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三年转眼即过,武藏锋在那祖师殿里,平日里除了面壁打坐以外,别无他事,刚开始还总是心猿意马,想东想西,时日久了。也渐渐能够平心静气,长坐面壁。
要说这凡人修炼之法,无非是内养心性,外修体格。后世道家的“性命双修”皆由此来。修心之法最难做的便是这么一个“静”字,经过长期静处,达到“抱元守一、返璞归真”之忘我的境界。
这一层筑基的基本功做不好,不管任何玄门秘法,真言神咒,学起来都不灵光。后世三教修炼之士,“儒”家的坐忘心法,“道”家仙人的玄门静功,以及“佛”家的佛门禅修,皆从持戒、静修、从而入定之后,获得人生智慧,了悟天地玄机,证得无上般若。
正所谓“天书本无字,有字非天书。”人类的语言文字、动物的兽言鸟语只是交流的工具而已。与真正的智慧与玄机是有一定的距离,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泄露绝非天机”。
再说武藏锋三年面壁静坐,初年人欲杂念丛生,坐卧不宁。次年已经安徐正静、气定心闲。第三年已经不闻风雷之声,达到忘我之玄境界。
再后来已经忘了山中年月,不觉已经有了内视反听,长目飞耳之神通。灵山巫门十二峰之秘境,皆在心中。明了十二峰本为一体。峰峰之间千丝万连,各有玄机。
突然一日,突然恍然大悟,灵山十二秘境,本是修的上等巫法超凡入圣,走上仙途的十二法门——又称十二玄心境。
后世道家为了修炼方便,二划分了层级,分别是筑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等十二层级。其实道“道本无名、生于天地”,圣人为了普度众生,而强名曰“道”。
“道”如树之水脉,沟通“根”和“叶”。根为何物,不得而见,散叶开花,各尊本性。所以灵山巫门,因材施教。根据弟子之本心长短,而择法门修习。
有以力修,有以心修,本心不同,所修之道也不尽相同。有可明心见性,顷刻顿悟天道,有的则需潜心千年方能证的本真。
如此以来千年灵山,人才辈出。散与八荒九州,教化万民。又得当今大商帝国声明君王大力扶持,尊为圣道。所以才有了灵山这盛世辉煌。其盛名完胜扶桑萨满教,在万民心中灵山可与昆仑比肩,乃是天帝之口舌,成仙做神之大道。
闲话少叙,单说这一日,秋风萧瑟,灵山之上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武藏锋独坐祖师殿外山崖之上,闭目静修,已入空明之境。内丹元神清明澄清,一尘不染。
身边红叶飘落满身,而不自知。仙鹤翱翔与晴空,而不目瞬。琴音回荡与山谷,而不动心。
就在这时,一只如玉般的妙手,轻轻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片刻之后武藏锋这才回过头来。定然看时,见到一绝美面孔笑嘻嘻地盯着自己。
武藏锋心中翻阅这往日记忆,半天想不起这是何人。于是蓦然问道:“姑娘!你是?”
“小锋师弟!你傻啦!我!你师姐无疆!”无疆起身旋转一圈儿让他看个明白,三年不见,这无疆已经出落得身姿曼妙,体态妖娆,轻轻盈若出水芙蓉,飘飘瑶若瑶池神女。令武藏锋表情呆傻了半天,还没反应的过来。
“哎!看来你是真的把我忘了,果真师兄们都说,在这祖师殿前思过崖上出来的弟子,不是傻子就是疯子。看来你是属于傻子一类的喽!”无疆有些失望地皱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