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尤其是那几国之间的地理位置。

是脑子一拍,随便定的大小面积,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算学方式。

而且,他还没有劝宋茯苓:你放松一些,叫你来,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你随便说,不怕说错……

他什么也没说,宋茯苓就已经站在黑板前开始唰唰写了。

“下面我会常说三个词,一个叫比例尺,一个叫水平比例尺,一个叫垂直比例尺。”

陆畔挑了下眉:“什么叫比例尺。”

粉衣、橘黄裙、绿鞋,扎着两个包包头的宋茯苓,回身道:“就是一种简略的说法,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我们要将实际面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直缩到你的沙盘桌上。不能每次都说的如此复杂,我们给它取个名。”说完,在“比例尺”仨字上画了个圈。

且提示陆畔:“我建议陆公子拿笔本记录。”

“等一下,你用的是什么笔?”

“粉笔,这个不重要,去取笔本你写一下吧。”

陆畔:“……好。”

宝珠低垂着头。

顺子面无表情贴边站在角落。

顺子他爹,泽园大管家,头回听到这样的对话,愣了好一会儿,才扭头冲也愣住的丫鬟皱眉,用气息呵斥速去取纸笔。

宋茯苓回过身,接着小嘴叭叭叭,一边分解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的概念,一边唰唰唰写下公式。

又两不耽误问陆畔:“陆公子听懂了没?”

陆畔望着背对他的小身影:“听懂了。”

恰好宋茯苓也写完了,转回身,冲陆畔满意的一点头:

“我认为,到底要做多大的沙盘,是根据目的和条件而定。

我当时写话本,因为故事中背景是几个国家,我想着面积极广,而我的沙盘桌又不可以做太大,我的比例尺达到了一比几万。

通常啊,通常情况下都要大于一比一千的。

这个是随意的,是根据你的桌大小定。”

陆畔很想问,这里有点疑问。

宋茯苓就像猜到了一样,用手压了压,示意别着急,听她说完:“所以,为了让你能清晰的了解我所说的比例,我给你写了个例子,看黑板。”

连顺子他爹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抬头看黑板。

被顺子使眼色,给弄出去了。

顺子又冲宝珠,以及花厅里的其他丫鬟们挤咕挤咕眼睛,大家安安静静的都到了外面。

因为顺子心里有第六感。

第六感告诉他,或许他家少爷好像有可能会真的听不懂,会出现呆蠢的那一面暴露的状况。

宋姑娘走了不要紧,到时他们这些亲眼见过少爷出丑的可没好果子吃。

然后,这些在外等候的人,就隐隐约约听到宋茯苓在说:

“你想要将长200里地,宽140里地的城池缩到沙盘桌上,你看这。

我们打比方比例是一比两万五,那么我们就能算出来啦,你就用这个数,用筹算法(古代的一种算法),去除这比例两万五,你?”

陆畔不得不站起身,掀开门帘,让丫鬟去给他取算筹工具。

一种竹子做的,二百七十几根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陆畔有很多,专门用于计数和积算的时候,就将这些取出来,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

他还有一种类似现代乘法表的简牍是木质的。

回过身,“你先说你得出来的数。”

宋茯苓点头:

“那么就会得出你需要做长大约24尺(8米),宽17尺上下的沙盘桌。反过来,你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沙盘桌尺寸往回推,你看哈,打比方你的桌子如果长是三十尺,宽为二十五尺,那么,你想在这个桌上,将长200里地,宽140里地的城池缩在上面,我们就要这样来算了,”刷刷刷一顿写。

宋茯苓不知道的是,她在转身又写公式时,陆畔趁着花厅里没人瞧见,用手抹了鬓发和额头间的汗。

才抹完,宋茯苓就眼睛晶晶亮回头,还问人家,“还没取来?没事儿,不耽误,你先看这,到时你就用你桌的这个尺寸,”说着话时,还在她写的数字上画了个大圈,以示重点。

看黑板划重点:“用它去乘……”

陆畔忽然打断:“喝杯茶吧。”

“啊?”

宋茯苓被宝珠和另外两个丫鬟伺候着,洗了手。

那两个丫鬟还要上手给她洗,她本能地躲开了。

躲开后,就看了眼宝珠。

她是不是犯错了?在现代,自力更生叫美德,在这里,搞不好就被小丫鬟瞧不起,说咱一身小家子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