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婉若清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章: 且听细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记得很多年前,我就很在乎那两个字珍惜。因为觉得,人和人之间的相识一场是何其的不容易,如果能够好好相处,彼此善待,那将是多么的珍贵。所以我们都应当珍惜缘分,懂得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因为有时候的不经意都可能会造成一生的伤害,即使是有因可寻,都不值得轻易原谅。虽然如此,但一路走来,我们到底和很多的缘分擦肩而过,所拥有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逝。不是因为不懂得珍惜,有些没来由的缘分注定了它的暂短。来时如雨,去时如风,我们挽不住的始终是那碧海蓝天。

我们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是避免不了经历离合悲欢,就如阴晴圆缺,又如花开花落。世俗的眼光始终不会多情地将人照料,有时候我们要学会接受它的冷落。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时机不够成熟。一直都知道,人的一生一开始就没有既定的平稳,从少年时的奇思妙想,到青年的意气风发,最后到暮年的心如止水,这一路不知又会遭受多少冷嘲热讽。有些人自知守着一座深深庭院,每天栽花种草,采菊南下,自给自足,就算是安宁的生活。而背着行囊走在人间道上,灯火渔船便是遗世独立,红尘客栈就是浪迹天涯,迷失方向。

然而并非如此,所谓心静则国土静,心动则万象生。真正的平静不是独守一隅,而是要学会顺其自然,懂得随遇而安。等到那时候,所有的际遇都不会成为你内心的困扰,所有的烟火不至于改变当初的夙愿。我相信,在人生这条路上,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生活的方式,不至于太过曲折,不至于太过悲观,不至于时刻彷徨在万千红尘。可是世事难料,你想要一生过得波澜不惊,无事纷扰,可现实却总是风起云涌。

2005 年9月,许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安徽医科大学,我想他们全家人都是以期待的目光把他送进了这所重点高校的。从此这位音乐才子就短暂地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开始了他另一段崭新的人生历程。他的求学之路不带走了江南水乡的灵秀,带不走了庐州那轮皎洁的明月,也带不走那清明一季的烟雨。青年的他就已经懂得何谓相忘江湖,懂得迁徙意味着和过往的时光诀别,懂得从此红尘陌上,他将以清绝的姿态独自行走,浅酌低唱。

那时的安徽已是繁华大都市,多少人在这座城市里淹没了自己。物换星移,我们总是在世俗中容易迷失渡津,在岁月的长河里漂浮流淌,不易找回。求学的意义在于哪里,没有绝对的定论。有的人为名利,有的人为浪漫,而有的人却为了一生平稳。每个人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一路走来,却也难免迷失在这渡口,不知怎样才能抵达追求的港湾。在动乱的年代,总有将才立于天地之间,为太平盛世做最大的努力,在太平盛世,也总有人不甘平庸,为这烁烁年华而增添色彩。

自从十九岁的许嵩进去安徽医科大后,住在合肥市梅山路。许嵩和他的同学们一起上课学习,对大学充满的期待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只在书卷里看光阴交替,看花开半夏,看落雪踏痕。关于许嵩的这段大学生活,在其官网并没有多少资料进行描述,也没有多少人去过多讨论,无论许嵩过着怎样的大学生活,我们始终都相信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从后来他成为的“安徽十佳青年”中可以看出,他定是个天资聪颖、才学兼备的人。我相信许嵩家中必然有着古典的藏书与书画,并且对其十分地感兴趣,他的卓尔不凡深得家人、老师以及同学的喜爱。

许嵩是一个高雅脱俗的男孩,清瘦的身材更显江南才子的潇洒。写到这里,我总会想起《烟月不知人事改》里的纳兰容若,那是一个清瘦孤绝的男子,他有一双望眼欲穿的眼眸,可以照见心灵深处。这个经历离合悲欢的男子有一颗凄迷的诗心,他与爱人生死离别,和康熙孤寂相处。他知道他们都是生命中的重要的人,却分不清谁是谁非,谁是命中的贵人,谁又是心中的那轮明月。容若的年华就是这样在疑惑中度过,清高孤绝,却又真实美好。

相信许嵩的生活也一定有许多令他难以忘怀的旧事。日渐成熟的他,有一颗比同龄人更加善感的心。而他所邂逅的,亦是不同寻常的人和事。那些美好的过往都被封存在岁月的书页中,或许只有有缘人才可以翻读。又或许,许多人宁愿将那些美好封藏,有如搁置在木质抽屉的照片,若非年华逝去,都不会轻易去碰触。

二零零八年,许嵩在合肥安徽医科大学读大二,二十二岁的许嵩那时沉迷于音乐创作。全家从家中赶来看望他近况。他和家人一同参观了医科大学,从校门到操场,从操场到宿舍,安徽医科大环境优美,学生谈吐优雅,学风建设良好。正是这所重点学校环境的熏陶,才培养出的这个才学出众的青年。 小时候的他可以将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会做得一首好菜,照料好自己的青青韶华。这就是许嵩,与任何一个男孩都不同的许嵩。他是从风清月明的庐州里走来的婉约男子,有一天,他的音乐与才情足以撼动这座都城。

繁华安徽与老城北京截然不同,一个是风清月明都市,一个是声名显赫的帝都。这时的许嵩已知晓世事人情,初次来到这座月明风清的都城,他感受到一种与历史相关的气息,亦觉得自己是这座城池里的一粒渺小尘埃,太多浮华将天空填满,没有谁会注视他的存在。然而看惯了功名利禄的豪华高贵,他就只期待一份天然的清雅。

因此许嵩的出现,无疑给这座繁华的城市增添了诗意与柔情。尽管那时候的他还不到声名鹊起的年龄,但他以钟灵毓秀的江南小才子身份,用其明净的眼眸、消瘦的面容、优雅的姿态、脱俗的才情,迷醉了诸多校友。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时的许嵩无疑成了众人心中的俊秀才子。有些人的俊秀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则需要经历人生蜕变的过程,许嵩是属前者,仿佛任何时候他的音乐带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清新纯粹。

在二零零八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家震惊,许多人流离失所,以致不得不临时迁居。许嵩虽未在汶川,但从来都是关心时事的男子。相信听过许嵩音乐的人都知道那首《坏孩子》:

绝世的画

缺了角就会掉价

悄悄话说得太沙哑

气氛就会尴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