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精髓即十六字心传,”陈惇毫不犹豫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循规蹈矩罢了,”唐顺之啧了一声,但也没说什么:“怎么解释呢?”
“这是舜告诫禹的话,说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陈惇道。
“允执厥中,”唐顺之道:“中,怎么解释?”
“朱熹批注中字,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以中庸位于独立不偏易之位,而显中道之义,就是其意。”陈惇显然也是有备而来。
“人心惟危,”唐顺之道:“危,你说是危险?”
“是。”陈惇道:“人心叵测,充斥诸般欲壑,而向道的路途又难以捉摸,所以要人要静心守神,秉持正道,才能达到自己所要的。”
“你果然是刚刚才通读了《尚书》,获得的都是些浅显的道理。不能说你错,因为你还不通晓其中的大道理。”唐顺之一笑:“我来告诉你,人心惟危,危是危惧的意思,如‘人人自危’之说。《诗经》有‘战战兢兢,如临探渊,如履薄冰’;《道德经》说‘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周易》中‘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不仅要整天自强不息,勤奋谨慎,而且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象有危险发生一样,危就是即将到来的祸患,时时刻刻威胁着你,使你感到忧惧。君子如果感到了这种危险,能忧惧如是,朝夕戒惧,则虽处危险之地,却不会有祸患。”
陈惇有一种顿悟的感觉,立刻穷追不舍道:“敢问先生,‘道心惟微’又如何解释?”
“程颐注解,道心是‘一阳复于下,乃天地自然之心也’。”唐顺之道:“如果道心是天理,那么人心就是私欲,即使是拥有最高的智慧,通悟了大道理的圣贤,也不能没有私欲;而即使是什么道理都不懂甚至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人,也含有一颗道心,只不过未曾被启发罢了。二者杂于方寸之间,如果不知道怎么分辨,怎么梳理它们,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无以胜人欲之私矣。”
陈惇只感觉自己今夜有如拨云见日,正在细细琢磨体悟,没想到唐顺之一拍大腿,道:“当然,这是朱程的道理,你要是跟我学的话,我讲得就不是这样的道理了。”
陈惇惊讶道:“您讲得是什么道理呢?”
“且就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句来说,”唐顺之盯着他道:“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万物回归本心的原理,就是穷理尽性,穷神知化。人的本心与万事万物合而为一就叫作天人合一。所以古圣贤才说:穷理尽性达天命,执中精一万法通。”
“简言之,所谓天由心明,地由心察,物由心造,”唐顺之道:“就是心外无物、心即是理,你明白吗?”
陈惇深吸了一口气,明白,怎么不明白呢——原来是变着法地推销他的阳明心学呢。
“心学啊,”陈惇就斟酌措辞道:“不知道先生是王学哪一门派?”
“你管我是哪一门派,王学虽有门派,但都是阳明先生传下来的道理,”唐顺之道:“就像佛法东传、南传,大小宗派几百,不都是秉持释迦的衣钵吗?”
“人一瞬就会有几千几百个年头闪过,何况一生那么长的时间呢?”陈惇道:“阳明先生昨日的道,也许就不是今日的道,你们七派各自抓住的‘道’,是在他的基础上,自己阐发的罢了。不过你们都抓住了一点,那就是唯心观。”
他当然也听过王阳明这样的故事,说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的心有何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对于接受了几十年唯物主义教育的陈惇来说,一时让他改头换面那是不可能的。这个花的比方太深奥,这就来个简单的比方,比如面前有一张桌子,陈惇说“这是一张桌子”,在这句话中,“这”指的是实际的物,“桌子”是陈惇给物起的名字,就是说有“两个”桌子,一个是实物,一个是陈惇自己的思维意识。
所以陈惇一直接受的解释就是,先要有桌子的实物,而后才能有桌子的意识。
结果唐顺之这些王学门人,说我们是通过感官而获知这张桌子的,可是我们的感知是什么呢,我看见桌子,其实我是看见实物桌子反射出来的光线,我们并不真的能获知桌子应有的样子,假如我们的眼睛构造和显微镜一样,那我们看到的桌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因此推知整个世界都是我们感知到的样子,是我们心造的世界。所以如果你把面前的桌子给毁了,我们仍然有关于桌子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不随实物而变化的,是永恒不变的。
好吧,他虽然觉得这故事很玄妙,道理很深奥,但自己并不想试图去探究,因为唯物与唯心不过是两个理念罢了,怎么看这个世界,还是要靠自己,至于用眼还是用心,很简单,两个一起用不就行了。
见唐顺之期盼地看着他,陈惇只好道:“好吧,心即是理是吧,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所以人人可以成尧舜,即使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是吗?”
“不错,人的良知是永远不会泯灭的,不以修炼而增,也不以不修炼而减,圣愚的差别只在于‘觉’与‘迷’之间,因而成圣、成贤简直是容易非常。”唐顺之道:“但需要点拨,拂去心头的遮蔽之物,你若是愿意,我会成为你的老师,帮你发掘真正的良知。”
陈惇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先生难道不知道,王阳明说,‘致良知,不假外求’,‘若能向里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在我看来,你们的点拨就是外物,我向你们学习,就是外求于道。这可是和阳明先生的主张相悖的。”
“唉你——”唐顺之没想到陈惇居然能说出这么个道理,一时瞠目结舌起来。
陈惇见他吃瘪,不由得乐不可支:“这世上没有任何两个人,会走完全一样的路,自然也不可能有一样的顿悟。我愿用我一生去细细悟我自己的道,却不想让你们随意来点拨我。”
“而且我一直觉得,”陈惇认真道:“王阳明最伟大的主张,不是心即理,而是知行合一。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真理须实践检验,实践之中才能出真理——这才是对这个世界最有贡献的道理,不是吗?”
唐顺之目光微动,长叹一声:“孺子之言,近乎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