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达人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驿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很显然,随着崇祯这番的自言自语,那股紧张的氛围顿时消失不见,大厅里随之充斥着各种骂娘的声音。

“我就说嘛,官府已经下了悬赏搜捕文书,张贴的到处都是,那个李鸿基怎么可能还在这个地方?”

“也是,要是换做是我,也早就离开这延安府了,怎么可能停留到现在?”

“哎...官府悬赏的那笔赏银,着实让人眼红!”

“嘿嘿...银子虽好,但也要有命花啊....听闻,那个李鸿基结识的江湖人非常之多,要是真得将其抓住,交给官府,非惹得那些江湖人追杀不可。”

.....

当大厅里再次乱哄哄之时,崇祯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打量着那三人,随着他先后转折的试探话语,他们的神情可谓是微微波澜起伏,阴晴不定,变幻不已。

这个时候,宋献策伸过头来,小声地说道:“尤公子,那三人着实可疑,就算不是米脂县的连续杀人案的嫌疑人,恐怕也和那个李鸿基有着莫大的关系,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崇祯不置可否地轻轻点头,笑了笑,并未有过多的回应,心中却打开了思绪,想到了这个年头发生的大事件,众人的诸多讨论内容,结合起来,相互映照,由不得他联想起来,不由得回想起了李自成,也就是他的本名李鸿基。

若无意外的话,现在的李自成,应该和侄儿李过,正在前往甘肃甘州的路上,准备参军避难。

忽然间,千般思绪涌上心头,从李自成的遭遇,崇祯的心里冒出了一个主意,联想到了现代社会的邮政,是否可以对驿站进行改革,而非是单一的精简裁撤,将其变为一个盈利机构。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崇祯更加的知道,精简裁撤驿站,无异于饮鸩止渴,弊远大于利,不过是节省了数十万两银子而已,却使得朝廷减弱了对西北的控制和了解。

毕竟,朱由检的那个年代,西北的民乱之所以越来越大,平乱的效率非常之低,有不少的原因就是对西北的情况不太了解,而驿站,就是朝廷掌握西北情况的最快、最有效途径。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想到了这些,崇祯就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定,对驿站进行彻底性的改组,为朝廷服务的同时,将其变为一个盈利性的机构,而非是只靠朝廷划拨银子,专门供养。

毕竟,不管是驿卒和相关官员的俸禄,还是驿站的维持和整修,亦或是战马的更新与饲养,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日积月累之下,更是不少。

如果开放对驿站的限制,开放书信业务,民间也能使用,但是在付费的基础上,就能大幅度提高驿站的收入,而非是单一的为朝廷传送邸报、军情、行文等事。

(还有一章,很快就会出来,不好意思啊,确实有一些不舒服,好像中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