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饺子馄饨吃腻了,叶筱也可以选择在学校吃食堂或者下馆子,总之,顾成不在,叶筱的饮食质量固然会下降,但也绝对谈不上差。
顾成这一走便是小半个月,不但房子交易过户了,甚至连装修都安排好了。
三月二十五号,顾成赶回京城,然而忙碌却没有停止,因为成海食品厂又要研发新品了。
顾成几乎接送叶筱上学放学之间的所有时间,都扎在了厂子里,然而方海却悠哉悠哉地装修起了自己的房子。
如今,成海食品厂在京城已经站稳了脚跟,方海终于决定,要把自己的家人接来了。
方海买的房子不属于内城区,但也不偏,距离成海食品厂和顾成家的距离差不多。
考虑到方母的身体情况,方海没有选择楼房,而是跟顾成一样,选择了院子。
不过,院子和院子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方海的院子不是四合院,但好在也是独门独户,高墙大院。
倒不是方海不想买四合院,一来卖家太少,二来价钱太贵,顾成要不是当初正好捡到了便宜,他能不能买成四合院也不好说。
方海在装修上,手笔显然就没有顾成那么大了。
原因无它,他没有顾成那么宽裕。
去年年初,方母做了肾移植手术,前前后后,花费巨大。
方母身体大概稳定之后,方海才来了京城。
因为给方母治病,方海的钱花得七七八八了,所以,拖了一年,今年方海才在京城买上了房子。
顾成想要借钱给方海,却被方海制止了,方海说:兄弟,救急不救穷,如果为了我妈的病,你借我钱,我一定拿,但如果为了买房子,就算了,我没钱,可以不买,我有手有脚,没钱我不会赚吗,为了买房子拿你的钱,我没脸。
顾成知道方海的性子,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凭借方海的能力,买房子不过多等一年罢了,毕竟,成海食品厂年底就会分红了。
方海开始装修房子,顾成十分为他高兴,方海的儿子也应该一岁半了吧!
从去年方海进京,他只有今年春节才陪了儿子几天,他已经错过了太多孩子的成长。
如今,他终于快要把妻儿和方母接来京城了,顾成作为他的朋友、兄弟、伙伴,怎能不为他高兴呢!
******
五月份,成海食品厂的新品上市,方海又忙得脚不沾地,好在,他的房子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后续都由顾成帮他接手了。
顾成处理完方海的房子的扫尾工作,又回了趟盛京,验收了自己的房子,家具家电他都已经大概想好了,所以一切进展得都极为顺利。
顾成回京,匆匆忙忙又是两个多月,七月下旬,叶筱放暑假了,顾成见叶筱没什么暑假工作,便准备带她去旅游。
按照计划顾成准备七月下旬就出发的,然而因为方海也正准备回盛京接妻儿和方母过来,行程便耽搁了。
方海拖到现在才回盛京接家人过来,一来是因为新装修的院子需要好好放一放,二来是因为妻子的工作关系还没有转过来。
方海的妻子苏思莹一直在报社工作,她很喜欢文字工作,正好她的父亲在这方面还有点儿人脉,便帮她把工作调到了京城。
如今工作关系终于转了过来,方海的妻子才决定来京。
不过,方海此行,接过来了妻子和方母,却没有接过来儿子。
他老丈母娘的话,他反驳不了。
对方说:你工作忙,小莹工作也不轻松,你们哪有精力带孩子啊,难道要你妈给你们带吗?你妈身子骨弱,可别折腾她了,孩子我给你们带,等他能上幼儿园了,你们再接走。
方海的老丈母娘可舍不得把外孙子送去托儿所。
方海心里也清楚,儿子接过来,他妈是万万带不动的,而他和思莹也没有时间带,那就只能送去托儿所,与其让老丈母娘不放心,不如把儿子先留在盛京,他和思莹要是想儿子了,可以随时回去嘛!
方海一家入住新房,北方俗称燎锅底儿。
方海没请几个人,他没什么朋友,除了顾成和叶筱,他就只请了当初从盛京带过来的几个骨干。
盛夏,一众人在方海家的院子里,吃饭、喝酒、聊天,轻松自在。
方母术后恢复了一年多,身体虽然比正常人弱了不少,但生活无碍,已经不需要护工照顾了,甚至还能买买菜,做做饭,只要不累着就行。
方海和苏思莹很快便各自投入到了工作中,顾成和叶筱也准备出发去旅游了。
他们计划自驾去看看草原风光,水果被顾成无情地抛下了,寄养在了江弘毅家里。
顾成美其名曰:二人世界,狗,他也不想带。
莫名其妙成了电灯泡的水果被江弘毅抱走了。
就在顾成和叶筱美美地过着二人世界的时候,盛京,顾大伯和顾二伯两家合开的火锅店,经过几个月的装修、筹备等前期工作之后,终于开业了。
然而,他们却开错了时间,毕竟,火锅店怎么能在盛夏开业呢!
不论是盛京还是京城的第一家顾家火锅店,顾成可都是在十月份开的啊!
盛夏燥热,吃火锅的人本来就不多,要吃当然是认准了想吃的店才去吃啊,所以,盛京的火锅店,要么是老字号,要么是顾家火锅店的总店和分店,其他火锅店基本一天都上不了几桌,不少火锅店到夏天甚至都改卖烤串了。
顾成怎么也想不到顾大伯和顾二伯会如此脑回路清奇啊!
大夏天的开火锅店,又是一家没有品牌没有口碑的新店,不赔才怪呢!
的确,顾大伯和顾二伯赔得都想哭了,开业一周,他们几乎就没卖什么钱,他们想找顾成救助,好不容易问到了京城成海食品厂的电话。
然而,电话打过去,方海却告诉他们。
顾成去大草原玩了!
第92章 断绝!
顾成和叶筱一玩便是将近一个月, 八月底,叶筱快要开学了,他们才回来。
一回来, 他们便得知了两件大事。
第一,顾大伯和顾二伯的火锅店竟然已经关门了。
顾大伯和顾二伯的火锅店由于生意实在惨淡,店里食材每天都会有剩, 即便一再减少购买, 但也不能完全不买啊,要是有客人怎么办?
开业之初, 每天剩下的食材都是顾家人自己吃了, 但是他们一边吃一边心里都在滴血啊!房租水电,锅底食材, 那样儿不是钱啊, 本来就天天赔钱,他们还不得不把钱往肚子里吃。
没有一周, 他们就挺不住了。
开始把头天的菜往今天的菜里面掺。
今天的菜压着头天的菜, 只要不放烂叶子, 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
再者,便是把能冻了再化的,统统都冻上。
然而这样一来, 势必影响食材的口感。
更离谱的是,顾二伯竟然别出心裁, 把放了一天的鲜猪血用来灌血肠, 把放了一天的鲜鸭血做成麻辣鸭血,接着卖。
就这么着, 又折腾了半个月, 竟然有两桌客人吃坏了肚子。
客人找上门来, 让顾大伯和顾二伯赔钱。
顾大伯和顾二伯当然不承认自家的食材有问题了,但是架不住两桌客人碰到了一起啊!
一桌可以说是故意找事儿,那二桌还能说吗?
当天,事情闹得沸沸扬扬,附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顾大伯和顾二伯里子面子都丢了个干净,最后还得花钱息事宁人。
店里的生意从一天还能有一两桌变成了一桌都没有。
顾大伯和顾二伯也生了嫌隙。
顾大伯埋怨顾二伯就不该把臭了的血接着卖。
顾二伯却说:要不是你非拉着我干这赔钱的买卖,我能想着卖臭血吗?
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次日,火锅店便关了门。
顾成是刚回京城,打电话给顾景山报平安的时候,才得知了这一消息。
电话里,顾景山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才长叹着对顾成说:哎,成子,你抽空回来一趟吧,这一个月,你大伯二伯找你都要找疯了。
顾成不由地挑了挑眉,说道:他们找我有什么用啊?
事已至此,找他没用,找神仙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