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再逢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再逢春_分节阅读_6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逢春伸手抵着姜筠的心口,笑道:“二爷现在是闲人一个,想去哪里,只要跟娘说一声就行,那以后呢,等二爷以后为官办差了,我出门的时候,可有闲情逸致去接我啊。”

“接,怎么不接。”姜筠摩挲着探进逢春的衣襟,捉住一手的温软柔腻,研究似的揉摸起来,口内笑道,“你若不在家,我哪有好胃口吃饭……”大长腿一抬又一落,再从侧身的姿势,改为俯压的情态,嘴唇贴落在逢春的颈间,“你来月事这几日,可把我想坏了,今天你得好好由着我。”

逢春低声娇笑道:“行,这几日着实委屈二爷了,我今天好好犒劳你。”不一会儿,屋里就传出缠绵暧昧的声响,外头值夜的丫鬟早就听怪不怪了。

次一日,逢春脸上虽有疲态,但肌肤滋润,饱满娇艳,眉眼之间晕染着化不开的媚态,有经验的人只消瞧上一眼,就能了悟逢春的夜生活一定很嗨皮。

忠敬侯府的赵氏夫人,今日携儿媳小赵氏来探望韩雅,看到一脸风采莹然的逢春后,扯着嘴角笑道:“一阵子不见,筠儿媳妇又俊俏了。”

逢春忙做出小媳妇的羞态。

姜夫人接口笑道:“春丫头年轻,只消稍一打扮,人就会亮彩许多,她素日偏爱淡雅素净的衣裳,今日穿了洋红色,看着自然精神些。”

不只逢春貌美精神,就连她腿边的两个小娃娃,也一个赛似一个的精致,嫤姐儿满脸都是灵动的俏丽,晏哥儿更别提,恬静秀美的几乎人见人爱,赵氏夫人目带羡慕地看了他好几眼,又不悦的瞪了瞪小赵氏,小赵氏举止瑟缩的低垂下头,委屈得仿佛立时就能哭出来。

逢春心中微有些不忍,这赵氏夫人也是,姜简的身体孱弱之极,难让妻妾受孕也是常理,你老埋怨儿媳妇有什么用,最关键的病根,又不在她们那里。

互相见过礼后,姜夫人就让韩湘、姜婷、嫤姐儿出去玩儿,晏哥儿性子疏懒,不肯蹦跶跑跳,便安静地伏在姜夫人腿边,长长的眼睫时而一轻眨,就像憩息在花蕊的蝴蝶,忽然安静的振翅而飞。

姜夫人抚了几把漂亮的小孙子,问赵氏夫人:“阿筝快要生了吧。”

听姜夫人问及嫁入东兴伯府的女儿,赵氏夫人轻声低叹道:“差不多是六月中吧。”

女儿即将生产,赵氏夫人脸上却不见半分喜色,目含担忧,尽是愁意,逢春知道其中缘故,姜筝在惠安二十四年三月出嫁,直到惠安二十六年十月才传来喜讯,原该是欢天喜地的事情,然而,随着姜筝的肚子越来越大,有经验的老道稳婆摸过孩子后,说孩子的胎位不正,古代生产技术落后,若是胎位不正,生孩子时的风险便极大,最严重的当属母子俱亡、一尸两命。

听闻姜筝的胎位不正,东兴伯府和赵氏夫人俱是震惊,生怕头一个稳婆判断失误,接二连三又找了几个稳婆来,谁知都期期艾艾地说,姜筝的胎位确有些不正,换言之即为,姜筝生产的过程估计会很不顺利,随着产期一日一日临近,赵氏夫人心中愈发煎熬不安。

因赵氏夫人心事繁多,探望过韩雅,又略坐一会儿后,就带着小赵氏告辞了,连午饭都没心情留一顿,赵氏夫人不留饭,逢春自也用不着陪客,于是,中午照例和姜筠一道用饭,当然,在这之前,逢春已看着嫤姐儿和晏哥儿吃过午饭了。

逢春给姜筠布了一筷子新鲜蔬菜,说起姜筝胎位不正的事儿:“……虽然按照稳婆的说法,矫正了好些时日,但不怎么见成效,阿筝只怕会生产不顺,大伯母愁的很,说是待阿筝快生产前,就去万家陪着她。”

赵氏夫人说的是陪伴,估计是怕万家干出保小的事儿吧,生产不顺当,无非有三个结果,母子俱亡,保大弃小,保小弃大,姜筝是赵氏夫人养育了十多年的女儿,与不曾谋面的外孙想比,自然是女儿的性命最重要。

姜筠轻叹一声,没有说话。

逢春神色蔫蔫的吃了两口米饭,忽然异想天开的问姜筠:“二爷,要是我以后生孩子时,也遇到胎位不正的情况,你要怎么做哟。”

姜筠咬着筷子的动作微顿,随后低声道:“你要与我白头到老的。”

真要有那么一天,需要他在逢春和未出世的孩子之间做选择,他想,他会选择逢春,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要是逢春没了,他难以想象以后的生活,自他复生,就把逢春当成了最重要的人,若是最珍视的人,有一天忽然撒手离他远去,他想,他会难过死的。

搁下筷子,姜筠伸手轻抚逢春的脸蛋,又低声道:“逢春,没事别想那些不吉利的事,你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人,咱们要一起活到老的。”

逢春轻轻点头,乖乖应了一声:“嗯,我以后不乱想了,也不再乱问了。”

姜筠偏过身去,照着逢春的嘴唇啄了一口,轻声表扬道:“真乖……”亲完逢春一口后,姜筠正身坐好,又拾起筷子吃饭,吃罢两口之后,又道,“快端午了,你预备什么时候回娘家送节礼?我陪你一道回去。”

逢春歪头想了一想,笑道:“要不过两天?”

姜筠没有意见可提,只道:“你说哪日就哪日,嗯,把嫤姐儿、晏哥儿也带上吧。”

逢春笑嘻嘻道:“都听二爷的。”

两日后,姜筠陪逢春回陶家,将嫤姐儿和晏哥儿也一起打包带上了,路过繁华闹街时,听着外头的熙熙攘攘声,嫤姐儿按捺不住好奇心,扒着车窗直往外瞧,窗帘由姜筠先生亲自撩着,见状,逢春索性将晏哥儿也推到窗口,叫他也跟着瞧新鲜。

到了陶府门前,一家四口依次下车,能够离家外逛,嫤姐儿显得十分兴奋,拉着胖晏哥儿就往里头窜,引得丫鬟奶妈一个劲儿的喊‘姐儿,哥儿,慢点跑,别摔着’。

待到陶老夫人的福安堂时,两个小娃娃的脸蛋均是红扑扑的,宛若擦了胭脂一般,陶家已有四个曾孙姑娘,逢鸿的小女儿陶敏今年六岁,逢康的大女儿陶芬今年十二岁,逢康的小女儿陶菲今年快四岁,还有施氏的嫡孙女陶芳今年三岁。

一下子见到四位姐姐,嫤姐儿兴奋地直嚷嚷:“躲猫猫,姐姐玩……”

逢春笑着给陶家女眷解释:“近日,我大嫂的娘家侄女来府里小住,这野丫头都快玩疯了,没日没夜地找两个姐姐玩,天天玩儿躲猫猫,她两个姐姐都跑不动了,她还精神的活蹦乱跳。”

曹氏笑道:“精神头可真好。”说着吩咐最大的孙女陶芬,“芬姐儿,你带妹妹们出去玩吧。”然后,又交代各位姑娘的丫鬟奶妈,叫她们仔细照看,别磕了摔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