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渡灰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八章 豁牙子靠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早起,张三又到压水井边洗漱。

这回那曾经为选房场而发生争执的糊巴拉两口子,正在远离水井的另外一面的海棠果树上搭窝呢。

可能是达成一致了。它们先是用一些叼来的小树枝搭了个地基,

支楞巴翘的不大好看。

它俩忙乎还挺有劲的呢。

张三看了半天,觉得糊巴拉这才叫两口子呢。

过日子,就得两口子同心同德,像那些整天只知道抱怨自己的老公没能耐,不如人家的老爷们的女主,都不如这只雌性的胡扒拉。

有那个抱怨的功夫,还不如干点正事呢。

再者说,成功之所以叫成功,是因为它本身就不容易达到,大多数家庭都是过着平凡的日子。

不要总羡慕那些豪门家庭生活,他们其实也会吵架,平时也吃豆腐蘸大酱,有的时候也会为钱犯愁。

有多少钱,就有多大事等着呢。那些整天想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像电视剧似的女主们,这才叫找不自在呢。

世上曾经有多少豪门在即将消亡的时候,反过来羡慕那些小门小户的生活呢。

平安是福,这是一句真正的过日子的方针。

张三洗吧完了,太阳还没露头呢。

张三就走到猪圈那,问正在喂小猪羔子的老妈:“妈,俺爹呢?”

张妈说:“他上东头看黄豆地去了。”

张三听了,他也往村东的黄豆地那遛得了。

路过李二婶家的柴火栏子那时,他看见柴火栏子里有一捆高粱杆,他就伸手抽出一根,

撅下一段,就是两阶股。

他就一边走,一边扒细眯,把两头都扒成细眯,只有中间的还连在一起。

张三把里边的高粱杆瓤子撅下来,撅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然后在把两头的细眯弯回来,扎在高粱杆瓤子上。

最后在用几条长的细眯,把这些连在一起的细眯穿起来。

一个大西瓜就做好了。

今天是个大晴天,昨晚的那些云彩都让风给吹没了。

就这样风还不肯罢手呢,它们还在继续吹呢。

能有二三级的西南风,还在刮呢。

张三把做好的大西瓜放到了地上,风一吹,大西瓜就往前滚。

滚得还挺快的,张三就一遛小跑,在后面追。

这种用高粱杆扎成的大西瓜,张三小时候没少玩。

就这样张三追着大西瓜,跑到村东头的黄豆地了。

张爹看见儿子追着高粱杆西瓜跑过来了,这次他没有训儿子,还在那看的笑眯眯的呢。

可能他也想起张三小时候的调皮劲来了吧。

其实生活有时候也要保留一些童真,别总跟生活较劲,那样就太无趣了。

张爹一弯腰,把滚到他身边的‘大西瓜’给捡起来了,对张三说:“过两天,等海棠果树开花了,这些败家玩意就都走了,就不用看着了。”

张三知道老爹这是说偷吃黄豆种子的油啦鹳子呢。

张三又跟老爹看了一会地,爷俩就往家走了。

张爹手里还拿着那个‘大西瓜’。

等回到家了,张爹就把‘大西瓜’给塞进燥坑里了。

塞完了,一抬头看见儿子正看着自己呢。

他就说:“这个不能给你闺女玩,她太小了,割到手就不好了。”

这时候,张妈把早饭都端上桌了。

爷俩就洗了手,上炕吃饭了。

小丫头早都起来了,正拿着筷子在桌边敲碟子敲碗呢。

张爹给制止了。在农村,小孩子是不许敲打饭碗的。

说是敲打饭碗,晚上就会尿炕。

张三知道,这就是大人编的瞎话,哄骗小孩子。

其实就害怕小孩子把饭碗给打碎乎了,才这样说的。

吃完了早饭,张三说:“俺一会上镇上一趟。”

张三的爸妈也没问他上镇子上干啥,张爹就去给儿子推摩托车去了。

张三就骑上车往镇上去了。他也没快骑,就是小油门往前烘。

路边的大杨树,虽然昨晚遭遇了一场大风的蹂躏,

但今早又变的精神了。拇指甲大的树叶,还带有一些鹅黄色,看上去还显得挺娇嫩的。

看来成荫,还需要几天呢。

路旁边的沟邦子上面的婆婆丁都开花了,多数是黄色的花,偶尔也能看到几朵白色的花点缀其间。

风里都是它们的花香和青草的味道。春天的气息还真是让人愉悦呀。

张三就这样边走边看,等他晃荡到镇上了,都八点多了。

张三先找到农行的储蓄所,从卡里取了五千块,塞进裤兜,就往农贸市场那遛得。

摩托车就扔到储蓄所门口了。他走到农贸市场那时,看见对过的路边站了一群人。

正是那群要到省城搞副业的‘有志女人’,和他们的挂名老公。

江义和他的堂嫂,也夹在中间。

张三仔细一看,见王凤琴也在人群后面缩着呢。

江义还紧着往她身前凑乎呢。

张三看到江义这个熊样,手就有点发痒。

他想:“这个王八犊子,还真是豁牙子靠墙——卑鄙无耻呀。”

王凤琴可能是看见张三了,紧着往人后躲。

张三一看,就赶紧进市场了。

他给闺女买了两套小衣服,都是那种廉价货。

又给自己买了两条裤子,还有一件夹克衫,最后又买了两条短裤,

三双袜子,这才结束了这场采购。

等张三从市场里边出来时,那些进城创收的人们,早都没影了。

张三觉得这帮人的想法,自己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手脚都全乎,又不缺鼻子少眼的,干点啥不好呢?

偏偏去干这个,祸害了身体不说,当小姐有几个能存下钱的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