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道真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章 《大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姜凡却早已经体会到了母亲的离别之苦,姜父是个十分憨厚的汉子,寡言少语,却也攥着拳头看着姜凡,从怀里掏出了半块玉佩来,一声不吭的拿着红线缠着,最后将其挂在了姜凡的脖子上。

姜凡看着自己黝黑的父亲,后者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话:“听话,考状元。”

姜凡对父亲,并不像对母亲那边痴眷,此时却感觉到了父亲那种望子成才的心情。

“如此,如此,你便走吧!”姜母说了半天话,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道。

“娘……”

“小凡爱读书,是好事,将来考取功名,回家光宗耀祖!”姜母满脸慈爱的看着姜凡,抬手拭去眼角的泪。

“娘!”

“走吧,走吧,夫子和姜州都在外面等着呢。”说着姜母便转进房中,直接将姜凡关在了门外。

“姜凡,你若是没有考上秀才,就没脸回来见我和你爹,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鼻子,你可是圣人门下的弟子,娘是妇人,你爹是农,就指着你成才了。”

姜凡想强行忍住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跪在门前连磕了三个头,而后转身离去。

当姜凡站在村口,回望小石村时,他握紧了拳头,心中默念道:“我还会回来的!”

夫子家是比较富庶的,姜城做了姜州的弟子,就等于是夫子家的半个小少爷,加上姜州也要去县学,这一次姜凡倒是沾光坐了姜夫子家里的马车。

马车里,车轱辘声一直在响,姜州和自己一样闷闷不乐的坐在车厢里,眼泪吧嗒吧嗒的滴在抱在怀里的包裹上,夫子拿着一本书,时不时看看窗外的树。

马车一路奔走离了小石村里许路程,回头望去已,那熟悉的村庄已被山坡阻挡。

小石村到墨县足有几十里的路程,一路上倒是会耽搁很多天,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姜凡和姜城也是少年心性,将刚刚离家的愁思给抛开了。

“少城,你且读一段这段话。”一路上夫子都在考校姜城的文章,少城是夫子给姜城取的小字,能做夫子的亲传弟子,待遇自然是比姜凡好上许多,只要是姜城读书不懂的,夫子便会尽心解答,虽然姜凡问道,夫子也会回答,但是却不会解释的那么详尽,这让姜凡的心里倒是有些失落。

姜城离开小石村,姜州便是姜城唯一的亲人,对待姜州的态度倒是越发恭顺了。

姜凡看着以前和自己无话不谈的小胖,慢慢也感觉到了不同,小胖越来越像是姜云,而不是自己儿时那天真的玩伴了。

思来想去,姜凡倒是也看开了,自己在城里,还有胡夫子呢,每每入夜,姜凡便拿出胡夫子给的那本大学细细的品读,想着进了县城之后,如何面对胡夫子的考校。

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墨县。

姜凡自从出生便一直在小石村生活,最远也不过翻过那片山林,见到最多人的情况也不过是村里谁家有喜事时一村人围在一起。

姜凡本是心思细腻之人,也听过姜州路上的叙述,但心底里还是没有多少准备,就这样突然,一座繁华的县城就这样出现在姜凡的眼前。熙熙攘攘进城的人群,热闹繁华的市集,数丈宽的大门,执刀兵站在县城门前的士兵,这一般般一件件就这样突然闯入姜凡的眼帘。

墨县本就是开阳郡城治下最繁华的几个大县城,这车水马龙人声起伏的样子跟小山村里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站在路边,姜凡觉得自己呼吸都稍稍有些不畅,似乎脸上都有些发烫,双腿也有些颤抖。

不过姜凡知道,这不是胆怯,不是害怕,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动,是为见到这更广阔世界的喜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