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故事,说给你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论那所谓的结局和过程#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不仅仅是个看脸的社会,还是一个只看结局不看过程的社会。

这个事实,在无数个悲欢的场合,一次次地被证实。

比如高考。

我想,这个例子估计是我这辈子举过最切题的例子了。

想到自己三年前坐在那个并不算大的屋子里,写着好像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句子式子,却不知道结局是什么的感觉,很难形容。虽然时光已经冲淡了那种时钟倒数强烈的紧张感,但是依旧可以清晰得感受到,那种面对未知结局的无力与恐惧。

我很清楚的记得,考完数学的那一天晚上,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好像丢了未来所有希望一样。如今想想真是傻得可笑。

数学,估计是我考得最好的一门了。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无聊,它想看戏了,就让我们演给它看。

高考失利,对于如今的我来说,是一个可以拿出来调侃的笑话。而对于今天的我的爸妈来说,依旧是一个不可触及的伤痛。

我的例子不新鲜,拥有大多数想上天台跳下去的同学们的辛酸苦楚。比平时考试低了大概三四十分,考不上重点,读二本又不甘心。用悔恨和不甘度过了一个最难熬的暑假,然后依旧背包踏上了大学的征程。

坐在北上火车上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就这样吧,去过另一种生活。面带着伪装坚强的微笑,重新开始。

现在的我对自己说:上苍是注定要我失去一些东西,然后得到另一份的生活。你可以说我这是在聊以自慰,但我没有活在那个阴影里,一辈子。

说老实话,在刷新出高考成绩的时候,我除了愣住以外,想得只有一个:我该立马告诉父母么?还是让他们睡好最后一个担心的夜晚。

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父母比我们更看重一些东西。比如成绩。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考砸的时候想得并不是为什么我这次考砸,而且我考砸了会怎么样。社会说,我们并不是为自己在学,而是在为别人学习。其实,是社会逼着我们这么做的。

我不敢保证,我高中每一天都认真读书了,也不敢保证,高考复习的时候,拼尽全力了。但对于这个从来都不是付出和成果成正比的考试来说,过程相较于结果来说,显得很可笑。

我父母这一辈,是感谢高考的。他们一直都认为,这是他们离开农村,走进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绝好路子。无可厚非,这是事实。我也找不到理由反驳这个制度本身,任何所谓理由在高考面前都会显得相形见绌。

但我只是想说一说我自己的故事,因为只有体会过这样的失败的人,才会知道,什么叫面对它的无助。

胜利者,是绝少数。在被埋没了的大多数平庸者和失败者身上,你会听到更多故事,学到更多东西。而大多数人,往往喜欢带着羡慕的眼光,想去参透成功结局故事背后的真相,而不是失败者的过程上。

如果说我只是想说一说中国的高考,你就错了。

我告诉你,美国的高考也是这样的。其实,它更加合理化一些,并不是一考定终身。但无论什么东西,到了中国人手里,终究会有被玩坏的一天。

已经不想去吐槽国内大大小小语言类培训机构了,反正大家愿意交钱培训,他们更愿意收钱给大家培训,互往互利的模式,在中国已不新鲜。中国高考吐槽不断,于是留学热风暴卷起。

有考7次8次依旧出不了国的,也有裸考一次就满分的,或是感伤,或是嚣张。总有一种我们要让中国人统治世界的欲望。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