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的时候,一条补给船给王浩带来两个好消息,他盼了快两年的骨瓷造出来了。侯志杰写了一封详细的信报告这件事,因为一直不能出成品,被禁闭在山坳里的福建师傅们越来越没有耐心,有时候会把火气发在奴隶身上,结果有一个奴隶一怒之下,偷偷往库房鹿骨头口袋里丢进去很多沙子。万万没想到,他这个破坏行动产生效果,添加了石英粉的黏土鹿骨灰粉,终于烧出王浩描述的骨瓷,因为只有三件成品太过贵重,没有敢随船运送,他在信里大大描述了骨瓷的美丽。
另外一件事情让王浩必须回去一趟,那条巡航船快修好了,造船场问他要不要参加下水典礼。当然要参加,严格说这是台湾第一条军舰,王浩非常想目睹下他的雄姿。他选了一条怪异的路线,坐船沿着淡水河朔流而上二十里,感受下河道旁遍布的芦苇,快有人那么高的草丛。等到下船还要穿过两里多这种人一样高的草丛,才能找到从基隆修进盆地的大道,有十几匹马在等他。一个棚的斥候保护他穿过基隆河谷地到达基隆港,许三多会和他汇合一起赶回去。
桃源港的船坞挂着一条条的彩色布条,坞里停着一条修长的战舰。这条船更换了龙骨,现在比原来显得更修长,长度增加到十一丈(36米),宽两丈五(83米),吃水一丈两尺(396米),载重提高到四百二十吨。整条船都漆成红褐色显得与众不同。船场的两位大匠和布坎南船长陪同几位大人上船参观,这条船连龙骨都换过其实约等于造了条新船。每边的炮窗还是十四个没变,里面原来的九磅大炮全部清空,现在这二十八门都是台湾自己造的七斤炮,这炮定型也是仿的原有英国炮,连炮弹都是造的六斤九两和原炮一模一样。
因为台湾人的偏执,这炮生生把人家英国炮重量卡掉了4。其实这点分量对舰炮忽略不计,王浩还是重点表扬了科雷亚总监,毕竟精神可嘉嘛。船首是两门九斤(12磅)长炮,这炮用的还是原来英国炮,台湾自己的九斤炮还没定型。甲板上原来各种小炮都撤掉了,现在装的是台湾自研卡龙短炮,钱穆乡正自豪的给两位大人介绍。
“两位大人请看,现在甲板上摆了十六门短跑,旁边这十二门是九斤炮,咱们定型的重量只有817斤,比六斤的加农铁炮轻多啦。三个人能轻松操作。”这炮先造的青铜炮,后面又造了铁制,结果实在打不出九斤炮的威力。铁制炮膛间隙大弹道规律性差,炮击效果掉的实在太厉害,许三多拍板军舰不省钱了,还是改成青铜炮。这炮在五十丈距离内(165米)炮击效果和长管加农九斤炮差距微乎其微,而且因为炮管短一大截,士兵装弹速度更快。
甲板上还有四门更大的短炮,这是24磅炮(18斤炮),这个就厉害了。一颗十八斤炮子打到船上,那效果可比三颗九斤炮子加起来还猛。这炮也是铜做的,现在没定型,要等和铁制的对照一下,实际上大家心里有数,铁的九斤都做不出来,十八斤做成的可能太低了。
“上甲板能改成都用十八斤炮吗?”王浩觉得既然威力差这么多,那还是装大炮划算。结果很让人欣喜,炮场和造船场正在实地反复测试,他们认为可以都改成十八斤炮,只不过甲板带炮数要减到十二门。
相当的满意,这样的话这条巡航船就足足带了四十二门炮,越离得近船上火力越猛。这条船定员两百三十五人,船长还真得编制少校。布坎南正乐呵呵的站在旁边陪着,按照他这个资历,在东印度公司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管这么一条军舰。
马上要开始下水仪式,经过大伙讨论,船场搞了个土洋结合的下水典礼,船长拿一个银杯蘸水擦拭甲板上每一门大炮,而更高阶的主持人会在船头点三柱香祭拜妈祖,然后摔酒瓶。所以现在布坎南拿着一块鹿皮屁颠颠的挨个擦炮,王浩在那点香拜妈祖,许三多站在舰艏先摔了一罐小美溪上游采集的溪水,接着又摔了一罐台湾特产琥珀色甘蔗酒。
仪式完成后,小琉球号巡航船带着贵宾们缓缓离开桃源港。他要在外海做打靶试验,让各位长官和海军同仁见识下新船新炮的厉害。演习效果非常入眼,尤其是最后,船上用左舷所有短炮装上葡萄弹,对三十丈外的一条大渔船甲板进行了一次齐射,渔船所有上层建筑、草人、障碍物全部被打成筛子,一半的草人直接被打飞出去。这次陪着参观的军官是周正忠和方吉星,这两位的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既然效果这么好,那就继续造,王浩当场下指标,希望下一条船能造出甲板上放二十四斤(32磅炮)短炮的巡航船,考虑周围海情,船的吃水还不能增加太多。船上的海军军官都激动的快疯了,原来那条鸟船也是战舰,那船上最大的就是船头那门二十四斤炮,那就是定海神针。一条光上甲板就带十几门二十四斤炮的船,大家都很明白,只要不去招惹夷人的战列舰,对付别的对手绝对是大人打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