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代十国之朱温传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章 计取同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时,米诚才知上了朱珍的当,经过一翻对杀,唐军损失惨重,米诚只得收拾将士向西逃去,可是刚出同州地界,米诚的残兵又遇上了庞师古的阻击。

庞师古一马当先,挡住米诚逃跑之路。米诚无奈只得率领败兵与庞师古对杀,正当双方激战之时,郑畋部下李昌言率领唐军正好赶来,一时唐军势力变大。

庞师古于是率军向北撤退与丁会大军汇合一处,再次攻打唐军,并将米诚之军和李昌言的援军杀得大败,只剩下数百士兵逃回凤翔。

当初,郑畋在接到米诚的求救书后,立即指派李昌言出兵增援同州城,但郑畋只给李昌言一万士兵前去救援,李昌言知道朱温有五万大军,区区一万援兵加上同州城原有一万,唐军也才二万,要想对抗身经百战的朱温五万大军那只能是以卵击石。

因此,李昌言拒绝了郑畋的要求,郑畋却以军法处置相威胁,逼迫李昌言领兵出战。从此,李昌言便对郑畋怀悢在心。

李昌言明知增援同州必是九死一生,于是他便率军故意拖延行军速度,等到同州陷落后才赶到同州的附近,却正好遇上庞师古大军,最终也没有摆脱被义军歼灭的结局,李昌言失败后,退回凤翔,他害怕郑畋会对其不利,便逃到兴平暂时躲藏起来,并向田令孜寻找帮助。

原来,朱温听了邓季筠的计策后,便及时对义军将领进行了分工:他一边让朱珍扮作唐军混入同州进行接应,一边又分别派遣庞师古和丁会率领一万人马分别埋伏在同州的西、北两侧,防止唐军从两侧对同州进行救援。没想到会将唐军的救援队伍和同州的漏网之兵杀得几乎全军覆没。

朱温攻下同州之后,便自任同州刺史。他将队伍整编后,分别驻扎在同州的附近,预防唐军来袭。同时,加强同州城防建设,修复城楼与各处要赛,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朱温以同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他遍发安民公告,整顿吏治,发展农业,振兴商业,渐渐将同州治理的繁荣起来,也不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此时,唐军已经从各地调来诸镇之军,将长安包围起来,黄巢也担心长安兵力不够,时常下诏来同州调兵谴将,但朱温多以同州是长安的北大门,肩负着预防东方唐军和北方少数民族军队骚扰的重任,不敢分兵为由,拒绝调兵去防守长安。

黄巢虽然心中不快,但认为朱温说得也有些道理,便不再强求朱温调兵,这样,朱温就一心一意地在同州做起刺史来。

——————————————————————————————

防御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唐代防御使全称为防御守捉使。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两种。都防御使管辖数州,地位低于节度使。唐代后期,随着藩镇势力的扩大,都防御使也有升级为节度、观察使的。防御使、都防御使本年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军事。因常由刺史或观察使兼任,故他们实际上是唐朝后期一个州或一个方镇的军政长官。与防御使同等地位的是团练使,但两官不并置,或名团练,或名防御,视地而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