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七步成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三国]七步成湿_分节阅读_1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曹植抚掌叹道:“听先生一席话,学生胜读十年书。”

他的尾音一落,琴音渐息。

杨修睁开眼。他的眼眸幽暗且深邃,覆着令人不敢直视的深渊。但是小孩与他对视,眸子说不出的天真纯洁。他便笑了笑。

他将琴置于案几之上,摆出一张琴谱,满意见得小孩有些困惑的表情:“我方才所弹之曲,你可还记得?”

曹植心中危机感骤升,抽了抽嘴角:“……不记得了。”

杨修道:“不记得啊,也没关系。”

“先生……?”

“四公子如此天资聪颖,想来小小一曲定难不住你。我便给你三天时间——三日后,我要听到完整的曲子。”

“……可是先生,我根本没学过琴啊!”

杨修轻描淡写挑了挑眉:“我方才不是教过你了么?”

曹植瞠目结舌。

——他方才教导个毛啊,这货之前难道不是在自弹自娱自乐么?

——报复啊,绝对是赤口口的报复!

便在曹植苦哈哈地抱着长琴去找二哥时,江东也发生一事,震动四方。

——孙策听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不下,乃谋划袭击许昌。此计尚未发动,为刺客所杀。

江东始乱。

☆、如此大捷

孙策是怎样的人呢?

这个群雄割据的年代,能人辈出。杨修这些日子几乎将所英雄人物俱分析了遍。从各人发迹至于败亡,以性格为出发点,深入浅出详细将他们剖析开来。

孙策也不例外。

曹植一边听着一边感叹,杨修不去当心理学家当真是浪费啊。

“孙策此人据于江东,表面上看不过继承其父孙坚基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所继承自孙坚的,并无寸土尺地,只不过是旧部官兵一千多入而已。”

“孙策上位时,方十八,如今不过二十六。孙策为人忠义孝廉,为江东招揽了大批贤才,其中最应注意的当为周瑜;孙策自身更是骁勇善战,短短八年时间,从一千多人发展至占会稽、吴、丹杨、豫章、庐陵五郡及江北庐江郡之势,乃当之无愧的少年英杰。”

当时杨修说到这,略带钦佩的表情敛了下去,眼中又有了若有似无的鄙薄。

“然孙策虽强盛,江东情形却不乐观。江东人势混杂,山区军民多受强宗豪帅所控,不受孙策征调;土著豪杰、因避兵祸而渡江南下之士皆作壁上观,不敢轻易跟随孙策。”

“是以孙策骤亡,孙策麾下庐江太守李术便不肯事权而亡叛,原打算投靠孙策的士大夫们也多有归家之意,孙家中人更有投靠曹公之意。”

“此所谓树倒猢狲散,不可不哀矣。”

这个时候,任何人举兵对付孙家中人,江东也不过囊中之物。

——可惜的是,曹军与袁军僵持于官渡,刘备自身难保,这么一块肥肉,一时之间居然无人能啃得动。

曹植闻言,心中也有些感叹。倘若献帝密谋成功曹操身亡,那么无论继承人是否是曹丕,营中决计有人不服而散。届时父亲打下的基业,是否也会随之消失于历史长河?

杨修见他深思,继续道:“话虽这么说,事实上江东情况也不至于太糟。孙策死前举胞弟孙权继承遗志,而据我所知,孙权年少而有谋略,不在孙策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