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沧澜不仅发育各种侵蚀地貌类型,而且也形成了很多小型或微型的地貌景观。如大直沟、大沟巷、窑子沟、三岔沟的峡谷地貌,百丈崖、扇子崖的峭壁地貌。龙角山、歪头山、傲徕峰的奇峡地貌。以及壶夭阁的谷中谷等险峻而奇特的地貌景观,此外沧澜还发育有众多的三级型的微型地貌,他们是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的有力证据。
第一级夷平面:分布在沧澜南麓的虎门、红门、金山及黄山公路四周。海拔高度为50~200米,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相当于华北临城期的夷平面。
第二级夷平面:分布在扇子崖及摩天岭一带的平缓山脊上,海拔高度为600~800米,相当于华北唐县期夷平面。
第三级夷平面:分布在岱顶及其周围宽广的山顶,海拔高度为1000~1500米,构成一个向北微倾斜的封顶面,相当于华北鲁中期夷平面。
三折谷坡
在岱顶南北两侧常可看到峡谷的谷坡发生三次转折,如山北的一条峡谷在其上段约200米的深处,谷坡骤然变陡,又往下200余米,谷坡几乎直立,高达20米左右。根据峡谷的谷坡三折变化情况。可以把峡谷发育过程大致划分为峡谷上段、峡谷下段和嶂谷形成的三个时期。
此外,在有些沟谷的纵剖面上也可看到其溪流线发生转折的现象,如从西路的黑龙潭往上,谷底坡度逐渐增大,在黑龙潭至黄西河之间谷底坡度为80,黄西河至云步桥间为10~12度,自云步桥至南天门谷底坡度迅速变为60度。这种情况亦可说明泰山新构造运动及其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沧澜北部的小娄峪,出露有寒武系张夏组的厚层石灰岩,在灰岩中溶蚀作用比较显著,发育有众多的大小溶洞,它们分别分布在海拔510米到560米之间的不同高度上。
分级现象十分明显。一级溶洞位于海拔510~515米之间,二级溶洞位于海拔540~545米之间,三级溶洞位于海拔560米的高处。三级溶洞的自然排列构成了该处的奇特景观,也是泰山新构造运动的间接性和阶段性的理想例证。
沧澜周围河流的三级阶地发育,其中第一、二级阶地保存较好,第三级阶地多被后期剥蚀破坏常残留于山前地带。如青杨村附近的小沙河,其一级阶地高出河床6米左右,二级阶地高出河床20米,三级阶地高出河床30米,各级阶地的相对高差不同,反映了地壳上升幅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