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的古代生活作者:南瓜夹心
第30节
还有一个改变就是他们院子的东面多出了一道门,是连着东面的院子的,这样东园和主屋就可以很方便的互相来往了。
张云一边看着图纸,一边在心中默默的计算着增加的房屋数量,扩出了三个院子,前面两个是18间,后面的那个院子是十四间,总共加起来是三十二间,在加上他们家原来的房间,可以用来住人的屋子一共是四十五间,这些应该够用了。
但是他还有个疑问,他指着院子里的那个小的荷花池向钟大伯问到:“大伯,你看这荷花池里是死水,要是时间长了还不得臭在里面呀?”
钟大伯闻言回到:“东家您不用担心,您看咱们县里那么多的人家有荷花池,就没有一家是臭了的吧,您不知道,咱们县里有一种鱼,俺们都叫它是爬墙根,这种鱼只贴着池底生长,就靠着吃池底的腐泥长大,有它在池子里,再大的死水潭也不会有腐臭味的,您只要是叫人每天的打十几桶的水倒进池子里,我保证,这个莲花池您用多久都没有问题。”
是这样呀,那就没有问题了,张云又和关璟讨论了一下,两个人都对这个改建的方案是十分的满意,最后决定不用再变了就这么盖了。
115
115、115
屋里的人很多,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各自发表着对这一次房屋改建的意见和想法,这样一来吃喝的时间就长了起来,等到张云他们起身送客的时候,外面的更夫都快要出来了。
张云见有些人喝多了,就想留他们住下,但是客人们却都要求回家,张云也没办法了,又不能强留人家,于是只好嘱咐他们回去的时候一路小心一些。
等到张云把客人都送走回到屋里的时候,屋子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了,关璟将屋里的窗户都打开了,说是要通通风,散一散屋子里的酒气。
张云也是忙了一天了,闻言脱了鞋上了炕,然后依在炕头上一边从怀里把地契和银票都拿出来,一边对关璟说到:“璟哥儿,这些是我今天去县衙里买回来的土地的地契,都给你,你拿着收好。”
关璟闻言从张云的手里接过了那一沓子的地契,随手的翻了翻,然后疑惑的对张云说到:“怎么都是地契呀,你没有买铺子呀。咦?里面怎么还有一张200两的银票?我给你钱你没有都用光吗?”
张云闻言回到:“小姑夫说现在县里面没有合适的铺子,让咱们先等等,说会给咱们留意着,等有了好消息便会通知咱们的。我想着咱们家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既然现在没有合适的铺子,那也不用再买别的了,就把剩下的银子带回来了,你先看着用吧。”
关璟闻言先把那张银票放到了旁边,开始清点起张云带回来的地契。
张云这一回采买的都是一些开垦时间还不长的良田,价格大都数都在七~~八两之间,由于有懂行的人在旁边指点,张云一分钱都没有白花,用300两银子买回了40亩的土地,怎么算都是合适的。
关璟拿着这些地契,小心的放进木匣子里,这些良田可是他们家以后生活保障的根基,得用心的保管好,可不能叫人随随便便的就能翻找出来。
于是关璟在屋子里四下的寻找着可以掩藏东西又不被人注意的地方,而且这一回他还学聪明了,懂得了鸡蛋是不可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把手中的地契和银子都分成了三份,各自的分别掩藏好。
张云依在炕头上,微提着嘴角,轻眯着眼睛,心情大好的看着自己的媳妇四处的东挪西藏,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提醒一下关璟,这要藏东西也得找一个没人的时候呀,他可还是在屋里头那,还是自己的媳妇是再用这样的方法向他表示,自己是绝对没有背着他藏私房钱的意思的。
等到关璟好不容易把手里的东西都藏完,心满意足的准备着要休息的时候,回头就看见张云一脸狐狸笑的看着自己,他立马就想起了自己刚才的样子,那副松鼠藏食的样子,一定是都被他给看见了,顿时就觉得脸上火烧火燎的。
恼羞成怒的关璟臭着脸低吼到:“笑什么笑,我藏的这么仔细还不全是为了宝妮,谁家的女孩子不是从小家里就开始给赞嫁妆的。”
关璟边说边把腰杆子给挺的直直的,像是在给自己的说法提高说服力似的。
张云闻言狂笑出声,关璟见张云还敢笑他气的脸都红了,张云见状实在是忍不住了,快速的爬下炕头连鞋都没穿,搂着自己的媳妇就往炕上带去。
关璟见状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低声的对着张云求到:“云哥,明天家里还要来人干活那,你别…别的呀…。”
谁知张云却是充耳不闻,借着酒劲抱着关璟就上了炕,看见炕上啥也没有,抱着媳妇就冲着炕梢的被剁去了。
到了被剁的旁边,张云抬腿就是一脚,被剁被整个踢翻,张云用脚在里面扒拉出来一条褥子,胡乱的铺开,把怀里抱着的关璟往上面一方,随手扯过一条被子就向着关璟压了过去。
关璟这时是真的急了,他低呵到:“张云,明天可是还有一大堆的事儿在等着我做那,你要是敢让我起不来床………。”
他后面的话全部被张云给封了回去,张云大被一番,屋里顿时是和谐无比。
第二天一早,张云笑容满面的端着洗脸盆,殷勤的伺候着关璟梳洗,关璟柔了柔自己酸疼的腰,在看着他的笑脸就觉得分外的刺眼,他轻淬了张云一下,说了声好厚的脸皮,然后扶着自己的腰,到厨房里做早餐去了。
张云对自己的媳妇给自己的评价毫不在意,依然是笑容满面的吃完关璟做给他的爱心早点,然后一脸容光焕发的往军营去了,留下关璟一个人一边扶着腰,一边慢吞吞的收拾今天要用的东西。
钟大伯做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的,昨天才刚把设计图纸画好,今天就带着人手过来开工了,按着图纸的设计,元房屋的大部分地方都是不用再动的了,不是他们就兵分两路,一左一右的从花园的两边开始干起。
等到关大婶把要帮忙的婆子们带过来的时候,花园两边的墙壁都已经被拆完了,现在正有一伙人在那里清理垃圾那,钟大伯和他的徒弟们都站在花园的里面,对着图纸指指点点,还不时的有人拿着尺子离开,去测量些什么,然后在回来把测好的数据拿给他对照。
关大婶见状没敢打扰他们,带着那些跟着自己过来的婆子们,轻手轻脚的越过了花园,往后屋去了。
进了后屋,关璟正在给小宝妮喂饭,这孩子现在已经可以吃一些辅食了,关璟把煮好的鸡蛋黄挖出来,用温鸡汤在碗里融开,然后一勺一勺的喂给她吃。
关璟看见那些婆子们进来了,也没放下手中的勺子,只是用旁边的手绢给宝妮擦了一下嘴,然后边继续给宝妮喂饭边说到:“是娘和婶子们过来了呀,快坐,都坐呀,你们等我一下,等我给孩子喂完饭呀。”
关璟的手脚很快,一个鸡蛋黄没用上一会就喂完了,把宝妮往炕里一方,由着她和小关瑜到一起爬去,自己则向着母亲问到:“今个爹爹怎么没有过来呀?”
关大婶闻言回到:“他呀,出去干活了,是大木他们家要出趟门,得用他的车,老早就跟你爹说好了的,这不一大早上的,套上骡子就出门去了。”
关大叔他们一家从关老太太的嫁妆里分得了二十几亩的田地、一处县里的店铺和不少的银钱和首饰。按理说这些东西足够他们一家三口舒舒服服的过往后的日子了,关大叔也不用再累死累活的那么拼命的干了,他累了这么多年,也是该享享福的时候了。
可是关大叔却不是这么想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才今年四十岁呀,让我向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一样的躺在炕上混吃等死,那不是人过的日子,而且我儿子连周岁都还没到那,将来读书、进学、娶媳妇那个不要钱的,要我休息,还早的很那。’
为此,关大婶和关璟没少的劝他,说他如今的日子也好过了,要他多少的放松一些。
关大叔到也是听进去一些的,起码他现在干活的时候不会再起早贪黑的那么拼命了,关大婶和关璟见他收敛了,也就不再去管他了,毕竟有事干总比没事干要强。
关璟给宝妮喂完了饭,看了一眼母亲找过来的那些婆子们,见她们都是镇子上出了名的手脚麻利的使唤婆子,实在是满意的很,当下也没再客气了,对着她们说到:“各位婶子们刚才过来的时候也都看见了,我们家里现在有些土木的活,家里的人手真的是太少,实在是忙不过来,就请母亲出面把婶子们给请过来了,要做的是什么活,刚刚婶子们过来的时候也应该看到了,那多余的废话那我也就不再多说了,留在我这里帮工的,每天从辰时开始干起,酉时一到便结束,我不会让诸位去拉砖抬土的,干的都是一些轻快零散的活计。愿意留下的,我每天每人给30文的工钱,在管午饭和晚饭两顿饭食,大致的就是这样的了,要是有哪位婶子愿意留下,就告诉我一下吧。”
婆子们闻言纷纷的答应了下来,关璟给的价钱很是公道,比外面的多了两成,还管两顿的饭食,主人家这样的慷慨,这样的好活平时可是很难遇到的。
关璟见她们都答应了,便快速的给她们分派了任务。
其实也没什么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散碎的后勤工作,那些重活累活自有男人们去干,可是院子里面少说的都有二三十口的的人在干活,这些干活的人,吃的、喝的、用的都得有人管吧,所以别看活轻巧,有不少的干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好在这些婆子们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干起活来又爽快又麻利,到是给关璟省了不少的事,也让他免了不少的麻烦。
116
116、116
人多还是有好处的,起码干起活来就要比人手不够的时候快上许多,就像张云他们家这次盖房子一样,按着原本的计划,这套院子是要在六月中旬竣工的,总的施工期加起来是要有一个多月的。
但是在工头钟大伯的爆发和众多工人的努力之下,原本预计要一个半月的工期被硬生生的缩短了三分之一,在六月初便宣告结束了。
为了盖好这间院子,张云和关璟在建筑材料上可谓是精挑细选,采买来的青石板全部都是长两尺,宽一尺,厚三寸的上好的石料,屋顶要用到的青灰色琉璃瓦片,全部都是定制的,是特意请人按着样式烧制出来的,样式是钟大伯和齐大叔一起画质出来的,既美观又实用。
盖房子用到的房梁全部都是特制过的老樟木,防火、防潮、又防虫蛀,送木材过来的老板拍着胸脯的保证过,他们的樟木房梁,用上个百八十年的都没有问题。
这样的精才实料,盖出的房子自然是与众不同,在新房封顶的那天,有好奇的左邻右舍过来看热闹,这些人虽然不懂什么什么是建筑学,什么是艺术,但是东西是好是坏还是可以评价的出来的,于是新建成的张家大院便有了类似大气、新奇这样特别的评语。
新房建成之后,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张云便开始广发请柬,准备要大宴宾客,但是在这之前,张云他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办,就是赶紧的给家里添置一些人手,要不然等过几日要庆贺的时候,人手就又不够用了。
对这件事情关璟还是比较上心的,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选,于是这一天,他把马婶叫了过来,对着马婶说到:“婶子,这些日子真是麻烦你了,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要不是有你帮衬了一下,我还真的是忙不过来的。”
马婶闻言赶忙回到:“可不敢当太太的这句话呀,那些都是老婆子该做的事情,还是太太带人和气,从来不嫌弃老婆子的粗手粗脚,才能让老婆子有这样的机会呀。”
关璟闻言笑了笑接着说到:“婶子既然都这样说了,那我也就爽快一些,不知道婶子有没有意愿到我家里来做长工那?”
关璟说完,见马婶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怕她误会便赶快接道:“婶子,你别误会,我不是要你签卖、身契,我是想要跟婶子签一份长期的用工文书,顾你过来替我打理家务,月钱好说,肯定不会比别人家给的少,婶子你也知道,我们家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你若是愿意,你们家的马叔,还有大哥和嫂子都可以过来,我不仅给月钱,还包吃包住,每年还给做两身的衣服。婶子,你来我们家也这么长的时间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家你也心里是清楚的,肯定是不会亏待了你们的,婶子若是有心便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吧,我等你们的消息。”
请马婶他们一家过来做长工,是关璟早就想好了的事情,他们家根基太浅,要用的人手都得从外面买进来,旁的地方倒是好说,但是向厨房和宝妮身边这样的要害位置,关璟是实在不放心用外面买进来的人,那些人不知根不知底的,看着倒是老实安分的,可谁知道都藏着些什么样的心思那,万一招进来一个心存歹念的,让他找到机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那关璟可是哭都没地方去的。
所以不用上一段的时间,关璟是真的不敢信任那些买进来的仆人。
所以他才会把主意打到马婶一家人的头上,他们一家都住在镇子上,邻里邻居的,是什么样的人品打听一下就能知道。
马婶就不用说了,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是什么样的秉性关璟早就知道了,马叔也一样,这些日子家里人多事乱,马叔见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还常常会主动的过来帮忙,是真的帮忙,不要一分工钱的,搞的关璟都有些过意不去了,正打算着找个日子好好的谢谢他那。
把自己的想法和马婶说了,本以为她还要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谁知道马婶一听他说完,就连连的点头答应了,那架势好似怕关璟反悔似的。
第二日,马婶便带着马叔和自己的儿媳妇过来跟关璟请安来了,她的儿子在外面跑一些小买卖,短时间之内是回不来了,这让马婶觉得很是可惜,张家雇的是长工,工钱给的又高,家主人带人也是极为和气,这样好的活可是不好碰的,过了这一村,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碰上下一店了。
关璟给他们分配了新的工作,马婶因为有一手好的灶上功夫,被派去了厨房,那里已经有两个刚买回来的粗使丫头了,关璟把她们交给马婶管。他还把厨房采买的事情都交给了马婶,每天的饭菜钱,只要是在预算里的,任她是怎么花都成,只要晚上来关璟这里报一下帐就好,由此可见关璟对她的信任了。
马叔早年在县里的大户人家侍弄过花草,会一些园艺,关璟便把家里的花草树木并那一池塘的莲花都交给了他,马婶的儿媳妇许氏有一手还算不错的绣活,关璟见过她的绣工之后便把她打发到了宝妮的屋子里。
关家老太爷那里听说他们家要填人手,便使人送了一位五十出头的老嬷嬷过来,说是给他们家宝妮用的。
老太爷家里这时候送过来的人,想必是不会太简单了的,关璟可不敢怠慢,把主屋旁边的西厢房收拾了出来,请这位老嬷嬷住了进去,还打算着添人手的时候给这位嬷嬷的身边也加上一位,算是照顾了。
他这么做还真的是作对了,这位嬷嬷姓邓,是济州府里出了名的教养嬷嬷,是京城里的官贵人家出来的,关老太爷花了大力气才将她请进了家里,他们家里的两个个孙女都是由她调,教出来的。
邓嬷嬷没儿没女,关老太爷爱其才华也怜其清苦,答应为她养老送终,这才将她彻底的留在了家里。
等到关老太爷的两个孙女都出了门子之后,家里的第四代却是迟迟不见女孩,而且不仅是第四代,连已经开始添丁进口的第五代也是没有一丁点要出女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