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张云的古代生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张云的古代生活作者:南瓜夹心

第15节

众人跟着她来到了厨房,张云拦下了关大叔自己将压在木板上的巨石搬了下来,东婶将木板掀开,又将框在外面的木架子取了下来,将包裹着的纱布解开,一整块长方形的大豆腐快便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东婶拿出了菜刀,小心的将一整块的豆腐分割成碗口大小的小块,装在关大叔提过来的木桶里。

一块分割完了,又去分割另一个整块,很快两个水桶便都装满了,张云提着水桶将它们拎到马车上,关大叔又与东叔两口子到了别,两人赶着马车带着坐骑回家了。

张云和关大叔到家的时候晚饭已经做好了,张云把两水桶的豆腐提进了厨房,关大叔则将马车卸到了院子里,牵着那两头骡子和马去了牲口棚。

吃完了晚饭,关大婶来到了厨房,将豆腐从木桶里取出来,放到一旁备好的盆子里,留出一些放到链子上,端到院子里阴凉的地方放好,准备做成冻豆腐,剩下的那些用粗盐腌了起来,留着过年和正月的时候吃。

小年的那一天,关璟坐着关大叔的车来到了县里,下车之后,大叔要去拉货,叫他回去的时候到县东头那里等他。

关璟应了,先去成衣铺子里取了衣服,伙计将衣服拿过来之后,关璟大致的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便付了剩下的手工钱,向掌柜的到了谢之后,拎着衣服出门逛起了集市。

家里的东西都已经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鞭炮礼花什么的,那些东西历来都是由关大叔来买的,相信爹爹一会一定会买回去的。

关璟先是到粮店去称了四斤的白面,然后便一路走一路逛,打算到集市前头的羊肉铺子上去买一些羊肉回来。

关璟拎着衣服和面粉袋,不停的左右换手,心想自己最近是不是太懒了一些,现在居然连拿这么一点东西都觉得累了。

走走停停的来到了肉铺旁边,远远地便听到有人在那里争吵,那声音听着还挺耳熟,关璟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就见关蓉叉着腰站在肉铺子前面对着老板大声的说到:“什么羊肉要三十八文一斤,我前几天在你这里买还是三十五文一斤的,你是不是看我好糊弄呀?”

肉铺老板看着茶壶状的关蓉丝毫没有被她的态度吓到,只是有些无奈的说到:“这位太太,你也说了那是前几天的事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今个都是小年了,家家户户,有钱的没钱的都要买些肉类回去包顿饺子,我进一头羊都要多花不少银钱的,不涨价难道要我去喝西北风去。”

关蓉好像还要说什么,就见肉铺老板对着她的身后说到:“璟哥儿,过来买肉呀?”

关璟闻言走了过来回到:“是呀生哥,想买些羊肉回去包饺子。”

关蓉听到了说话声猛的回头,见到了站在她身后的关璟,似乎对被他看到自己斤斤计较的样子十分的在意,关蓉涨红着脸一言不发扭头就走。

见她不理会自己,关璟也没有上杆子去搭理他她,几步走到了肉铺台子前对老板说到:“真对不起呀生哥,搅和了一桩生意。”

肉铺老板闻言笑了笑说到:“没事儿,这条街上就我一户卖羊肉的,她要是想买就还会回来的。”

“那就好了,麻烦帮我称三斤羊肉好吗,一半瘦一些的,一半肥一些的。”关璟说

“好嘞,我给你割一些背上的肉,那块的最瘦,不过小璟你要包饺子还是要肥一些的好。”肉铺老板一边给关璟称肉一边说到。

关璟闻言回到:“肥的那些是要包饺子的,瘦的那些回去留着炖着吃。”

生哥称好了肉递给了关璟,关璟付了钱,接过肉放到篮子里谢过了肉铺老板之后,也没心思在逛下去,便出了集市去了县东头。

到了县东口,就见关大叔正和几个乡亲挺着马车在那里等他,关璟将手里拎着的东西都放到了马车上,跟乡邻们打了个招呼,大伙一起上了马车,往镇子里赶去。

回家之后,关璟将衣服分给了家人,然后开始和母亲一起剁肉馅,和面,包饺子。

等张云回来的时候饺子已经包好了,见他回来了,关大婶便将饺子下了锅,对着张云说到:“去进屋收拾一下,一会出来吃饺子。”

张云回屋擦了把脸,又换了一件衣服,出来的时候饺子正好端上来,张云拿了个空碗,往里面放了一些酱油和醋,然后向屋里的人问到:“我要槌几瓣蒜放到调料碗里,有人不吃吗?”

屋里不知是谁回了一句:“槌吧,都吃。”

张云将调好的调料碗拿进屋,关大叔从桌上挪出一个空位,让他把调料碗放下来。

张云把手中的调料碗放到了桌子上,然后翻身上炕,盘腿坐下,开始吃饭。

关大婶的手艺很好,饺子包的非常好吃,皮薄馅大,咬一口里面还有肉汤,张云只觉得鼻间浓香四溢,嘴中口齿留香,他一口一个,一个人吃了就一大盘,饭后他拍了拍鼓鼓的小腹长舒了一口气说到:“撑到了,撑到了,这下今天晚上又睡不着了。”

关大叔闻言说到:“那正好跟我下地活动活动,陪我一起去把灶王爷和灶王奶奶送走吧。”

小年送灶神是民间长久以来的一种习俗,传说在腊月二十三的那天晚上,灶神爷和灶神奶奶要一起回到天庭去,向玉帝汇报这一年人间的功过得失,人们为了让他们多说好话,便会在送他们的时候往他们的嘴上抹上麻糖,好让他们到了天上能多说一些甜言蜜语。

张云小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便是偷吃母亲做来祭祀灶神的麻糖,虽然每次被发现了之后都免不了被说教一顿,但是到了第二年送灶神的时候麻糖还是会少去不少。

张云和关大叔来到了厨房,将贴在灶台上的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的年画接了下来,然后关大叔用手沾了沾关大婶送过来的麻糖,涂在了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的嘴上,边涂还边说到:“给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供麻糖了,希望你们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你们回到了天上,可要多多的说好话,少说坏话呀。”

抹完了麻糖之后,关大叔拿着年画来到了院子里,张云则从马厩里抱出了不少的干草和马料,堆在了院子的中央点燃。

关大叔将手中的年画丢进了火堆里,然后又往里面丢了一些干果点心做贡品,等火堆快要烧完的时候领着张云磕了几个头,然后起身一边担着身上的土一边向张云问到:“怎么样?活动了一大圈还觉得撑的荒吗?”

张云揉了揉肚子回到:“吃的太多了,还是有一些。”

关大叔闻言将象棋盘端了出来说到:“没关系,那就晚些睡好了,咱爷俩今个好好的杀几盘。”

腊月二十四,全屋大扫除。张云原来已经忘了这个日子,他骑马走的时候还没觉咋的地,回来的时候就觉得屋里亮堂了不少,院子里干净了不少,但是屋子里的人确是变得脏兮兮的,一个一个的都灰头土脸的,正在排队等着进浴室里去洗澡。

关璟见张云回来了眼睛一亮,将手中抱着的孩子递给他说到:“娘和马婶一会要去做饭,爹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两个,我本想等着吃完饭再去洗洗的,正好你回来了,孩子给你照顾一会,我进去泡个澡。”

张云接过孩子,关璟在女儿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拎着洗漱要用的东西进浴室了。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张云在军营里忙了一天了,肚子早就饿的受不了了,他接过盛满的一碗饭,就着菜三口两口的便解决掉了,将空碗递给坐在饭盆旁边的关大婶请她帮自己在添一碗。

关大婶接过了碗,一边给张云添饭一边问到:“云哥儿呀,这都到年底了,你们军营今年过年的轮休是怎么排的呀?”便问便将添好饭的碗递过去。

张云接过碗回到:“已经排好了,我从腊月二十九开始休一直到正月初五,初六开始正常出操训练。”

关大婶一听高兴的说到:“那太好了,你可以和我们一起过年了。”

张云对这一次的排班时间也很满意笑着回到:“让我休这样的时间是大家在照顾我那。”

关大叔闻言说到:“即知自己是受了照顾,那便要多多的努力,勿要辜负了别人的一番心意。”

张云闻言连连点头称是,关大婶见状夹了一筷子菜给关大叔说到:“吃你的饭,咱们云哥儿是个知道行事分寸的人,还用得着你来告诉。”

关大叔无奈的看了妻子一眼,自打来了双婿的家,他感觉自己在妻子心中的地位直线下降,她现在把张云当成儿子一样的疼,容不得别人说半句的不是。

张云没有接话,依然在快速的吃着东西,抽空偷偷的看了关璟一眼,正好他也瞧了过来,二人均看见了彼此眼中的笑意,悄悄的将视线移开,两个人都装作没发现对面桌子上的事情,继续吃着自己的晚饭。

第二日,关璟一早来到了镇子上的肉铺里,来取他们家定好的年肉。到了铺子里,已经来了不少的人了,关璟也没跟他们抢,在铺子里坐了一会,等别的客人都买完了,他才起身走过来对着店铺的掌柜的说到:“大双,我定的东西都预备好了吗?”

那掌柜的闻言抬头一看见是关璟便说到:“你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刚才人多活忙我都没有注意到。”

关璟闻言回到:“进来有一会儿了,见你在忙就没过来,反正要是有我要的东西你肯定会给我留着的吗。”

肉铺的掌柜的是关璟的朋友,也是一位双,他丈夫是这家肉铺的老板,夫夫俩一起经营着这家肉铺店。

两人的相识还得从张云的吃食说起。张云从不挑食,关璟做什么张云就吃什么,但是关璟还是能张云从下筷子的次数和消灭食物的速度里,来猜测出他喜欢吃什么。于是新婚几天之后,关璟便知道自己的丈夫的大概口味,比如他喜欢吃炖菜,不太喜欢吃炒菜,喜欢吃蘑菇和各种豆制品,还喜欢吃鸡肉和排骨。

本来这些都没什么,他喜欢吃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好了,但是没过几天,关璟就发现,张云吃排骨的时候不怎么吃那些顺溜的,偏去挑那些边边角角的,骨头多肉又不好摘的。

其实也不能怪张云吃的怪,他这是多年来的习惯,小时候在家里炖排骨的时候,大人是从来都舍不得吃的,全都留给孩子,张云和他哥哥都是懂事的,就把顺溜的都留给妹妹们,自己去啃那些骨头多肉少吃起来费时间的。

到了这里也是一样,张云把顺溜的留给关璟,自己去吃那些不好啃的,可是关璟不知道,还以为张云是喜欢吃那样的排骨,于是每次到肉店的时候,他都要求掌柜的多给他一些靠近脊骨的地方。

肉铺掌柜的也奇怪呀,人家买排骨都是怕买到那些边边角角的,这位可好点着名的要,于是每次关璟来买肉的时候掌柜的都会好奇的问上几句,一来二去的,两个人就熟了,掌柜的也就知道了张云那奇怪的爱好,所以每次要买排骨的时候,关璟都会提前的告诉一声,让掌柜的给预备一下,而掌柜的乐的边角的排骨有人买,每次都会少给关璟算一些钱。

见关璟过来了,掌柜的将预备好的排骨拿了出来,关璟又买了一些五花肉和大骨头,在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装了满满的一菜篮,忙的满头都是汗,才腾出手来给肉钱。

掌柜的一边给他找钱一边回到:“你们家那口子口味真怪,人家都喜欢吃顺溜的,就他喜欢吃这些边角的,也亏的他牙口好,不过今天你买的可真多,是打算回去冻上吃一些日子吗?”

关璟闻言笑了笑回到:“我娘家父母和弟弟都过来了,多买一些回去炖到一起,大家一起吃。”

掌柜的的一听也很替他高兴说到:“这下可好了,一家人在一起可以过个团圆年了,我本还想着,这年要是只有你们一家三口那过的多没意思,这样才对吗,都在一起,人多才热闹。”

关璟拜别了肉铺掌柜,双手拎着菜篮子回了家,到家的时候关大婶刚把孩子们都哄睡着,见他替了一篮子肉回来,边示意他小声一些,边蹑手蹑脚的走了出来,小心的将门关好,两人拎着篮子来到了厨房。

来到厨房里二人快速的将篮子里的东西分好,大部分都拿出来冻好准备着过年的时候吃,一小部分留出来收拾好准备晚上做了,好慰劳慰劳家里的爷门们。

等张云和关大叔晚上回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便是炖好的酱肉骨头,大块大块的连肉大骨头,用活水冲洗干净,在调料盆里腌上一个时辰,然后用料酒去掉腥味,在锅中放上一些油,放入家中自制的大酱炒出香味,然后将大骨头从调料盆里挑出来,放入锅中与大酱一起翻炒,直到肉和骨头都变颜色,再将调料盆里的调料到入锅中,翻炒出香味以后加入大半锅的水,等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之后,就可以往灶坑里填上一些经得起长时间燃烧的大木块,从下午一直炖到傍晚,出锅的时候,骨头上的肉都不用撕,用筷子轻轻一夹,自己就掉下来了。

关大叔和张云显然是对这一锅炖大骨头十分的满意,到了桌子上饭都没吃直接开啃,两个人干掉了大半盆,末了还觉得不尽性,一人添了一碗饭,舀出盆里的酱汁拌饭吃。

关大婶看着他们的样子,很是担心不停的说着:“慢一些,慢一些,锅中还有,不够吃我明天在给你们炖,哎呀,我说当家的,你倒是慢一些呀,我是短了你吃喝吗?怎么这样一幅虎狼的样子?”

吃过了晚上饭,关璟怕爹爹和张云积食,翻出了一些山楂给他们,让他们吃了好消化一下腹中的肉食,关大婶更是泡了一壶淡茶出来对他们说:“渴了就喝些茶水,解一解你们肚子中的油腻。”

于是张云和关大叔坐在炕梢吃着山楂喝着茶水聊着天,关璟和关大婶在炕头照顾着孩子兼讨论着三十晚上的年夜饭,肉有了,蘑菇干货也都买好了,鱼等二十八那天买就行,那一天是年前的最后一次鱼市,肯定有不少的好货,鸡…咦,关大婶突然的想起来了,每年开春她都会抱上一窝的小鸡,等到过年的时候小鸡都张的差不多了,会挑一些出来杀掉。

而今年春天,她和璟儿都怀孕了,便没心思在料理那些,现在家中只剩下三只托邻居代养的老母鸡,根本不能吃,于是赶忙对关大叔说到:“当家的,你去明天县里干活的时候买几只大公鸡带回来,最好是宰杀好了的,回来就不用咱们在收拾了。”

关大叔正被口中的山楂酸的有些倒牙,听见妻子的话便含糊的回到:“知道了,你要几只?”

关大婶听到丈夫含糊的回答好奇的说到:“四五只就好,挑肥的买。你这是咋地了?怎么说话模模糊糊的,叫人听不清楚。”

关大叔不好意思的回到:“还不是那些山楂给弄的,咋这么酸那,牙都倒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