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除了开年还算平静,争斗那是随着天气越显剧烈,前朝如此,后宫亦如此。
德妃和后宫嫔妃之间的利益之争,同四贝勒府后院妻妾的仇恨,如此种种交杂在一起,纵使德妃手段通天,那也是双拳难抵四手,着实吃了不少亏。如此,不仅没能让德妃挽回康熙的心,就连她的身体也越拖越不好!
而作为德妃放在心尖上的十四阿哥,躲了一段时间,见没什么风声,倒是又回永和宫看望德妃,只是这个时候的德妃已经是自顾不暇,再不能向从前那般给他帮助了,这也使得原本野心勃勃的胤祯在短时间内栽了不少跟头。
胤禛冷眼看着,不仅没有伸手帮忙,甚至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教训了胤祯两次,为得就是让他看清楚自己的斤两,别像个愣头青一样总是被别人耍得团团转。可惜他尽了兄长该尽的义务,胤祯却一点都体会不到他的苦心,反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在众人眼里,八阿哥胤禩的确就是一个好烧的热灶,只要添柴,就能得到好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以及幕僚的分析,胤禛不说完全领会康熙的用意,却也能明白大部分,这让他原本满是不愤的内心慢慢地变得平静下来。
越是冷静就看得越是清楚,有别于胤禩的迷失,胤禛变得越来越冷静,顺带地也将自己的那点儿小心思给收敛起来了,行事越发地规矩,这样的作派落在康熙眼里,是纯孝,落在大阿哥太子以及八阿哥眼里,那就是纯臣。
所以,在斗成一团的夺嫡队伍里,胤禛算是唯一可以置身其外的人,只是胤祥并不能领会胤禛的用意,好几次都跟胤祯起冲突,胤禛倒是劝过两回,可惜嫉恶如仇的胤祥行事向来都随自己喜好,即便很多时候会顾及胤禛的利益,但更多的时候,他行事随心,不管不顾,若不是闹得太过被康熙训斥,他依旧不知收敛。
胤禛为此也颇为头疼,这一天夜里,躺在床榻上休息的他对着武秀宁,就着胤祥近来的表现说了几句颇为忧心的话。
“爷与其这般担心,不如想法劝劝十三爷,毕竟皇上的喜好已经摆在哪了,再不改,恐惹祸上身!”武秀宁说这话时也是再三斟酌的,对于康熙圈禁胤祥的事,她虽然不是清楚,但就这时局,她知道胤祥再继续下去,怕是又要走上一世的老路了。
黑暗之中,胤禛闻言,不由地皱紧眉头,武秀宁的话难听,却正中他的下怀,他总觉得老十三再这样下去要出事,可他偏偏不自觉,还越闹越凶!
“话是这样说,但老十三却没有之前那般听得进爷的劝告了。”胤禛低声道。
他心里清楚老十三是那个位置动心了,不然他不会行事不会这般急迫,说穿了,他也是想拼上一把,为他自己,也为了他这个四哥,毕竟他们兄弟二人,不管是谁坐上那个位置,最起码都还有对方一条活路!
“十三阿哥既然已经有了打算,那爷该支持的,毕竟这人总得为自己拼上一次!”武秀宁眼神晦暗不明地道。
武秀宁一开始是想帮着胤祥避过这一劫的,但是现在听了胤禛的话,她突然觉得会落到圈禁的下场,也许只是胤祥改变命运的一种手段,成了,功成名就,输了,成王败寇。
武秀宁仔细回想上一世的种种,可惜上一世的她活得太过卑微,每日每夜能想到的也就是那些后宅小事儿,根本没管过外面的狂风暴雨,毕竟胤禛那样的性格,就算受了委屈,他也是选择独自承受,而不是向人倾诉。
她自以为他不需要倾诉和安慰,却忘了无人倾听,他纵使有满腹委屈,又向何人说?
胤禛微微转头,目光透过黑暗落在武秀宁的脸上,这话听着似乎只是一句感慨,可他偏偏就听出了一丝感同身受,就好像她也曾为此不顾一切过?
“是这样吗?可爷总觉得自己若是不阻止,老十三肯定会出事!”胤禛并不是一个喜欢说心里话的人,但武秀宁不同于其他人,是他放在心尖上的人,在别人面前说不出来的话,在她面前,他总是很容易说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胤禛自己也说不清,但就是有这样的直觉,而靠着这样的直觉,他躲过了不少算计,当然,他也因为不相信这样的直觉,在德妃手里吃尽了苦头。再遇上这样的事,自然就由不得胤禛不在意。
“可爷并不能勉强十三爷,有些事尽到心意就好,不然爷不仅改变不了结果,还平白让十三爷埋怨。”武秀宁说这话也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推己及人,从胤祥的角度出发总结的。
胤禛闻言,一阵沉默,良久才低声说道:“爷会再劝劝老十三,他能听进去最好,不能听进去,便只能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