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历之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八十八章 不一样的敌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直到台湾陆战队突袭萨州岛津的时候,鹤丸城才慢慢汇总出自己的损失。前面不管种子岛和甑岛,都曾经有人浮水回到居城报信,那两次都是琉寇才上岛就逃掉的,并不清楚到底琉寇在岛上干了什么。可是现在,萨摩恐惧的发现,这个敌人跟别人完全不一样!

倭国国内的敌人,哪怕国战的时候,那也是打开沿路的城堡,最后一步攻打敌人居城,如果守军发现不敌通常就举起投降了事,一般送个降伏状,再把国里重要人物送几个去敌国当人质就够了,就算遇到最狠的,也不过是家主退下来出家或者切腹,本家再换一个当家主。现在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这个琉寇对居城竟然没什么兴趣,他们就是来抢掠的,把岛津家的人口直接掠走为奴。这样搞下去,将来萨摩还做什么倭国第二大名。这样的生死大敌必须要彻底铲除,要不年年这么来一回,岛津家大概不是亡国,胜似亡国了…

于是整个国里,不管主家还是分家全部动员起来,按照日本战国时候出兵的规律,如果在本藩内作战,每万石封地最多可以动员五百军势,这么算萨摩最多可以动员三万八千人。实际上打死也不可能做到,他家石高77万石,本来就是个虚头,再怎么算也不过五十几万石。就是这个数,那也是把种子岛、屋久、甑岛这些外岛全加上算出来的,现在那些外岛上别说藩兵,连根毛都没剩下。

三月中,岛津家已经全国动员完毕,萨摩半岛最南端的山口港聚集了一千五百军势,这是防琉球人冲进鹿儿岛湾;鹤丸城留下三千军势,这是防着敌人黑虎掏心;长岛对岸,出水郡沿海一线,已经陆续集结了国内所有大军一万六千多人。岛津家决心不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把这只敌人留下来。要不然数百年积攒的威名毁于一旦不说,琉寇时不时骚扰一趟,经济也要崩溃。对于人口不停在流失的萨摩藩,动员两万多军队几乎算是极限。

问题是,全员动员也给不了敌人压力,琉寇呆在岛子上呢。萨摩人又不可能游水过去打仗,萨摩藩正在沿海一线疯狂的造渔船,希望能够攒够坐一万多人的渔船,一次把军势运过去决战。

两个海军陆战队营,也在岛上疯狂的准备着。登陆的时候,陆战兵还剩一千出头,再加一百警察和几十个侍卫,能作战的士兵加起来有千两百人。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琉军的营地就扎在海岬上。这个位置北面是崎岖海湾,敌人发动不了攻势;南面半个营地嵌进海里只有四十丈需要防守,东面沿海还归军舰防守,所以整个营寨需要防守的只有不到两百丈防线。

这么短的距离,一千多战兵和一千村民昼夜不停挖公事,王浩打算在海峡里把萨摩的渔船尽量打掉,然后在这段堡垒前耗尽敌人的血。三月底的时候,工事已经修的初具规模,除了一道胸墙和一道九尺高水泥墙,陆战队还在墙里筑了十几个炮位,一批四斤半和七斤炮被拖上炮位。征召的村民还在胸墙前面挖壕沟。这个海岬基底全是石头,这些倭人在刺刀下疯狂的凿石头,进度非常慢。不过琉军已经完全没压力了,萨摩家连续两次跨海攻势全部被打垮在海里。

小海峡宽不过两里,长不过四里半,这这么个小小的障碍,偏偏萨摩兵就是打不过去。第一次他们挑了个大雾的早晨,调集百多条小船从对岸同时往长岛划。那时候堡垒还没做好,把海兵吓得够呛,这么大的雾,炮击效果几乎等于零。很快有军舰发现,岛津家的船全都是两三丈的小划子或者舢板,于是所有巡航船和纵帆船聚集在海峡里举火撞船,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百来条小船被撞沉在海里。只有不到三百人游上长岛,三百人的决死冲锋,肯定奈何不了千多人防守的堡垒。落水的倭人有相当多游回大陆,毕竟这道海峡还是太窄了。参军司估计这一战倭人损失应该在千五百人上下,萨摩家的实力还在。琉军也付出极大代价,几乎所有船舾装全被撞烂,估计回去修船要花不少钱。

三月底的时候,岛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夜袭,又是百多条小舢板趁夜划进海峡。这次琉球早有准备,陆战队在沿着海峡的岸边准备了百来个丈高的圆球,这些圆球是拿稻草、各种木材浸泡油脂胡乱扎出来的。海峡里的信报船发炮示警后,岸上的陆战队马上点燃了六七十个草木球推下海岸,几个小队陆战兵甚至拿渔船拖了几个大草球到海峡中央才点燃。整个海峡被数十个大火炬照的如同白昼一般,军舰借着火光打了半个多小时的靶子。

这次萨摩损失非常大,三四千第二梯队的萨摩兵就站在岸上,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先登部队,被琉球军舰用散弹炮灭杀在这段窄窄的海峡里。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