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苏厨 第424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苏油也摇头:“李公,同不同意,是他们的事儿,可说与不说,却是我们的事儿……”

秋收之后,陕西主动和中央保持一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计量。

苏油给李师中送去一件神器——铁丝水泥柱子。

其实就是后世空心水泥电线杆子的手艺,不过没那么长。

用手工螺旋钻在地上钻出孔,将压印着编号的标称柱子插进去埋稳当,方便又快捷,比什么树林土堆快得多,也便于统计。

然而在计量过程中,苏油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很多蕃人出身的延边弓手,他们因功获得的功赏土地,被奸商们低价收购了,而蕃人们好像也不怎么在乎。

然后奸商们在这些土地上种苜蓿,棚养牛羊,赚了个盆满钵满。

苏油将李若愚叫来痛骂了一顿,化蕃为汉懂不懂?!分地给他们,就是要将他们一家一户地钉死在分给他们的土地上,让他们失去游牧的特性懂不懂?!

你工作出现了重大纰漏!叫你教他们棚养,你干嘛去了?!

李若愚撞天叫屈,蕃人们就是这德性,你叫我怎么办?

苏油只好拿出益西威舍的权威,宣布益西威舍需要羊毛。

买的不够虔诚,须得自己的妻子,亲人,从自己分得的土地上养出来的,才是益西威舍喜欢的,才会得到天菩萨的降福。

因为益西威舍准备用这些精贵的,蕴含着蕃人的虔诚与爱的羊毛,编织成一张巨大的地毯,献给伟大的皇帝陛下。

这道命令一传出去,蕃人弓手们登时热情高涨,卖地行为这才得到有效遏制。

对李师中抹了额头上的汗,苏油说道:“幸好查了下田亩,不然还不知道底下有这种事情,那帮奸商,都该严惩!”

李师中也是感到侥幸:“的确该敲打敲打了,也是羊毛利大,让这帮商人无所不用其极。”

苏油冷笑:“胆子的确不小,就是不知道里边有没有包了天的,要真有胆量,我就通过天都山李文钊,安排他们去西夏那边收羊毛,办工坊去!”

……

西夏,兴庆府。

家梁骑在马上,看着街边的人群。

党项人无疑是一个强悍的战斗民族,这些年来,前前后后损失了十万战士,二三十万人口,但是国力依旧不弱。

前方有一处南货坊,家梁知道,那是梁屹多埋的产业。

里边的东西,都是从静塞军司弄来的走私货,梁太后也不以为意,有时候还要出宫来这里赏玩。

货坊的掌柜,是个标准的汉人,见到家梁过来,上前施礼:“副使来了?”

家梁下马,将缰绳丢给一旁伺候的小厮:“南边最近有什么书籍?”

掌柜赔笑道:“哎哟这个可难!如今宋朝严禁书籍外流,能弄到手的,大多就是九经,佛经之类。”

家梁叹了口气:“医书呢?”

掌柜说道:“成药倒是搞到不少,不过医书……少。”

家梁问道:“其它的呢?有什么新奇物事没?”

掌柜说道:“有,搞到一副明光铠。”

家梁笑道:“明光铠唐代就有了,有何稀奇?”

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铠

掌柜低声道:“劲弩难破,且有制法。”

家梁大惊:“真的?快带我去看看。”

掌柜躬身:“副使请随我来。”

经过院子空旷之处,掌柜声音压得更低:“先生放心,此铠能挡鹤胫弩,大宋依然可破。那人建议副使说动太后和国相,重建铁鹞子。”

家梁没有表情,默默跟着掌柜进入内堂。

一副精美的铠甲展现在家梁面前,家梁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这是一副模仿后世西方米兰式和哥特式铠甲制作的明光铠,但是和中原的明光铠不同,这副铠甲,覆盖了人体全部范围。

就连眼部,也只是两条细缝。

铠甲上具有一些开槽褶皱,这种工艺手法能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增加盔甲强度,同时还能有效地吸收打击武器的冲击力,另外褶皱所形成的纹路,也使铠甲变得美观。

腹部,膝部,肘部,采用了类似虾壳的结构,既提供保护,又可以灵活动作。

铠甲以皮革相连,外部打磨得能够照出人影,这不仅仅是为了美观炫目,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反射阳光,避免穿戴者过热。

也能有效防止锈蚀。

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在腿部显得尤其明显,贴合腿型不说,膝盖和尖利的靴尖,甚至可以当做致命的武器。

它的特点是线条圆润、贴身,优美,造型让人看了极度舒适。

家梁伸出手,敲击了一下肩铠,发出了清亮的叮的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