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不假思索地上前走去,老和尚坐在一个蒲团上手中磨砂着拇指头大小的一串佛珠,向着杨晨和蔼的微笑。
“小施主,打哪来呀!”老和尚,满面慈祥的问道,眼神似乎杨晨夜夜看向你杨晨的眼光一样。杨晨暗自的警惕,慢慢放松下来。
“我从天外来!”杨晨突兀答道。
“那到哪里去呢?”老和尚,眼神中绽放出一掠精光,随即问道。
“自然是天外去!”杨晨笑着答道,其实杨晨多年的读书特别是《红楼梦》这类的古典文学小说。自然而然的知道其中一些佛家偈语。
佛家人自称方外之人,所谓的方外:指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方外乃是僧人最终的归宿。
杨晨突兀道中佛家禅机,老和尚突生喜爱。接着问了杨晨一个问题。
“有位游方僧人,一日天降大雨,打卡随身携带的雨伞,匆匆走在一条街巷上遇见了一个正在屋檐下躲雨的施主。那位施主问道:大师,可否渡我?”如果你是那位僧人,你渡还是不度?“老和尚来了兴趣,微笑问道,那双恍若看穿尘世的眼睛看着杨晨,期待杨晨的回答。
”度亦不渡!“杨晨不假思索的答道。
”为何不渡?“老和尚追问道,眼中精光更浓。
”心可度,雨可渡,佛心谁人渡?“杨晨随即答道。
”拈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老和尚说了一句杨晨半懂的佛语。随后说道:”小施主,往后老衲禅房小施主可以长住,如果小施主不觉老衲佛法浅薄,遂与老衲共同参佛礼佛可否?“
随后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杨晨,每天早上都会来到白云寺,晚上才回到杨晨父母所在的工地。每天与老和尚聊天说话,帮着老和尚照理寺庙后一片小菜圃,生活倒是显得安逸。后来才知道老和尚的佛号。寺中僧人都叫老和尚为慧云法师。
刚读完高中的杨晨,在与慧云师傅的交流中学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包括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慧云成了杨晨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时间匆忙而去,两个月的时间如梭穿越不息。杨晨在杨晨父母催促之下,父母依依不舍中杨晨跟着姑父又从京城回到开犁。在六年后,慧云圆寂,杨晨哭着一路北上未曾想,慧云遗容已化。只留一笺书信,信除了对杨晨的循循善诱还有一句杨晨终身不会忘记的话。
拈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度心终得方外,渡雨才得善水,度我方成佛陀!
杨晨爬上罗汉寺上,来到了功德殿上,故人已辞云雨外,所谓世事何年何期休?沐浴在禅香之中,杨晨恍若得到心灵的安静!
心里某个理想变得越发坚定起来。
”我之道谓之我心,我之心谓之我念,我心我念,所向无敌!“
”成魔欲屠戮众生修我心,成皇欲举天下之善普度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