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历四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风(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济尔哈朗所指并非别人,说的就是刘成。

去岁抵达南京,刘成便被马国柱安排住在了此地。按理说,江浙明军少有的叛将,满清朝廷自当要重视一二。但是他叛降时的官职太低,一个小小的训练官而已,即便是当初的官职,也仅仅是个游击将军,能够接触到的内幕情报实在是少之又少,随着胡全才等人在广信府兵败的责任得到减缓,他也就渐渐的被人所遗忘。

到了这一次郑成功千里奔袭南京,刘成倒是被马国柱想了起来,但却是让人将他看得更紧了。毕竟这是个叛将,既然能够背叛陈文降清,谁知道他会不会在此危局选择背叛满清降了郑成功呢。

“小人刘成,拜见王爷。”

刘成拜倒在地,济尔哈朗却并没有让他起来,反倒是对他冷笑道:“你的旧主,这两年很是风光啊。”

此言一出,刘成登时便是一身的冷汗直流,咽了口唾沫他便向济尔哈朗说道:“小人如今只知一心一意效忠大清,早已与浙匪没有丝毫关系,还望王爷明察。”

刘成言之凿凿,磕头更是触地有声,济尔哈朗原本也没有怀疑他的意思,只是吓唬吓唬才好挤出更多有用的东西确是如今的第一要务。

“忠诚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

“小人明白,小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威使到了,济尔哈朗便让刘成站起来回话:“那你就说说,你知道的浙匪的内情,勿有任何遗漏!”

“以小人之见,浙匪所持者,无非是其步兵方阵!”

………………

济尔哈朗赶到南京,谁也没见,先是与马国柱密谈了片刻,便招来了那个降将刘成。至于南京一战的功臣们——昂邦章京喀喀木、江南汉兵提督管效忠、固山额真刘良佐以及苏松提督张天禄等人,则尽数在门房里大眼瞪小眼。

这四大位,官职都不低,而且可以说是对于南京城防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过在济尔哈朗的八旗军抵达后,他们的作用登时也就缩水了。无他,兵力尔。

江南江宁左翼四旗剩下一两百人,其中还算上了弓匠之流;江南的汉军旗在镇江一战几乎全军覆没,管效忠这个提督能直接命令的军队大概还不如个游击将军多;刘良佐的汉军的性格,落到江浙明军手里也是死路一条,看来应该是个可以信得过的绿营武将。

“本王记得,你还有个弟弟如今在陕西做总兵官?”

“正是。”

“嗯。”济尔哈朗点了点头,继而抛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兄弟二人皆是忠臣良将,不错,不错,本王愿意为你上疏皇上,许一宗室与汝子为妻。”

这颗深水炸弹却是一下子就将张天禄给砸蒙圈了,他和他的弟弟陕西汉羌总兵张天福都是豫亲王多铎南下时抬进汉军镶黄旗的汉军旗人,是八旗的自己人,满清皇帝的奴才,与那些见了皇帝还要口称“臣”的汉人已经有了内外之别。

但是汉军旗说到底还是满洲、蒙古以下的第三等八旗,虽然汉军旗人不少,在清初的政治力量也不小,但是地位上比之另外两者却是相差良多。如今济尔哈朗却提出了要许一个宗室给他的儿子为妻,能够与宗室结亲,哪怕只是个红带子家的庶女也能够极大的提升他们这一家在八旗中地位。

换做是原本的历史,这样的好事可是根本不会落到他这等人身上的。但是此时此刻,满清的形势已经大不如前,这颗糖果虽然很甜,可若是连满清都完了,这些反倒是极大的罪状。

济尔哈朗如此,说是酬功,或者说是拉拢他这个良将,还不如说是将他们兄弟进一步捆上满清的战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张天禄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置信,但是济尔哈朗却还是看出了这个武将并没有彻底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砸蒙过去,反倒是在缜密的推算着其中的利弊。

眉头一皱,济尔哈朗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张天禄知道济尔哈朗已经不耐烦了,连忙拜倒在地,将这桩婚事应允下来,满脸的感激涕零。

这个选择题,对他来说没有一、二,有的只是“一”和“一”。他和他弟弟张天福都是汉军旗人,而且还是汉军镶黄旗的旗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今最有可能对满清对江南统治造成威胁的只有陈文,而陈文则是眼里从不揉沙子的角色,像他们这样的身份,只有死路一条,既然如此,还不如拼死一搏,总还有个机会。

聊了一会儿,济尔哈朗便让张天禄离开,临了还向他提及,世职的事情朝廷已经议下来了,宣诏使者正在路上,将张天禄的心彻底安下来,才让他带着亲兵返回苏州继续坐镇。

张天禄意气风发的离开了行辕,他在济尔哈朗的计划中是坐镇苏州的中坚,抵挡住明军自松江府发起的攻势以及济尔哈朗的大军南下时配合出兵松江府以牵制明军的侧翼主帅。

只不过,张天禄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却让济尔哈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耻辱,但却是不能不去承受的耻辱。

昨天与马国柱和刘成的交谈后,让济尔哈朗意识到了江浙明军如今卷起的风潮已经让满清在江南的胜算变得少之又少。可若是放弃江南,北方经过了天灾、流寇、官兵、贪官污吏的多重破坏,早已残破不堪,没了此间的财货,满清在关内根本撑不了多久。但真的没了汉人,他们就算逃回辽东的老林子里只怕也没有任何活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