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代十国之朱温传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四章 拥兵北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宰相卢携也以为黄巢义军已经诚心投降,不足为患,于是又以朝廷的名义,遣散了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各路唐兵,而其他唐军也乐得自在,就都返回驻地。

黄巢得知各路唐兵已经北渡淮河,远离义军,便立即与高骈绝交,不再商讨投降之事。

六月,义军又开始向北进军,相继攻克池州(治今ah贵池)、睦州(治今zj建德)、婺州(治今zj金华)和宣州等地,并在信州打败并杀死张璘,张璘死后义军又少了一个强敌。

七月,起义军强渡长江,转战饶、歙、杭等十五州,势力比之前更加强盛。

此时,唐宰相豆卢瑑向唐僖宗献计:“先授予黄巢为天平节度使,待黄巢到镇上任职之时,再趁其不备,对其进行围攻,可一举将其消灭。”

另一宰相卢携却表示反对:“黄巢贪得无厌,即使任命他为节度使,恐怕也未必能制止他四处剽掠的本性,且这样做也有辱朝廷威信,不如加快调发诸道军队扼守泗州,任命汴州节度使为都统,率大军合击黄巢贼众。黄巢如果往前不能进入关中,必定会转而攻掠淮、浙一带,逃至大海中去偷生!然后,朝廷再派兵慢慢将其歼灭,方能显示我朝廷威严。”

唐僖宗听从了宰相卢携的意见,谁知不久,黄巢义军又击败曹全晟,并斩杀其父子后,顺利渡过淮河,淮北诸州相继来使告急,卢携知道情势不妙,于是宣称患有疾病,而不再上朝议政,京师长安上下一片恐慌。

此时,身为都统的高骈也害怕义军的强大威势,坐守扬州(今js扬州),保存实力,不再派兵来战。沿途各州县的唐军更是望风而降。

十月,黄巢义军攻陷申州(今hn信阳),然后又进入颍州(治今ah阜阳)、宋州(治今hn商丘)、徐州(治江今苏徐州)、兖州(治今sd兖州)。

为了安抚各镇唐军,减轻义军西进的阻力,黄巢又写下牒文转送给朝廷诸镇军使,宣称:“尔等应各自据守自己的城垒,不要阻犯我军的兵锋!我将亲率大军攻入东都,接着攻入京师,向朝廷问罪,与你们没有关系。”各镇军使接到书信之后,很多州县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唐僖宗得知消息后,立刻召开延英殿最高决策会议,但大家都没有御敌良策,唐僖宗竟对着宰相们痛哭流泪。

这时,观军容使宦官田令孜奏称:“请皇上挑选左、右神策军中的弓弩手去守潼关,我亲自任都指挥制置把截使,前去拒敌。”

唐僖宗见田令孜愿前去抗敌,略感安慰,但又对禁军战表示担忧:“禁军侍卫将士,已经很久没有征战了,恐怕未必能派上用场。”

“实在不行,我们就去成都,过去安禄山判乱时,玄宗就曾去sc避难。”田令孜安慰道。

“过去安禄山部众只有五万人,无法和今日的黄巢相比。就是逃到成都恐怕也不会安全。”豆卢瑑说,“先前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大军尚不能把守潼关,今天黄巢贼众有六十万,而潼关又没有象哥舒翰当年那样强大的军队。如果田相真为大唐社稷考虑的话,蜀中三川帅臣陈敬瑄、杨师立、牛勖倒都是田相的心腹,可以往西川躲避,这比起唐玄宗时的情况来,当然可以说是有备无患了。”

唐僖宗听后很不高兴,便对田令孜说:“请你为朕调发军队,去潼关拒守。”

不久,唐僖宗来到左神策军军营,亲自视察将士。田令孜又向唐僖宗推荐左神策军马军将军张承范、右神策军步军将军王师会、左神策军兵马使赵珂。唐僖宗于是召见三人,任命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赵珂为勾当寨栅使,并任命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军内外八镇及诸道马都指挥制置招讨等使,飞龙使杨复恭被任命为副使。

十一月,十三日,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齐克让向朝廷上奏:“黄巢贼众已进入东都,我收集散兵退到潼关继续进行抵抗,驻扎在潼关之外。我部将士经过多次战斗,战备物质已经耗尽,关东各州县已是残破不堪,人烟几乎继绝,东西南北四方不见大唐朝廷管辖下的任何人员。我军将士饥寒交迫,兵械军器又钝又劣,士兵们各自思念故乡闾里,军队已经到了溃散的边缘,乞请朝廷尽早运送资粮和援军。否则情况将变得不可收拾。”

于是,唐僖宗命令选拔左、右神策军弓弩手共得二千八百人,令张承范等将率领以赶赴潼关进行支援。

十七日,黄巢义军一举攻下东都洛阳,洛阳留守刘允章亲自率百官迎接。黄巢大军入城,对城中百姓进行慰问,百姓生活正常。

——————————————————————————————

都统:武职官名。始见于前秦。唐后期为讨伐藩镇与镇压农民起义,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置都统,或总管五道,或总管三道兵马,上元末年(公元761年)省。大中年间(公元847年公元859年)又置。嗣因所置过多,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又置诸道行营都都统,统率各都统。

观察使:官名。唐朝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