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渡灰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三章 猪八戒抡兵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张三下了车,往周围一看,见六子把他拉到郊区了。

这是一个朝鲜族小村子,咋知道是朝鲜族的村子呢?

这个很好辨认,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摆着盆盆罐罐的,这样的房子就是朝鲜族住的。

据说,谁家的坛坛罐罐多,谁家就有钱,日子过的富足。

现在在城里,好多朝鲜族也不摆这个了,都汉化了。

这个小村子风景不错,村子南边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

西边是进州府的主路,南连州府,北连另外一个县级市,交通挺方便的。

村东边是一片片的稻田,再往东就是一些小山了。

北边是旱田,旱田的北边还是小山。

小河边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东边的山里,可能那边还有村庄吧。

六子的车正停在一遛平房的前面,房前的几颗杏树刚开花,远山近水杏花小村,还真有点江南的意境呢。

州府这嘎达属于高寒山区,所以杏树才刚开花,像苹果梨还要过一段才到花期呢。

张三往门上的牌匾一看,见上面写了一行朝文,这个张三也不认识。

中间的的他倒是认识,写的是阿妈妮土鸡店,这几个虽然是汉字,

但前面的三个字确是朝语的音译,阿妈妮是妈妈的意思。

张三正站那看呢,老板就接着出来了。

张三一看,这个老板还是熟人呢。

她是朴哲的小姨子,朴哲结婚那天张三是伴郎,所以认识她。

她也记得张三这个帅哥呢。

她先是向张三一弯腰,就是像rb人见面打招呼那样,

然后就引着张三和六子往屋里走。

张三一进屋,看见水舀子正在炕上坐着呢。

朝鲜族房屋和汉族的不同,他们的屋里基本上都是炕,他们管这个叫地炕。

屋的北边就是厨房,锅台是跟地炕连在一起的,看上去锅就是镶嵌在炕上的一样。

烧火的时候,要把灶坑上的木板掀开,

人到地下才能往灶坑里添木头瓣子。

添完瓣子后,把木板盖好,在到上面的锅边做饭。

看上去就像朝族女人是蹲在锅边上做饭一样。

这个很有民族特色。现在有的人家厨房和屋是用拉门隔开的,

有的还保留着传统的格局。

水舀子的小姨子,名子叫金美善。

张三能记住她的名子,这还是因为她的名子跟韩国的一个明星的名子只差一个字,

所以张三才记住的。金美善人长的很好看,个子挺高的,瓜子脸,杏核眼,肤色很白,在加上浅粉色的朝鲜族传统长裙,更显得亭亭玉立。

地炕上除了水舀子这桌,还有三桌客人,他们都吃的是狗肉火锅。

桌子上摆着好几盘狗肉,有带皮的,也有不带皮的。

州府这嘎达吃狗不扒皮的,就是把狗杀死后,用开水把狗毛给秃噜掉,在用喷灯把剩下的狗毛燎干净,解开后,就是连皮带肉一起放到锅里炖。

肉炖好了,不能用刀切,要用手把肉撕下来,这样才好吃。

吃狗肉时,要蘸着狗酱吃。

狗酱是用狗的内脏剁碎后,在加上辣椒和大酱一起炖,还有一种调料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是野苏子,加上野苏子就有了特殊的味道了。

喝狗肉汤时,也要加上两勺狗酱,在放上葱花香菜啥的。

听说狗肉汤还是大补呢。

张三来州府这边快六年了,他就是狗肉一口不动,其它的朝鲜族菜肴他都吃的很香。

张三倒不是反对吃狗肉,他从小就烦狗肉的味道。

朴哲也知道他不吃狗肉,所以今天他也没点这个。

他点的是另外一道具有朝鲜族特色的菜江米鸡。

这道菜是先把土鸡宰杀了,收拾干净后。

往鸡肚子里塞上黄芪,人参啥的中药后,在和淘洗干净的江米一起放到朝族锅里煮。

朝族锅是用生铁铸成的像坛子一样的锅,上面的锅盖也是生铁铸的。

朝族锅不论是煮饭,还是炖肉,都有独特的味道。

张三和六子脱掉鞋,走到桌边坐下了。

水舀子就把手里的酒瓶子递给六子了。

他说:“你来,这个酒我打不开。”

六子说:“你得笨死,这都整不了。看我的。”

说完后,他就大喊了一声:“服务员,开瓶。”

水舀子说:“你就这点本事呀。”

六子说:“会这个就足够了。”

六子名子叫张乐,他长的比张三稍微矮一点,也有一米八左右。

人长的挺精神的,就是有点胖,两只眼睛胖的就剩下一条隙缝了,看上去挺有喜感的。

朴哲是中等个,能有一米七五,人长的很壮。

大眼睛,国字脸,一看就是当官的料。

他今天中午没穿警服,要是穿身警服,就更精神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