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海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三十七章 谁也别想躲在暗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司马懿好奇问:“他怎么逃出来的?我听说叛军要让他当首领的。”

郑熙心道,司马氏好强大的消息渠道。

郑熙若有所思地说:“听我家护送他的护卫说,赵爷爷把看守他的那伙盗匪感化了,然后把他放了,后来又在陈仓遇到山贼,赵爷爷又把山贼感化了,还顺带让两个送他出山的盗匪投靠了咱们家。赵爷爷多经波折才折返长安。现在正准备回洛阳来。”

司马懿一脸虔诚道:“果然是名士风范,赵敦煌肯定是口舌无双的辩士。小熙,你如果能带我到赵敦煌那里修学,我就原谅你坑我到东宫。”

郑熙想起赵岐在府中的日子,嘴角不禁抽搐,心道这坑是你自己要跳的,怪不得我。

“你别后悔,他的课可枯燥了。”

司马懿不屑道:“学习还有不枯燥的?用你说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学习也挑肥拣瘦,你爹咋就不抽你?”

“你不懂。咱家反对家暴。好了,我不说了。他们等烦了。”

原来史阿一直在等郑熙,他是不会让郑熙离开他的视线范围之外的。史阿不动,几个小毛孩自然无计可施,狩猎可是技术活,他们不懂。

刘协不耐烦地往回跑,对着司马懿道:“你是怎么回事啊?麦兜和水生比你还小,怎么就你毛病多多的,落在后面。这样会影响咱们狩猎的进度的。”

郑熙和稀泥道:“好了,队长啊!小懿刚加入咱们,还有一段适应期,如果他刚来就爬在咱们的头上,你说咱们的脸往那搁?这不是打脸吗?”

刘协觉得有理,司马懿虽然比他大两岁,终究比不上他们“武功高强”。这孩子已经被郑熙行侠仗义的武侠故事迷魂了,跟王越学了几把花架式就武功高强。

司马懿很晓得做人,这是他的长处。他道:“刚才不小心扭到脚,我现在已经好了,肯定不会再落后。”

刘协很满意司马懿这个回答,嗯了一声就小跑回去。

司马懿松开郑熙的手,自己走起来。

郑熙古怪地笑着道:“你果然是装的。你就想这个法子脱身?难为你装了那么长的时间。”

司马懿不答,其实已经默认了,却道:“是我的火候还不到家吧?你怎么看出来的?”

“陈师傅跟我说:谁也别想躲在暗处。”

“陈中郎果真是人杰。”

司马懿想起父亲司马防在中官来知会其到东宫伴读之后,那深深的长叹。

司马懿问父亲为什么叹息。

司马防看着这个聪颖的儿子,久久不语。司马懿也如往常一般正襟危坐等着父亲整理思路然后听训。

“懿儿,我没有禁止你们与郑氏有联系,是因为我还看不透郑氏。郑氏十万人归附,虽说打散多处居住,可这十万人是一个整体。我何尝不知道他们比不得南匈奴,但大汉的气数将尽。若朝廷安在,还好约束这个远在天边的族群,若朝廷不在或者糜烂,这十万人就是祸害,至少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局面。”

“这是朝廷和皇帝的事情,跟咱们司马家有什么关系?”

“因为他们是变数。改朝换代之际,各家各族如潮起潮落,为父与你叔伯呕心沥血,为的就是保全咱司马氏能一直薪火相传下去。在乱世之中,无论是袁氏还是杨氏还是其他屠狗辈,咱们都可以预判他们怎样布局和下子,但郑氏,我看不透,若有他们搅局,就算是原本可以控制和预判的局势也会变得不稳定。”

“所以父亲不反对儿子与郑氏小儿接触?儿子是要摸清郑氏的心思么?”

“莫要以为天底下就你聪明,他们家那个说书先生的定论,我虽不知道凭什么论出来的,但我感觉八九不离十。不过,我司马氏有你们这些麒麟儿,若能长成材,为父也能含笑九泉。”司马防训儿子,也鼓励儿子,果真是个教育大家。

“父亲注定是长命百岁的,莫要说晦暗的话。”

“若想尽孝道,就认真学,不但是学识还有休养,你在三合居之时,若能把忍功发挥出来,也不至于你被人家坑到东宫。”

司马懿满脸愧色道:“孩儿知错了。”

“你知道我最害怕的是什么吗?”

“孩儿愚钝,请父亲明示。”

“人家知道我们想干什么,而我们却不知道人家想干什么。”

司马懿想了好久,才道:“孩儿明白了。”

“你真明白就好,不明白也不急,你慢慢想。学会怎样想,为父不可能一辈子看护着你们兄弟。”

司马懿不再接话,司马防喃喃自语:“只怕人家还有后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