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胜天传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百二十八章 惨烈沪水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百官应声而退!

禹河溃堤和武瀛军剩余近四十万军队继续南进的消息已经传来,独孤秀知道大势已去,但是,他要做的是必须拖住武瀛人进军宁城的脚步,为金旭光他们迁都争取时间。禹河决堤,虽然没有把武瀛七十万军队全部丧身水底,但是,却是延迟了武瀛人南下大江的脚步。武瀛军队在禹河漫延过的土地上艰难跋涉,再加上千里赤地饿殍遍野,武瀛人的供给也成了难题,武瀛人南下的时间被大大拖延。独孤秀利用这个时机,加强了宁城将被几处重要渡口的防御,另外集合三十万兵马部署在宁城外围,特别是对东边沪水方向的官道布置了二十万的重兵。虽然如此,独孤秀明白,这些都不足以阻挡势如破竹的武瀛军队,他所能做的,只是拖延。

独孤秀想到北边的龙择天,如果龙择天不能拖住在蓟蔡重耳乃至中原北部的一百万武瀛军,让这一部分武瀛军腾出手来,大江以南完全沦陷将十分迅速。

独孤秀面对强横的武瀛军队,他几乎失去了殊死一搏的信心,只能且战且退,以空间换时间,期待武瀛人淹没在龙洲巨大的土地上,再寻找机会,给武瀛人致命一击。

.........

龙择天看着禹河决堤,武瀛军队已经渡过禹河南下大江的情报,眉头紧锁。他知道,禹河决堤,绝对是独孤秀所为,马玉宝只不过是替罪羊,他更知道,随着沪水的沦陷,宁城一定保不住。但是,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在重耳蓟蔡一带,将这一百万武瀛军牢牢的拖住,给独孤秀的南面战场减轻压力。怎样拖住这一百万武瀛军?必须打仗,打大的战役,使武瀛军必须正面面对择天军,投入到与择天军的战斗上来。

龙择天下定决心,给刘白衣林秋风韦河的集团军发出命令,务必尽快组织大型战役,将意图南下的武瀛军拖住,不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龙择天在想,三个集团军集中兵力,分别在三处重要的战场与武瀛人展开正面决战,重耳蓟蔡及北阴南部的地方择天阁组织地方武装以游击战的形式对敌人后方进行不间断的骚扰,分散他们在正面战场的兵力,将正面战场的兵力对比由我方劣势转为我方占据优势,这才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理想的战果。这些年,择天阁除了各地方的正规择天军,更有择天阁代表组织百姓组成的地方择天军武装,这些武装不但为各地方择天军提供后勤补给,更是分散在广大城池乡村,一经召唤,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龙择天令三个集团军迅速在武瀛人集中的北张、蓟城和并州与武瀛人展开正面战斗,令各地方择天武装断绝武瀛人的粮食军火等军需物资的供应通道,以不间断骚扰的方式令武瀛人疲惫不堪。为了躲避武瀛人的飞舟轰炸,龙择天令各部队以运动战的形式对敌人实行奔袭战术,一旦与敌人遭遇,要迅速与敌人搅在一起,让武瀛人的飞舟和重火器失去效力。

怎样让各地方择天阁发挥最大的效力?龙择天想到了暗堂成员,令初一等人每人管理至少五个相邻的地方择天军,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管辖地内的武瀛据点进行不间断的骚扰式攻击,但是绝不恋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次消灭他几个人,不求最大战果,只求令敌人疲惫不堪,让武瀛人连觉都睡不好,使之身心疲惫防不胜防。

五十名暗堂成员都已经成熟,修为高深莫测,才华更是出众。龙择天相信,五十人领导二百五十个地方择天军,哪怕每处一百人,就是二三万人,二三万人对蓟蔡重耳内的武瀛军分散的据点进行骚扰,至少令十几万武瀛军队自顾不暇。再加上林秋风刘白衣韦河三个集团军的正面作战,这一百万武瀛军向离开重耳蓟蔡,几乎不可能,假以时日,不出四年,龙洲的战局定可逆转,武瀛人一定会惨败,甚至被完全消灭。

这就是龙择天与独孤秀的不同之处,龙择天看到的是希望是胜利,而独孤秀看到的是悲哀是失败,两人心境不同,对敌显示出的气魄必然分出高下。

刘白衣距离并州最近,并州城外的云中是守护并州的北大门,也是武瀛人从重耳北部向南部各处战场运输晶石能源的重要通道,所有飞舟的燃料几乎都要从这里运往各处飞舟场。刘白衣决定,在云中通往并州的官道一线,伏击武瀛人的运输队伍,并且攻占云中,彻底切掉武瀛人的这一路运输通道。

刘白衣知道,并州道云中短短一百里的路程,两侧是高山沟壑,唯一的通道就是这条官道。这么重要的运输通道,武瀛人防范之严密可想而知。

刘白衣看着作战地图,通过侦查获得情报,他深知,武瀛人在这一百里官道设置了无数岗哨,几处险要的隘口都囤积了重兵。基本上找不出理想的设伏地点。

刘白衣的军队主要秘密驻扎在玉母山一线,前几次的战斗多数以小规模大地盘分散作战对敌人的运输路线进行打击,效果不错,但是歼敌数量有限。现在,根据龙择天的指示,要组织大型战役,给武瀛人以最大程度的心里震慑以求达到拖住武瀛军南下脚步的目的。刘白衣组织的此次战役符合龙择天的要求,但是如何组织,却没有给出明确的计划安排。自己作为一方面军的首脑,刘白衣也想在没有龙择天亲自部署的情况下完全独立自主的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只是,眼前的难题如何解决,让他陷入了沉思。

这一仗怎么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