵多少也会受到些影响,更何况是如今在zj明军中比例所占不小的新兵了。

想要打出去就得继续扩编,所幸这一次的大宗贸易即便尚未结束,却也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所以陈文决定提前开始扩军,哪怕新编的部队的武器、装具的生产计划现在还都已经被暂且搁置。

这几个月,新兵训练营提供了几千新兵用以补充严州、台州和温州的驻军。这样一来,台州和温州的反正绿营便可以进入到新兵训练营之中接受训练。另外,陈文还打算再编练两个营,以及将骡子军的那两个局扩大编制为一个骑乘步兵营。

这样一来,到了明年三、四月,陈文麾下便可以拥有十三个战兵营配上一个骑乘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总计达三万大军!

有了如此规模的兵力,无论是北上收复宁绍,还是西进与洪承畴决战,将大部兵力集中在一线的话,也都足以战而胜之。即便,在jx和zj杭州,满清都很容易集中起大幅度超过这个数字的兵力也无所谓。

这并非是轻敌,只是自从得知了满清朝廷阻止zj绿营编练鸳鸯阵的事实后,联想到有清一朝的作为,陈文很清楚的意识到,他的这个敌手虽然狡诈已极,且善于利用汉人的力量来镇压汉人,但是其根本脱不开以小族临大国的事实。很多时候,压制绿营的战斗力的重要性,一点儿也不比镇压抗清运动要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