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3章 朱妈妈的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跟杨波很亲昵,简直比跟芙蓉还亲昵,至少芙蓉有时候会拿着鞋底子,作势要打他,但每一次,他都可以逃到杨波的身边,杨波还会帮他求情。

“芙蓉,听我娘,葫芦入了学堂了,跟着王先生学念书咧?”杨波抚摸着葫芦的头,葫芦难得装的跟一头温柔的羊羔一样,偎依在杨波的身旁。

“恩,他是入了学堂了。”

“那在学堂里学了什么?会念书了吗?认得多少字了?”杨波又问。

这简直就是葫芦的硬伤,一提到念书,认字,葫芦立即垂下头去,就像正午的花朵,因为缺少水份,干巴巴的低下了头。

芙蓉道:“他呀,认了几个字我不知道,不过,唉,一言难尽。”

葫芦仰脸:“啥是一言难尽?”

“一言难尽就是……一句话不完。”

葫芦高兴起来:“一句话也不完,那…….就不了吧。”

葫芦很怕芙蓉会将他的光辉事迹抖搂出来,所谓人要脸,树要皮,葫芦虽然人不大,但面子还是要的。他当然不希望杨波知道他拔了人家的菜,或是捉弄了王先生。

“葫芦今儿不用上学堂吗?你怎么把他带城里来了?”杨波问。

芙蓉跟杨波聊,一向坦诚,这会儿着着便漏了:“葫芦把人家的衣裳弄脏了,师娘罚他三不准去学堂里。”

葫芦低着头,开始搓他的衣服,左搓一遍,右搓一遍,就是不敢抬头。

一起衣服,芙蓉慌了。王大宝的衣裳还在马车里呢,如今还有一个衣袖没有做完,如果做不完,过了三之期,那刘氏肯定要不高兴了。

芙蓉一路跑,去马车里将王大宝的衣裳拿了出来,自己找了个空当坐下了,穿针引线,又开始忙活。葫芦本来想跟芙蓉玩,见芙蓉不理他。便自觉的拉着杨波打吊吊。

杨波下午还得去买些菜回来,预备喻府晚上的饭食,只是临走的时候。不忘交待芙蓉:“别累着,做针线活费眼睛,若真做不好,晚一两也没有什么当紧。”

芙蓉点头。

葫芦又想去追杨波,杨波上了马车。跟马夫一块去买菜,葫芦又故伎重演,自己吊在车把儿晃着:“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他喜欢热闹。如果能跟着杨波出去晃悠一圈,当然比在喻府呆着要有意思多了,何况。那个喻夫人,时不时的,就要用阴森森的眼神瞪着他。

马夫见葫芦两腿不挨地。挂在车把儿上弹,笑起来。又挥着鞭子吓唬他:“我一甩鞭子,马车就跑了,马车一跑,你就得掉在地上。那样,屁股可就摔疼了。”

杨波当然不舍得葫芦摔到地上。他随即下了马车,将葫芦扛在肩膀上,送回了喻府院子里。

葫芦在杨波肩头咯咯直笑,却又不忘争取:“我也想去买菜,我也要去。”

芙蓉将他接过来:“杨波去买菜,要很晚才回来,一会儿我就回石米镇了,你若跟着一块去买菜,那怎么回家?”

葫芦听芙蓉如是,才打消了跟杨波出门的念头,甚至,杨波故意逗他,要带他走,他也不敢去了,缩在芙蓉身子后面,他可不想被留在喻府。

“芙蓉,那一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心些,我本来想送送你们的,去买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杨波有点沮丧。

芙蓉道:“没事,这里离石米镇也不远,一会儿就平安到家了。”

杨波又交待葫芦:“要听话,不要乱跑,不要惹祸。”

葫芦撇着嘴,学着杨波话:“不要乱跑,不要惹祸。”

见杨波走远,芙蓉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喊住了他:“对了,你爹娘的身体最近还好,你爹也没有像以前那么咳嗽了,你安心在府上吧。”

杨波回头笑笑,冲芙蓉点点头,出门去了。

苏姐望着杨波的背影,轻声道:“这个杨波对你倒很好,芙蓉,你就没觉察?”

芙蓉有些脸红,低头做着针线,清清嗓子道:“他对人一向很好,对谁都好。”

葫芦又学着芙蓉话:“他对人一向很好,对谁都好。”

芙蓉一回头,他又跑不见了。

苏姐被逗笑了:“你觉得他好,就跟他…….”

芙蓉当然明白她想什么,赶紧打住:“我们……不行的。”

芙蓉心里很明白,如今哪有功夫考虑自己的事,茶茶还,葫芦还总惹事,照顾弟妹,成了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了。

苏姐却不这样认为,她招招手,伺候她的朱妈妈便利索的跑了过来。

苏姐让朱妈妈,当年朱妈妈身上发生的事。

朱妈妈跟广场书似的,找了一块空地坐着,掏出手帕子,预备着擦泪:“这个事呀,我都后悔了一辈子了,我的时候呢,家里孩子多,穷,哪管是吃树皮还是吃糠咽菜呢,只要有点活路,便好了。我十五岁那年,我爹怕家里的弟妹活不下去,就将我卖给本村的一个财主,做了人家的六太太,算是个妾,那个财主财大气粗,但极为气,我呢,也没什么姿色,一双大脚,常年干活,脸色也不好看,财主花了二十两银子就把我买了去,从此再没有给过我一文钱。”

朱妈妈坐那陷入了沉思,芙蓉默默的放下手里的针,听朱妈妈讲着。

“嫁给财主后,我也生过两个孩子,大些的,因为生病,看的晚了,死掉了,的呢,是个女儿,我一直带在身边,因我家世凄苦,财主的几房夫人每次有不顺意的事。就会打我解气。财主又爱酗酒,喝了酒,也爱打我。”朱妈妈用手比划着:“这么粗的棍子,都能打断,那个时候,在财主府上,我身上没一片好的地方,每晚搂着我的闺女,就哭啊哭啊,后来眼睛都哭的模糊了。看东西都重影。”

芙蓉没想到朱妈妈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再后来,财主死了。我还年轻,那几房太太,拉的拉,抢的抢,将财主家的东西腾挪一空。只留下我跟闺女无依无靠。后来,我就带着孩子投奔我娘家,哪想娘家靠着这一点银子度日,要养上下几口,也很艰难,我爹便不愿意收留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我带着孩子,去给人家洗碗,或是做针钱。可眼神不太好,又带着个孩子,总会有人嫌弃我,嫌我不利索,做不几。就赶我走,好不容易。帮着一户人家看果园子,那里有个长工,比我大十来岁,人老实,又很好,怕我受欺负,总会护在我跟闺女面前,唉,他家里也穷,是个光棍,当时他也了,要娶我。”

芙蓉眼睛一亮:“那朱妈妈跟他在一起了吗?”

朱妈妈叹口气:“若是跟他在一起,那里有后来的磨难呢?我知道长工喜欢我,心里当然高兴,可拖着一个孩子,又穷的厉害,我是穷怕了,不想连累人家,再,嫁给财主,挨打受气,我也怕再跟人家成亲,还会挨打,所以就从那果园子里出来,带着闺女到处谋生,后来,是初冬,空里的雪呀,像扯碎的棉花一样,铺盖地的就下来了,我的闺女因为又冷又饿,就死在那片雪地里了。”

朱妈妈眼角有闪闪的东西,芙蓉不忍打断她,只是坐着静静的听。

“我的女儿也死了,我也无依无靠了,后来,巧合的,进了苏府上,当丫鬟老妈子,看苏姐喜人,我还偷偷的给她喂奶呢。”朱妈妈又欢愉起来:“若是当年我跟那长工在一起,我的女儿怕也不会死了。后来我也曾后悔,偷偷的去找过那长工,人家,我走了以后,他也走了,再没有下落。人海茫茫的,哪里找去呀。”

芙蓉有些伤感。

朱妈妈这个故事,讲了少有十遍了,以前苏府上下,都知道她的这个故事,讲到最后,朱妈妈总会:“那时候我心气太了,啥也不敢,后悔死了。”

苏姐拉着芙蓉的手道:“芙蓉,你如今就跟朱妈妈一样,你可得把握好。”

芙蓉没听懂。

苏姐轻声道:“我瞧着那个杨波,对你还不错,对葫芦也好。”

苏姐让朱妈妈来讲这个故事,原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珍惜眼前人的,芙蓉心中感谢她,自然也不愿意再瞒着她:“其实,我娘根本不是喻夫人的亲戚,我也不是喻只初的表妹,其实我只是一个乡下人,平时偶尔来给喻府送点菜。”

苏姐目瞪口呆:“那葫芦呢?”

“葫芦是我们家的,可他是我弟弟,我还有一个妹妹叫茶茶,我爹娘去的早,留下我们三个相依为命,我真的不是故意骗你的,如今心里很过意不去。”芙蓉有些讪讪的。

苏姐却一点都不生气:“我呢,你这么,怎么会有葫芦这么大的孩子,这不怪你,全都是喻夫人编出来的瞎话。”

朱妈妈却高兴起来:“我以为芙蓉跟我一样命苦,原来不是这样的,唉,不像我一样命苦就好。”

正着话,喻只初进了院子,刚才酒席散了以后,倒没发现他去哪里了。这会儿过来,双手背在后面,像藏着什么东西。

芙蓉抬头,跟喻只初对视了一下,喻只初的脸瞬间红了。

“我要不要回避?”苏姐问喻只初。

喻只初摇摇头,站在离芙蓉三步远的位置,手里的东西也拿了出来,原来是一件孩子的衣裳,青色的,上面还绣着花,很是好看,看料子,应该是上好的绸缎。

葫芦一见新衣裳,快马加鞭的就跑了过来,接过衣裳在胸前比划着:“给我买新衣裳了,给我买新衣裳了。”

喻只初却尴尬起来,这衣裳,原本并不是给葫芦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