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矛盾的爆发不是一瞬间的,我们都知道一件事情的,或者说一个事情的成败,并不取决于某个瞬间,而是取决于某个过程,而对于方正与陈广云来说,这整个高一就是一个过程,他们的期末成绩就是最最直接的结果。
这下,方正和陈广云受了一击重棒,他们两成了班里的第一与第二,只不过是倒着数的。
方正和陈广云的父母收到自己儿子的成绩单后,那肯定也是相当的震惊,这家伙,原本是闻名乡里读书郎,怎么进了城,成绩怎么就差成了这个样子,一开始,他们父母还在想,是不是这城里娃比农村娃聪明太多了,这底子是不是不够厚,这样安慰自己后,还开始安慰起方正和陈广云。
方正家里祖上连个秀才都没出过,方正自己的父亲也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儿,可方正的父亲老方脑子也好使,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乡里有名的俊后生,除了不识字儿,以农村人的眼光来看,还真挑不出方正父亲啥大毛病。
要说这样子,方正的父亲应该不怎么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上心,可事实却是相反的,要说这其中的缘由,这得回到七几年,八几年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看似一片繁荣(事实也是那样),可那个时候规章制度啥的都不齐全,要不然说,那个时候出去闯,脑子灵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那个胆子出去闯。
这方正的父亲也是条有血性的汉子,当年生产队分地,当时是生产队队长的方正父亲没有上面的通知,愣是不顾乡里面其他人的反对,就把地给分了,这事情当时还闹了不小的动静,听说都传到省里去了,是省里的领导亲口允许了方正父亲的做法。
这分了地后,老方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开始红火起来,可这方正父亲也是不满足于这样小打小闹,虽然自己不识字,可听村里识字的人读报纸说,这国家现在给了不少机会,那发财的机会儿都搁城里撂着呢,等着有能耐的人去。
这话听得方正父亲心里直痒痒,想着自己也能土鳖转样儿变凤凰,带着自己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这人一旦有了想法,尤其加上如果这个人的性子比较烈,尤其是像方正父亲这样的性子,那这人立马就回去行动,无论他的想法在外人看来有多么不切实际,没错,方正的父亲当晚上就和自己的婆姨商量着进城的事宜,丢下了幼小的方正,自己一个人去城里闯荡。
这城里虽然有机会,可这机会也不是随处都能碰到的,不少工作,稍微好点儿的活儿都得要起码识字的人去做,那些好的工作更是要文化人去做,这文凭就好似那敲门砖,你要是没有,那人连开门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这点启发了方正老父亲让自己儿子读书的念头,可到这,目前也只是这个念头,毕竟自己不就不识字儿,不也去了漂亮的婆姨,生了个娃。可后来发生的,就让方正老父亲定下了一定要让老方家出个大学生的念头。
要说那天,这方正父亲也在城里寻着事做,可前面提到过,这没文化,又没有啥人给推荐的,在城里揽活儿无非就是给人做苦工,可这苦工也比自己回去种地挣得多。
这一日,方正父亲被工头叫过去,在一张纸上签个字儿,可方正父亲不识字,就问写的是啥,那工头也就说是短工的合同,不会写字儿,画个押也行。这方正父亲脑子虽然灵光,但那也只是局限于他那个村子,这城里的事儿他其实也不清楚,就更不提这城里的人了,方正老父亲殊不知这押一画儿,自个就跳进了坑。
这在工地当小工,本身就不件轻松活儿,可忙活一天,能挣个十块二十的,也不赖,当时工头跟方正老父亲说,自己的工钱是每天十二个元,这也成了方正父亲最大盼头,他想着拿了这笔钱,再加上家里的积蓄,就能买个制砖机,自己在这城里转悠,看着这么多工地,心里想着这砖头肯定赚钱。
想是这么回事儿,可到最后,这后面的事儿却成了陈广云和方正两家交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