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两个大项目都是需要启动资金的,在这一点上王廷能提供的支持有限,因为今年赈济水灾,又催缴军粮,还要兴建那些在民变中毁坏的公用设施,银子如流水一般地花了出去,所以陈惇只拿到了三万两白银。
他做了一个细致的预算,认为两场大会下来,差不多要花去十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他还需要七万两银子,于是兴盛昌的三号柜台又出现了他的身影。
这一次去似乎有些不同,因为掌柜的殷勤地仿佛媒婆似的,看到陈惇还上了借贷,也没有清点一下,反而笑眯眯地问他还需不需要贷款,这一次有比较优惠的贷款。
上一次按照“九出十三归”的算法,陈惇要借五千两银子,实际只拿到了四千五百两,还的时候要还六千五百两,月利算下来其实不是一分,而是一分一厘左右。而这一次掌柜的推荐的这个借贷,月利是四厘,也就是说如果陈惇要借贷七万两白银的话,每个月只需还二千八百两。
“这个优惠力度确实不错啊。”陈惇道。
“可不是嘛,”掌柜的道:“张总督撤兵走了,百姓也踏实了,不再挤兑,利率自然要降下来。”
陈惇点点头,就听到掌柜的问道:“您……打算借多长时间?”
“按月的话,差不多要两个月吧,”陈惇道:“那就是五千六百两银子。”
掌柜的哦了一声道:“这个借的是多,但一般都是借一个月的。”
很快就出票,陈惇顺利提到了银子,当然这一次掌柜的似乎也很有意思,说陈惇已经变成了兴盛昌的常客,就不需要保人了。
看着陈惇的背影没入人海,店铺高高的柜台后面,才缓缓走出一个人来。
“大公子,”这掌柜恭敬地迎上去:“孔公子。”
陆近辛仔细看着陈惇刚才办理的票根,确认无误,方才哈哈大笑起来:“再聪明的鸟儿,也有落入网中的一天,何况我看他不过是哗众取宠、自作聪明的人而已。”
孔贞宁似乎不像陆近辛那样畅怀,“这个人狡猾如狐,诡计多端,不可掉以轻心啊。”
陈惇的资金到位了之后,一切活动就进展得非常迅速了。往年在苏州河畔举行的大赛,今年也不例外,陈惇考察了各处,发现持续了这么多年的大赛的地址从未改变,是有原因的。准备工作如挂灯笼、搭彩棚、扎高台、放河灯什么的,自有专人操作,而每个青楼的老鸨也在陈惇这里敲定歌舞表演的流程,毕竟青楼需要这一次大会,打响口碑,增加收入。
陈惇发现根本不能说古人的娱乐活动少,事实上他们的娱乐活动多得令人眼花缭,除了青楼的歌舞、吹拉弹唱、戏曲表演之外,还请来庙会、社火的杂戏班子,还有走索的、耍花坛的、舞刀弄枪的、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场面火爆地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不过老鸨子们还有一个事情比较关注,那就是“竹竿子”人选。
竹竿子是什么,就是主持人。在宋代的演艺活动中,就有主持人出现,宋代一些杂剧节目开演前,有一个被称为“竹竿子”的人,出来向观众致辞,并作介绍,他的“台词”多是吉利祝福的话。
当然竹竿子的报酬也是很丰厚的,老鸨子也要贿赂竹竿子,让他们给自己的姑娘多说几句漂亮话。
不过这一次很显然,陈惇并没有请竹竿子。
“没有竹竿子,这大赛怎么进行啊?”老鸨子纷纷问道。
“谁说没有,”陈惇的手指在场内指了一圈,最后回到自己身上:“我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