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汉列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0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没人敢议论当今最尊贵的祖孙,况且双方各执一词似乎很有道理,两边都不乏大批的支持者。

昔日太子寝宫里的地图室搬到宣室殿,崭新的地图与沙盘按照比例放大一倍,全是由侍中桑弘羊一手操办,让曹时见识了小年轻的本事。

“陛下您看,按照商队出发的时间来算,那支商队应该走到这个地方,根据匈奴人的描述,这里的水草丰茂牛羊成群,那里的水土情况不太适合咱们汉人耕作,却非常适合游牧的匈奴部落散居,该地区没有大号匈奴部落,最大的部落几百户,小的只有几十户,星罗棋布散居在这一带。”

刘彻好奇地问道:“星星点点的绿洲为数不少,这条狭长的古道叫什么名字?”

第135章进军高原计划

曹时回忆起前世的点点滴滴,西出阳关黄沙万里,曾经数次徒步行走在那条苍凉的古道上,回忆着数千年前划时代的汉唐帝国留下的痕迹,一眨眼时光之河倒转二千多年,他忽然有一丝悸动,或许有朝一日应该重踏旧路,见识一下二千年前的西域是何种面貌。

“姊夫,姊夫!”

刘彻的叫声将九天之外的神思唤回来,曹时怅然一笑:“河西走廊曾是大月氏人的草场,大周王朝时代叫做禺氏,生活在陇西到河西的游牧部落叫西戎,大月氏人始终是西戎的主体,鼎盛时代有控弦之士近三十万,目前归属于匈奴的休屠王、浑邪王等部落是西戎分支,三十多年前,大月氏王被匈奴的冒顿单于杀死,大月氏人他的头盖骨被冒顿单于做成盛放酒水的酒器,至今仍是匈奴单于庭中最值得炫耀的战利品。”

“野蛮的匈奴人真恶心!当年太祖高皇帝也没有这样对待齐王田横,太粗鲁野蛮的胡人。”小皇帝露出恶心的表情。

曹时耸耸肩说道:“大月氏人被迫西迁逃窜。部分戎族归顺匈奴成为河西走廊上的匈奴部落,还有一些不愿意走的上山,找到居住在山上的羌戎融合。他们叫做小月氏人,这些羌戎属于生戎,常年生活在千丈高原之间以放牧为生,对咱们提防心比较强,小月氏人是熟戎,对咱们的戒备心比较小,对匈奴人有切齿的痛恨。这些人可以借力。”

“生戎和熟戎?有趣的说法,这儿还有个大咸海,那些小湖泊也是咸湖?”

“有盐湖。还有天然碱湖,盐湖晒出来的天然盐熬住过滤,就是天下最好的食盐,除了上下高原的路不好走。运输成本要比齐国的海盐低的多。更妙的是此地的天然盐储量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河东盐池熬盐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可以作为新的盐源供咱们汉人食用,从此咱们汉民就不用为缺盐头疼了。”

盐湖、天然碱湖。

刘彻两眼冒着金光,自齐桓公辅佐齐桓公称霸春秋以来,盐铁之利是对一个地区富饶程度最高的评价,取之不尽的海盐是齐国称霸的基础,汉地的食盐供给始终跟不上市场需求。许多偏远地区的贫穷家庭吃不上盐,只能买一些含盐的酱作为调料勉强度日。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