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进化编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卵与魔盒 Episode Si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卵与魔盒

episodesix

埃尔夫海姆研究所,b3。

“今天的定量我会完成的,你休息一下吧。”李维将红茶放在了茶几上,看向了仍旧在记录数据的的普拉达,研究第一期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整整五天了,从第二天开始,大量的材质就被送入普拉达的专属研究室,她已经有整整七十二个小时没有合过眼了。

“啊啊——”普拉达扔下手中的钢笔,伸了个懒腰,狠狠地揉了揉自己的双眼,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晃晃悠悠地向着茶几的方向走过来。李维叹了口气,走过去扶住她,慢慢地来到沙发旁边,让她坐下来。

“你的技术还是不熟练,虽然你学得的确足够快……”普拉达喝了一口暖胃的红茶,摇了摇头,“这种……东西,太脱离常规,太过惊世骇俗了,连我这种技术熟练的人都感到棘手,你也就能处理下边角料,哪怕拉错一刀,都会毁了宝贵的材料。”

李维沉默了,他无言反驳,普拉达说的的确没错。

那个东西,他们现在似乎也只能称呼那个为“东西”,或者projektunbekannt。

据说是罗维带领的考察队,在帕米尔高原的某个山下巨大的岩穴之中发现的,李维等人第一次见到这个名为projektunbekannt的存在时,所有人都被这个东西,或多或少地恶心到了。

研究所地下b8层的巨大缸型培养皿中,被浸泡在淡蓝色液体中的,是一个有三倍鸵鸟蛋大小的肉球,在强光灯的照耀下,这只肉球……或者说大号的肉瘤,就仿佛人的心脏一般,规律地起伏着,无数的细丝生长在它的体表,在厚重的营养液中摆动着,就如同草履虫的鞭毛般灵活。

很难定义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几乎掀翻了从达尔文进化论推演而来的近代生物系统。

首先,它的身体是一种很奇怪的状态,没有细胞结构,或者说它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单细胞。这也是为什么罗维邀请来的都是在微生物研究方面拥有建树的科学家,但是这个细胞的大小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已知最大单细胞的规模。顺带一提,目前已知的最大单细胞是鸵鸟的卵细胞,有5cm的直径,而且卵细胞是残缺的细胞,如果没有受精就无法进行接下来的生命活动。

截止至1941年为止,生物学界已知最大的单细胞生物是一只在慕尼黑伦琴实验室中人工培育出的变异草履虫,体长0.45mm算是处于肉眼可见的范围,当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黑点,寿命也只有两个小时——过多的辐射让它的形体自我崩溃了。

罗维在众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先一步进行了某些测试,唯一的出的结论就是,任何从主体上切割下来的部分,无论有多大,都无法独立存货超过24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限,分割下的部分就会渐渐失去生物特性,最终化作一摊黏糊糊的清澈液体,最终会分解成最纯粹的水。

但是projektunbekannt可以还原任何它被切割的部分并回复原本的大小并保持原样,事实上就算是不使用营养液,似乎它也能存活下来,而且就像是凭空有物质支持一般,它可以将消失的部位再长回来。

似乎像是理解并利用了质能转换公式,也就是杰出犹太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e=mc?公式。

而且在罗维对切割下的组织进行了最新发现的c14年代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已经超过了这种测年法能够测定的范围,因为再三精确了树轮校正曲线,却依旧无法检测,而相较于帕米尔高原的形成与发现点的历史,罗维的初步推测的是,这种生物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埃迪卡拉纪,可能是与当时的多细胞生物不同的,单细胞生物的另一种进化方向。

没有人质疑,一方面是这里没有比罗维要更权威的人了,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被吓到了,作为思维比较跳脱的年轻人,普拉达甚至开始思考这种从地底归来的远古原生种,会不会对当今的人类社会造成威胁。

“这个东西,大概已经进入了几乎不可能停止的休眠期,”罗维拍了拍培养皿的玻璃壁,“应该是白垩纪的那次生物大灭绝,它进入了一种静止的……永生的状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