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系列原本是根据英格兰德知名作家伊恩·弗莱明的系列同名小说《007》改编而来的。
伊恩·弗莱明曾经做过记者,之后在mi6做后勤工作,还曾经在安全保障调整局担任间谍。二战时期,加入海军情报局自组30冲锋队,在德意志后方活动,从事破坏和袭扰行动,屡立战功……
因此007系列小说,就是他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再加上适当的夸张、想像而创作出来的。因为他做过记者,文笔不错。再加上又是亲身经历,细节丰富而翔实,这就使得007小说非常具有可看性。
再加上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民众的思维也受到影响,对这类间谍小说也很喜欢,所以007小说推出之后立刻大受欢迎,伊恩·弗莱明也由此一炮而红。
这一大火的小说也很快吸引到片商的注意,他们很快就采取行动买下007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第一部电影原本计划在五八年进行拍摄,但伊恩·弗莱明写了两次剧本都不成功。最后制片人只得邀请专业编剧,与伊恩·弗莱明共同创作剧本,最终写出了《007之诺博士》这部剧本,并投入拍摄。
六二年,《007之诺博士》推出之后大受欢迎。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为一百万美元,但全球票房却达到了一千六百万美元。
片商尝到甜头之后,于是007系列电影就陆续被推出,从六二年到现在已经拍摄了十一部之多。电影拍摄的速度,甚至比伊恩·弗莱明写小说的速度还快,因此从《007之海底城》开始,片商就已经开始请编剧原创故事。
……
叶劲之所以打007的主意,就是希望打造自己的间谍电影。
其实,自从007系列爆火之后,就不乏跟风模仿之作。比如《大叔级特工》,六四年推出的英剧,之后被盖·里奇改成电影;法兰西的《老虎》系列;美剧《碟中谍》、《霹雳娇娃》、《神探阿蒙》;《超级情报员麦汉》等等。
甚至香江影坛都出现了《金菩萨》、《铁观音勇破爆炸党》、《铁金刚大破紫阳观》、《最佳拍档》系列等仿作。
不过这些仿作成功的很少,拍成系列的更是少之又少。
一方面,007的招牌已经打响,所有仿作在推出之后,就会被冠上【山寨】之名,这就使得电影先天矮一级,在票房号召力方面先天不利。
一方面,制作成本受限。谍战片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满足了民众渴望惊险、刺激生活的幻想。
身为特工,身手矫健,头脑敏捷,设备先进,技能丰富,隐瞒身份,游走在社会的边缘,化解一个个惊天大阴谋……
这样紧张、惊险、刺激的生活,自然比普通人朝九晚五,浑浑噩噩,蝇营狗苟的生活要好玩得多了。
所以谍战片要想受欢迎,就必须拍出那种紧张、惊险、刺激的场面来。就好像《碟中谍4》阿汤哥爬迪拜塔;《碟中谍5》阿汤哥徒手扒飞机;《谍影重重3》杰森·伯恩被数位身手不逊于他的追殺;《007之明日再死》邦德要躲避卫星武器的追殺……
要拍摄这样紧张、惊险、刺激的场面,没有大量的投资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看着没啥大场面的《谍影重重》,第一部的成本都有六千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