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月坐在深巷一座废院的屋檐下,听着融化的积雪从砖瓦滴落的轻泠之音,寒意在四周弥漫着。
她仰头望着夜空那轮初升的明月,凌家姑娘以月字排行,取清灵祥瑞之意,但这月终究没有罩着她们一世永安。
疏月叹息了一声,随即又挺直脊背,临阵以待。
巷子那头传来踩着积雪的脚步声,伴着竹竿敲到砖石板的笃笃声。
疏月往后仰了仰,将自己隐藏在屋檐阴影里。
雪地上走来两个人,拄着竹竿的是个老者,步履蹒跚,长须飘飘,旁边扶着他的是个青年人,脚步声几乎不闻。
二人越过长巷,径直到了疏月跟前。
“见过小殿下,我二人乃原潜邸旧僚,苦寻小殿下多年,如今终于寻到了。”
老者的声音醇厚低沉,说的话却似真似假。
苦寻是真,无果却是假。他们其实早在太子侍妾被凌府收养便知这位凌府小公子乃废太子遗孤,只是那时他们势力薄弱,擅自接出,恐怕还养不活。后来凌府抄家,他们也一直密切关注着,原本想在流放路上救出疏月,后来又放弃了这一行动。
因为那时的凌疏月还是个富贵人家养出来的贵小公子,细皮嫩肉,不足以挑起大任,放他去边疆历练反而是一个好选择。
于是耐心等待至今,他们见时机已到,方才现身。
旁边的青年人弯腰行了个礼,说道:“荀先生,此地不宜久留,我们找个地方坐下再详谈方才妥当。”
荀先生没有理会他,从怀中摸出一枚玉珏,然后看向一脸防备与冷漠的疏月,“小殿下,这是您父亲大人留给您的遗物,上有王室玺印与您父亲亲笔所刻字迹,你看了便知。”
疏月没有接过来,“我不会跟你们走的,不必多费口舌。至于什么遗物,也与我无关。”
荀先生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竹拐递给旁边的青年,撩起衣袍,跪在了疏月面前,“臣荀胥栎恭迎殿下大驾,请您随老臣归家!”
疏月浑身一震,他自称荀胥栎,此人曾名动天下,才貌冠绝京都,后入太子潜邸谋事,曾多次主持王室的经筵讲读,先生的风姿至今仍留在当年有幸参席的年轻子弟脑中,可谓名噪一时。只是好景不长,太子被废,潜邸幕僚如惊鸟散去,荀先生这个人也一夜之间消失不闻。当年先帝尚在人世,久闻才名,特意命人不准动荀先生,但一直寻不到他为己所用,只能作罢。不久,左太后扶幼帝登位,也依旧在寻人,却始终无果。
荀胥栎这个人就像泡沫一样,消失在人间,众人皆言荀先生清风傲骨,已随旧主离世。
此刻隐迹二十余年的人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疏月早已闻其大名,怎能不骇然。
“先生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荀先生跪得端正,面色如常,“家业不可废,雪耻不可忘,小殿下,如今昭睿太子只余你这一脉,倘若你不肯随老臣回去,余等心血尽废,望殿下恤谅!”
话已至此,旁边的青年掀起衣摆,也跪在疏月面前。
疏月抿唇,看着执意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个人,半晌才开口说道:“跟你们回去可以,只是我还要等两个人,凌家待我恩重如山,京都城里尚有凌大人的遗孀和女儿,我要接她们一同离去。”
荀先生与青年对视了一眼,欲言又止。
疏月皱了皱眉,“你们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青年开口说道:“今日午后,凌家小院忽起大火,院中的人都已横死,被侯爷府的奴仆抬走了。”
月光洒照,深巷寂静如林。
疏月立在原地,四面八方都是寒意涌动。
“你们亲眼所见?”
“亲眼所见。原想搭救,终归迟了一步。”
“殿下!止步!”
分卷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